郭建宁
- 作品数:26 被引量:191H指数:8
- 供职机构: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生物活性炭老化对滤池过滤阻力和处理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利用饮用水厂运行10年的生物活性炭(BAC)装填滤柱,研究活性炭老化对滤柱过滤阻力和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老化会产生大量小粒径颗粒炭,沉积于活性炭池表层的小粒径颗粒炭产生的过滤阻力是滤柱总阻力的主要来源,其比阻约为底层炭的22倍.强化反冲洗仅可降低初始过滤阻力,移除表层细炭是降低活性炭滤池阻力的有效方法.强化反冲洗对滤柱过滤性能无显著影响.移除表层细炭后,老化活性炭滤柱对总有机碳的去除率由24.71%下降至7.04%,而后恢复至移除前的水平.移除表层炭后老化活性炭对UV_(254)和大于2μm颗粒数的去除率与对照组活性炭相似.降低活性炭滤池的反冲强度、延长过滤周期是延长老化活性炭寿命的有效方法.
- 刘璟言卢小燕尤作亮张金松郭建宁
- 关键词:生物活性炭粒径饮用水
- 沉积物-水系统中氮磷变化与上覆水对藻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7年
- 研究了灭菌、抑制剂添加和磷添加对沉积物-水模拟系统中氮磷转化的影响,并利用试验后的上覆水培养四尾栅藻.结果表明,灭菌增大了系统平衡时上覆水的总磷(TP)浓度,对系统中氮的影响不大;添加抑制剂组与对照组沉积物-水模拟系统的TP、溶解性总磷(DTP)和总氮(TN)的浓度接近,但抑制剂组的NO3-N含量为19.2 mg·L^-1,明显高于对照组;沉积物对添加的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导致系统平衡时上覆水TP的浓度降低.灭菌组上覆水的藻类生物量高于对照组,主要是因为灭菌导致上覆水TP浓度高于对照组;抑制剂组的最高藻类生物量(224.5×104个·L^-1)远远超过对照组(26×104个·L^-1),且为其它2组试验(灭菌组22.5×104个·L^-1和磷添加组38.5×104个·L^-1)的5~10倍,抑制剂的添加抑制了沉积物-水模拟系统中微生物对某些元素的利用,而这些元素对藻类生长起重要作用;磷添加对试验初藻类生长无明显影响,随着试验进行,磷添加组的藻类适应生长环境,迅速增长,生物量远远超过对照组.灭菌和添加抑制剂组生物可利用磷的增加是由于藻类生物量的增加,而导致了不稳定态的有机磷的增加.
- 卢少勇金相灿郭建宁盛力
- 关键词:上覆水藻类生长
- 臭氧对陶瓷膜过滤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为了提高陶瓷膜的通量和过滤效果,采用臭氧-陶瓷膜组合工艺对水厂源水进行试验,研究了臭氧对陶瓷膜通量和过滤效果的影响。试验发现:在源水中投加臭氧可使陶瓷膜通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且膜孔径越大其增加幅度越明显。对于10 nm陶瓷膜,臭氧投加量为1 mg.L-1时通量最大,增加约25%~30%;对于100 nm陶瓷膜,臭氧投加量5 mg.L-1时通量最大,增加约40~55%。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大和运行时间的延长,10 nm和100 nm陶瓷膜的出水浊度基本不受影响,出水浊度均稳定,约0.07~0.10 NTU。投加臭氧对10 nm、100 nm陶瓷膜去除源水中UV254均有一定促进作用,10 nm陶瓷膜对UV254的去除率可增加约9%~18%,100 nm陶瓷膜对UV254的去除率可增加约3%~7%。
- 张建国盛德洋郭建宁张锡辉
- 关键词:臭氧陶瓷膜
- 酸碱及氧化剂对聚偏氟乙烯超滤膜老化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为研究水处理中超滤膜的老化规律,利用低浓度的氢氧化钠(NaOH)、碳酸钠(Na_2CO_3)、次氯酸钠(NaClO)、盐酸(HCl)和柠檬酸(H_3Cit)老化聚偏氟乙烯超滤膜.通过纯水通量、TOC截留率、扫描电镜图像、拉伸性能、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方法表征超滤膜老化的特性,探索生产中使用的酸碱及氧化剂对PVDF超滤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碱及氧化剂的使用均会导致PVDF膜的结构及性能退化,特别是NaOH和NaClO,其影响更为明显.经NaOH、Na_2CO_3和NaClO老化75 d后,TOC截留率从36%分别降低至15%、27%和17%.NaOH老化15 d后断裂拉力和伸长率降低11%和20%.碱和氧化剂对膜的截留效果及机械性能的影响大于酸清洗剂.NaClO对膜表面亲水性的影响显著高于其他清洗剂.PVDF的脱氟化氢反应产生CO和CC键是超滤膜老化的直接原因之一.
- 刘璟言卢小艳朱燕茹许仕荣张金松马军郭建宁
- 关键词:清洗剂水处理
- 臭氧对陶瓷膜超滤-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效果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利用处理量为3L/d的臭氧陶瓷膜-生物活性炭(BAC)(工艺Ⅰ)和陶瓷膜-BAC(工艺Ⅱ)2种组合工艺处理受污染的原水,研究了工艺对原水中浊度、氨氮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同时考察了臭氧对膜通量和BAC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投加臭氧和2.0mg/L臭氧投加量下,两种组合工艺可去除原水中96%以上的浊度.组合工艺均可去除原水中1.0-2.0mg/L的氨氮.提高溶解氧浓度至30mg/L可强化氨氮的去除能力,两种组合工艺可至少彻底去除5.5mg/L的氨氮.投加2mg/L臭氧后,工艺Ⅰ可去除原水中48.3%的总有机碳(TOC)和51.8%的UV254.工艺Ⅱ对TOC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1.1%和48.2%.臭氧对浊度的去除无影响,但臭氧可改变部分有机物的结构,减轻膜的有机物污染.与未投加臭氧的工艺Ⅱ相比,投加臭氧使工艺Ⅰ中的膜通量提高了25%-30%.但残留臭氧可能影响后续BAC中的微生物,对BAC去除氨氮和有机物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 郭建宁张锡辉张建国盛德洋胡江泳陶益
- 关键词:臭氧陶瓷膜生物活性炭超滤污染原水
- BAC/UF替代砂滤的短流程饮用水处理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利用生物活性炭/超滤(BAC/UF)工艺替代砂滤,将传统饮用水处理工艺改造成以BAC/UF为核心的短流程深度处理工艺。通过测定跨膜压差、有机物和颗粒物等指标,研究了深度处理工艺的效果。结果表明,改造后的深度处理工艺出水浊度〈0.1NTU,大于2μm的颗粒数均值为46个/mL,微生物安全性显著提高。出水CODMn平均为0.81mg/L,比改造前降低了15%。通过强化反冲洗工艺可将跨膜压差控制在40~50kPa之间。经改造后工艺运行成本由0.226元/m^3增加至0.366元/m^3,增加了约0.14元/m^3。BAC/UF替代传统砂滤显著提高了饮用水水质,经济可行,具有椎广应豫潜力。
- 郭建宁张治田瑞芝尤作亮马军张金松
- 关键词:给水深度处理生物活性炭颗粒数跨膜压差
- 采用耐氧化膜对饮用水深度净化的方法及系统
- 一种采用耐氧化膜对饮用水深度净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水输送进入接触池,输入含臭氧气体经微孔曝气器进行臭氧曝气,对水流中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进而使水流进入微孔曝气器上方的耐氧化膜过滤组件过滤;经过耐氧化膜过滤的水流进...
- 张锡辉郭建宁
- 文献传递
- 滇池福保湾沉积物不同形态磷的垂向分布被引量:33
- 2007年
- 应用SMT连续提取法分析滇池福保湾柱状沉积物的磷(P)形态,探讨P形态的垂向分布特征.沉积物中总磷(TP)含量高,最高达4 200 mg/kg,无机磷(IP)是TP的主要部分,占TP的52%-91%,铁/铝结合态磷(Fe/Al-P)是IP的主要部分,占IP的55%-94%.同一湖区不同采样点的沉积物P形态的垂向变化不同,湖湾北端近河口处和南端远离河口处的沉积物中Fe/Al-P,IP,有机磷(OP)和TP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6-11 cm层的含量最高,这与近年来入湖河流污染负荷削减和河堤阻隔导致P入湖量减少有关.河口处沉积物的钙结合态磷(Ca-P)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最南端沉积物的Ca-P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减少.离河口较远的沉积物中,Fe/Al-P,IP,OP,TP和Ca-P均随深度增加而减少.各点沉积物P形态的变化受该点人类活动带来的入湖污染物量的影响较大,距河口最远处的沉积物中P形态随深度变化不如其他点明显.
- 郭建宁卢少勇金相灿姜霞盛力
- 关键词:沉积物磷形态垂向分布
- 氯仿作为抑制剂对沉积物-水系统中氮转化的影响被引量:2
- 2006年
- 氯仿是土壤的营养物释放实验中常用的微生物活性抑制剂。文章探讨了在滇池沉积物-自配水系统中投加氯仿后系统中上覆水的氮质量浓度变化(上覆水初始质量浓度:总氮15.0mg·L-1,氨氮7.5mg·L-1,硝氮7.5mg·L-1)以及沉积物中的硝化和反硝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上覆水的总氮、氨氮和有机氮的质量浓度升高,硝氮的质量浓度降低,加氯仿组和未加氯仿组的总氮分别升高35.9%和46.9%。这是因为实验过程中硝化速率降低而反硝化速率升高导致的。加抑制剂组的上覆水中的总氮和氨氮质量浓度总体上高,硝氮和有机氮总体上低,说明氯仿对硝化反应的抑制作用持续到第816h,在最初和后期抑制作用更显著。加氯仿组的pH值明显高于未加氯仿组,DO质量浓度稍高于未加氯仿组。实验结束后,加氯仿组的沉积物的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略低于未加氯仿组的。氯仿在沉积物-水系统中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使沉积物的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均降低,但是硝化反硝化活性并未彻底地被抑制;而且抑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 卢少勇金相灿郭建宁盛利
- 关键词:沉积物上覆水氯仿硝化反硝化
- 臭氧氧化对陶瓷膜超滤工艺降低饮用水中浊度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3年
- 利用臭氧陶瓷膜超滤集成工艺,研究了臭氧对陶瓷膜超滤工艺处理不同浊度原水的影响.实验用陶瓷膜平均孔径为100nm.结果表明,与不投加臭氧的情况相比,投加3mg·L-1臭氧可将浊度为14、52、108和510NTU原水的膜通量提高18.2%~104.9%,投加5mg·L-1臭氧可将此值提高至21.7%~116.3%,而投加1~2mg·L-1臭氧对膜通量的改善不明显.投加5mg·L-1臭氧可将CODMn的去除率提高至28.7%~46.9%,投加1~3mg·L-1臭氧对CODMn的去除率无显著影响,膜出水有机物浓度有所升高.臭氧氧化后原水中小分子量有机物增多,降低了膜的有机物污染程度,有利于膜通量改善.集成工艺出水中2~3μm颗粒物数量为10~36个·mL-1.臭氧氧化导致陶瓷膜过滤初期出水中颗粒物数量略微升高.本研究对于水中颗粒物通过陶瓷超滤膜孔的探讨,以及改善膜对颗粒物的去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郭建宁张锡辉胡江泳王凌云张建国盛德洋
- 关键词:臭氧陶瓷膜饮用水处理浊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