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戊二醛
  • 3篇毒剂
  • 3篇消毒
  • 3篇消毒剂
  • 3篇急诊
  • 3篇管路
  • 2篇十二指肠
  • 2篇十二指肠损伤
  • 2篇外科
  • 2篇肠损伤
  • 1篇刀伤
  • 1篇胸部
  • 1篇胸部穿透伤
  • 1篇血透
  • 1篇血透患者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院前急救

机构

  • 12篇广州军区武汉...

作者

  • 12篇郭四恒
  • 5篇刘非凡
  • 4篇李小平
  • 4篇兰天飚
  • 4篇张丽华
  • 4篇陈志松
  • 3篇王晓卫
  • 1篇文建玲
  • 1篇巫玉华
  • 1篇兰天飙
  • 1篇李军尧
  • 1篇杨远秀
  • 1篇王颖群
  • 1篇张晓莺

传媒

  • 3篇透析与人工器...
  • 2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全...

年份

  • 1篇2003
  • 3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8
  • 3篇1996
  • 2篇199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胸部穿透伤的急诊救治
2003年
我科于1991-01~2001-01,共收治各类胸部穿透伤患者76例.现就本组患者在急诊科的救治情况谈几点体会.
李军尧郭四恒
关键词:胸部穿透伤急诊救治外科手术
十二指肠损伤13例的诊疗体会被引量:1
1998年
郭四恒李小平
关键词:腹部损伤
做好危重创伤抢救配合及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
危重创伤近十年明显增多,如何在急救室做好抢救配合及护理工作,是急诊科护士必须重视的问题。统计我科三年危重创伤200例,其救治脱险率为87.5%,较好的完成了危重创伤在急诊室的抢救配合及护理,现就本组伤员在急救室的抢救配合...
刘平郭四恒
关键词:危重创伤抢救配合抢救成功率
文献传递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治疗
我科四年来共救治上消化道出血病人206例,预后较好。据本组救治情况总结体会如下:1.消化道出血以中年男性居多,出血原因以胃十二指肠病变为主2.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取决于对病情的正确判断,诊断问题是救治的关键。因此在诊断...
郭四恒巫玉华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治疗
文献传递
复用透析膜及管路吸附戊二醛含量的监测
2000年
刘非凡张丽华郭四恒兰天飚王晓卫陈志松
关键词:戊二醛
刀伤在急诊室的诊断与治疗
近几年来人为伤害所致的损伤不断增多,其中以刀伤最为突出。如何提高对刀伤的正确诊断及处理,避免误诊及漏诊,是急诊医师应注意的问题,总结我院两年来488例刀伤病人的诊治情况,认为有一定经验及教训。报告如下。本组488例,男4...
郭四恒刘平
关键词:急诊室
文献传递
血透患者上机前静脉管路端液体中微量戊二醛的检测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建立用HPLC测定血透患者上机前静脉端管路流出液体中微量戊二醛浓度的方法 ,为临床进一步研究微量戊二醛的来源以及微量戊二醛的清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流出液体 2 0mL ,与二硝基苯肼柱前衍生化 3h ,过滤 ,进样 2 0 μL。色谱条件 :色谱柱 :C18柱 ;柱温 :2 9℃ ;流动相 :乙腈 磷酸 (6 0∶40 ) ;流速 :1mL·min-1;检测波长 :36 5nm。结果 血透患者上机前静脉端管路流出液体中存在有微量的戊二醛。结论 HPLC方法能简便 。
刘非凡李小平张丽华兰天飚郭四恒王颖群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戊二醛血液透析消毒剂
复用透析膜及管路吸附戊二醛的监测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研究复用透析膜和管路对戊二醛的吸附 ,证实血透患者上机前静脉端管路流出液体中微量戊二醛的来源 ,为进一步清除进入体内的微量戊二醛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甲醇对复用透析膜及管路进行提取 ,提取液 2 0ml,与二硝基苯肼柱前衍生化 3h ,过滤 ,进样 2 0 μl。色谱条件 :色谱柱 :C18柱 ;柱温 :2 9℃ ;流动相 :乙腈 磷酸 ( 60 / 4 0 ) ;流速 :1ml·min-1;检测波长 :3 65nm。结果 :复用透析膜及管路吸附戊二醛的浓度分别在 6.88~ 14 .5 3和 3 0 .76~ 5 4 .80 μg·ml-1之间。结论 :本研究证实复用透析膜和管路都能吸附戊二醛。
刘非凡杨远秀郭四恒兰天飚张丽华王晓卫陈志松
关键词:管路戊二醛消毒剂
复用透析膜及管路吸附微量戊二醛的监测
2001年
目的:研究复用透析膜和管路对戊二醛的吸附,证实血透患者上机前静脉端管路流出 液体中微量戊二醛的来源,为进一步清除进入体内的微量成二醛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甲醇对复用透析膜及管路进行萃取,萃取液 20 ml,与二硝基苯肼柱前衍生化 3小时,过滤,进样 20μl。色谱 条件:色谱柱:C18柱;柱温:29 C;流动相:乙腈/磷酸(60/40):流速:1ml/min;检测流长:365 μm。 结果:复用透析膜及管路吸附戊二醛的浓度分别在 6.88~14.53和 30.76~54.80 μg/ml之间。结论:本研究证实复用透析膜和管路都能吸附戊二醛。
刘非凡张丽华郭四恒兰天飚王晓卫陈志松
关键词:管路戊二醛
复用透析器消毒剂戊二醛的检测及对自身抗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5
1998年
早先应用1.5%~4%的甲醛对复用透析器进行消毒,由于甲醛易挥发并对呼吸道和眼睛有强烈的刺激性,我科自92年开始应用戊二醛替代甲醛用于消毒复用透析器,同时对戊二醛进行检测并临床研究戊二醛对自身抗体形成的影响。1结果表1戊二醛浓度(n=10)消毒原液浓...
刘非凡郭四恒李小平陈志松兰天飙文建玲张晓莺
关键词:戊二醛透析器消毒剂高压液相热原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