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睿
- 作品数:10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可见光响应纳米TiO2光催化剂制备研究进展
- 从金属、非金属和金属/非金属共掺杂三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可见光响应纳米TiO2光催化剂制备研究进展,指出了在各种掺杂的改性机制、掺杂后光催化反应机制等方面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展望了可见光光催化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
- 鲍家泽赵伟荣郝睿董帆郭森
- 关键词:可见光响应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掺杂改性
- 文献传递
- VUV/β-Ga<sub>2</sub>O<sub>3</sub>光催化降解室内VOCs研究
- 随着人类对室内环境的依存度逐渐提高,室内空气品质(IAQ)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光催化氧化作为一种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在室内空气治理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从解决光催化技术存在的光生载流子易于复合、光催化效率低的问题...
- 郝睿
- 关键词:VOCS水热法VUV
- 废水一体化处理及综合利用的装置及应用
- 废水一体化处理及综合利用的装置及其应用:废水先进入隔油池,然后进入调节池;经中和调整后的废水进入生化处理池,生化池中设有潜污泵和曝气装置;经生化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沉淀池;沉淀后的废水进入内置填料的过滤池,对废水进行过滤处理...
- 赵伟荣杨勇鲍家泽郝睿刘菲菲谈敏
- 文献传递
- VUV/β-Ga<,2>O<,3>光催化降解室内VOCs的研究
- 随着人类对室内环境的依存度逐渐提高,室内空气品质(IAQ)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光催化氧化作为一种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在室内空气治理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从解决光催化技术存在的光生载流子易于复合、光催化效率低的问题...
- 郝睿
- 关键词:水热合成法光学特性催化降解
- 文献传递
- 3 000m^3/d制革废水回用及资源化工艺设计被引量:1
- 2008年
- 介绍了某企业制革废水回用及资源化工艺设计方案。利用分水系统实现清污分流,低浓度废水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对含铬废水和氨氮废水进行资源化利用。低浓度废水经MF+UF+RO系统处理后,回用率为47.6%;含铬废水处理后,总铬去除率达99.80%;氨氮废水处理后,氨氮去除率达99.10%。出水水质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实现了废水回用的目的。
- 赵伟荣鲍家泽郝睿郭森李华靖
- 关键词:制革废水资源化水回用气提膜法
- VUV/β-Ga2O3光催化降解室内VOCs研究
- 随着人类对室内环境的依存度逐渐提高,室内空气品质(IAQ)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光催化氧化作为一种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在室内空气治理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从解决光催化技术存在的光生载流子易于复合、光催化效率低的问题...
- 郝睿
- 关键词:VOCS聚乙二醇水热法VUV
- 文献传递
- 增塑剂生产废水的优化处理及回用被引量:3
- 2008年
- 针对某化工企业增塑剂生产废水的特点,提出了对其高浓度COD废水与低浓度COD废水分别进行处理的优化方案。对高浓度COD废水采用隔油—中和调节—两级厌氧好氧—物化工艺处理,平均COD去除率达96.79%,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三级标准;对低浓度COD废水采用活性污泥法、纳滤和臭氧氧化工艺处理并回用于生产。该工艺总处理成本为1.78元/m3,实施水回用和资源回收后,收益为1.72元/m3,具有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 赵伟荣郝睿鲍家泽郭森李华靖
- 关键词:增塑剂废水UASB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回用纳滤
- 热处理诱导PML/RARα融合蛋白及其突变体溶性改变和降解
- 本发明提供一种诱导PML/RARα融合蛋白及其突变体溶性改变和降解的方法,通过热休克诱导野生型以及砷剂耐药的PML/RARα融合蛋白溶性转变从而促使其降解。本发明方法跟传统的化疗或者三氧化二砷以及全反式维甲酸相比,解决了...
- 那仁满都拉亚森买买提依明王超郝睿陈烨嘉孙洁马丽亚杨畅金洁
- 废水一体化处理及综合利用的装置及应用
- 废水一体化处理及综合利用的装置及其应用:废水先进入隔油池,然后进入调节池;经中和调整后的废水进入生化处理池,生化池中设有潜污泵和曝气装置;经生化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沉淀池;沉淀后的废水进入内置填料的过滤池,对废水进行过滤处理...
- 赵伟荣杨勇鲍家泽郝睿刘菲菲谈敏
- 文献传递
- 热处理诱导PML/RARα融合蛋白及其突变体溶性改变和降解
- 本发明提供一种诱导PML/RARα融合蛋白及其突变体溶性改变和降解的方法,通过热休克诱导野生型以及砷剂耐药的PML/RARα融合蛋白溶性转变从而促使其降解。本发明方法跟传统的化疗或者三氧化二砷以及全反式维甲酸相比,解决了...
- 那仁满都拉亚森买买提依明王超郝睿陈烨嘉孙洁马丽亚杨畅金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