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芳

作品数:25 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哲学宗教
  • 8篇经济管理
  • 8篇社会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0篇社会困境
  • 8篇社会
  • 5篇社会价值
  • 5篇社会价值取向
  • 3篇视觉标记
  • 3篇视觉搜索
  • 3篇搜索
  • 2篇动机
  • 2篇靶子
  • 1篇毒品
  • 1篇毒品形势
  • 1篇毒品依赖
  • 1篇毒品依赖者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信念
  • 1篇依赖者
  • 1篇预览
  • 1篇社会合作
  • 1篇社会心理

机构

  • 14篇沈阳师范大学
  • 11篇沈阳工程学院
  • 7篇南京师范大学
  • 5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25篇郝芳
  • 18篇刘长江
  • 4篇俞国良
  • 1篇张军
  • 1篇宫庆彬
  • 1篇张跃
  • 1篇石雨

传媒

  • 3篇心理科学
  • 3篇心理科学进展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2篇中国心理学会...
  • 1篇心理学报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大众心理学
  • 1篇人类工效学
  • 1篇辽宁经济职业...
  • 1篇心理与行为研...
  • 1篇心理研究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属性特征对界面搜索的影响
预览搜索是视觉搜索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这种搜索中,对靶子的搜索反应时显著快于刺激同时出现的特征联合搜索,与只有后出现刺激的单特征搜索绩效接近,产生对后出现刺激的优先选择,出现了预览效益。在搜索过程中,个体会因属性特征的变化...
郝芳刘长江
文献传递
拓扑属性对图形刺激的预览效益的影响
在对预览搜索的优先选择的解释机制中,有研究者提出:被试主动抑制旧干扰物的属性特征,从而产生了预览效益。本研究旨在考察以几何图形为实验刺激是否会出现预览效益,并探讨预览搜索中基于形状属性的抑制机制。另外,拓扑性质同构与不同...
郝芳傅小兰俞国良
关键词:视觉搜索
文献传递
纹理分离加工中的注意机制
纹理分离加工过程中的注意机制是长期以来争论的热点。有研究者认为纹理分离是发生在前注意加工阶段,不需焦点注意参与其中。然而,采用双任务的实验范式和线索实验的结果发现,在纹理分离的加工中是需要消耗注意资源的,神经生理学的数据...
郝芳刘长江
文献传递
均等违反与社会困境中合作行为
在社会困境中,人们面临着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冲突,人们在这种情境中做出有利于集体的决策被认为是一种合作行为。实验研究发现,在社会困境以及资源分配任务中,人们偏好于均等原则。那么人们是如何应对他人做出的不均等分配,又是...
刘长江郝芳
关键词:社会困境
促进社会困境中的合作行为:动机与分配方式的影响
社会困境是指个体理性会导致集体非理性的一种情境,严峻的社会困境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注意。理论和研究表明,个体差异变量和情境变量对社会困境中的合作行为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指出,资源分配方式是一种重要的情境变量,而且具有亲社...
刘长江原英娜郝芳
关键词:社会困境社会价值取向动机
文献传递
社会困境问题的理论架构与实验研究被引量:27
2014年
社会困境是指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这样的情境。社会困境研究的推进要求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已有理论,这一框架将这些理论区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实验研究依据这些不同层面的理论,以实验游戏为工具来探讨人们在面临社会困境时做出选择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从而对社会困境问题发展出相应的问题解决路径。理论的发展、实验任务本身的改进以及研究的外在效度预示了通过实验方法来研究社会困境问题有着广阔的前景。
刘长江郝芳
关键词:社会困境
不对称社会困境中社会价值取向对合作的影响被引量:27
2011年
以往研究表明,社会价值取向对社会困境中合作行为变异的解释量不高。本研究指出,初始资源配置导致个体处于某种优劣势位置上,从而影响社会价值取向不同的个体的合作行为。研究设置了两人互动和多人互动两种情境,通过变化被试所拥有的初始资源的相对价值或相对数量来操作优势差异,检验亲社会者和亲自我者在社会困境中的心理与行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资源处于相对劣势位置时,亲社会者比亲自我者表现出更高的合作水平。
刘长江郝芳
关键词:社会困境社会价值取向
利益冲突情境中社会行为的自动激活:合作还是利己?被引量:4
2016年
合作与利己是利益冲突情境中个体的基本行为模式。在理性假设所主导的框架下,利己行为被看作是人类的本能反应。然而,近期的观点指出,人类的合作本质上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反应。无意识、认知能力、自我损耗以及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支持像合作这样复杂的社会行为可以自动地激活。未来研究除了需要继续揭示行为自动化的结果是利己还是利他之外,还需要确定社会合作自动化产生的机制与条件。
刘长江张跃郝芳刘采梦丁絮石雨
关键词:社会合作无意识自我管理
积极心理学及其对幸福的阐释被引量:1
2012年
积极心理学是二十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股新思潮,它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旨在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富强。因而,个体幸福与社会和谐是积极心理学阐述的要义。在借鉴西方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基础之上,幸福研究必然要适应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多学科的共同探讨能够促进对幸福本质的认识,将为建立基于积极心理取向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
刘长江郝芳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社会心理公共政策
不对称社会困境中的决策:行为的双重模式被引量:9
2015年
社会困境中的互依结构与不对称关系共同造就了两种不同且稳定的社会知觉模式。与此相应,个体存在两种行为模式,即(1)关注于力量与分层的垂直模式;(2)关注于道德与和谐的水平模式。在不对称社会困境中,那些在社会中占据强势位置的个体更可能采取垂直取向的行为模式,从而做出背叛选择,而那些占据弱势位置的个体则更可能采取水平取向的行为模式,从而做出合作选择。然而,个体动机会改变这种不对称社会结构与社会困境中决策之间的关系。这一观点很好地解释了相关研究,但仍需要深入发展和检验。
刘长江郝芳
关键词:社会困境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