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郗朋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篇密度泛函
  • 3篇密度泛函理论
  • 3篇泛函
  • 3篇泛函理论
  • 3篇浮选
  • 2篇原子
  • 2篇疏水
  • 2篇疏水性
  • 2篇碳原子
  • 2篇量子化学
  • 1篇旋流器
  • 1篇选煤
  • 1篇选煤厂
  • 1篇抑制剂
  • 1篇制剂
  • 1篇湿磨
  • 1篇碳掺杂
  • 1篇脱水
  • 1篇脱水效果
  • 1篇尾煤

机构

  • 6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安徽理工大学
  • 2篇西山煤电股份...
  • 1篇广西大学

作者

  • 6篇郗朋
  • 5篇刘文礼
  • 2篇赵选选
  • 2篇陈军
  • 1篇杨宗义
  • 1篇赵树凯
  • 1篇杨虓
  • 1篇王东辉
  • 1篇郝凯
  • 1篇陈建华
  • 1篇孙远
  • 1篇韩永华
  • 1篇于小波
  • 1篇张振阳
  • 1篇赵文进

传媒

  • 2篇煤炭工程
  • 2篇煤炭学报
  • 1篇矿业科学学报
  • 1篇煤炭与化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提高西曲选煤厂浮选尾煤灰分的措施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西曲选煤厂浮选尾煤灰分偏低的问题,通过对尾煤进行筛分及浮沉试验,分析了其中的原因。通过对分级旋流器分级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粗煤泥分选回收工艺流程的优化,提出了通过调整分级旋流器结构和操作参数以及优化粗细煤泥分级、分选工艺流程,来合理调整粗、细煤泥进入粗煤泥分选系统和浮选系统的比例,降低浮选入料的粒度上限,提高浮选尾煤的灰分。
郗朋赵选选刘文礼许超赵树凯马挺
关键词:浮选尾煤
煤系黄铁矿表面碳原子掺杂浓度对其疏水性影响的量子化学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煤系黄铁矿因碳原子掺杂而增强了表面疏水性。为了脱除煤中黄铁矿,分析煤系黄铁矿表面碳原子掺杂的浓度与其疏水性关系及其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模拟了碳原子掺杂的浓度对煤系黄铁矿表面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理想黄铁矿表面相比,水分子(H_2O)在碳原子掺杂的煤系黄铁矿表面吸附强度减弱;随着碳原子掺杂浓度的升高,吸附强度逐渐减弱,水分子吸附后形成的Fe—O键布居值减小,S—H键变为C—H键且布居值减小,同时表面成键原子间的电荷密度重叠度降低,说明Fe—O、S—H/C—H键的键强减弱,即碳原子掺杂处的黄铁矿表面的亲水性逐渐减弱,在煤泥浮选过程中易浮。最后,从量子化学的角度揭示了碳原子掺杂浓度对煤系黄铁矿表面疏水性的影响机理。
曹育洵刘文礼郗朋陈军
关键词:疏水性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
炼焦中煤絮团-浮选抑制剂的优化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有效回收有限的炼焦煤资源,提高炼焦煤资源的利用效率,以西曲选煤厂重介中煤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破碎、超细磨、分步释放及絮团-浮选的抑制剂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嵌布粒度很细的西曲中煤,采用分步释放浮选试验很难得到高产率的低灰精煤;而通过絮团-浮选试验可得到产率为36.31%、灰分为17.64%的高产率低灰精煤,为了进一步降低精煤灰分,进行了抑制剂种类和用量的药剂制度优化试验,得到了灰分为12.83%的精煤。
郗朋赵选选刘文礼王东辉郝凯赵文进
关键词:湿磨抑制剂
基于量子化学的碳原子吸附对煤系黄铁矿表面疏水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与黄铁矿硫共生的碳质提高了煤系黄铁矿在煤泥浮选过程中的可浮性,为了降低煤系黄铁矿的可浮性及脱除精煤中的黄铁矿,分析煤系黄铁矿碳质中碳元素的存在形式及其与疏水性关系的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微量热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较了中国典型矿区的矿系黄铁矿和煤系黄铁矿的润湿热及表面碳质中碳元素含量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与矿系黄铁矿相比,各煤系黄铁矿的润湿热绝对值均较小,碳质中碳元素含量较高,导致疏水性可能因表面吸附碳原子而较强。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平面波赝势的方法模拟了水分子在理想黄铁矿表面及含碳原子吸附的黄铁矿表面的吸附过程并计算了水分子的吸附能、键Mulliken布居及键长、电荷密度及电子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与理想黄铁矿表面相比,水分子在含碳原子吸附的煤系黄铁矿表面的吸附能由负值变为正值,吸附碳原子处的黄铁矿表面变成疏水性,黄铁矿表面铁原子的3d轨道先与碳原子的2p轨道形成强烈的Fe—C键,碳原子的2p轨道再与水分子中氧原子的2p轨道形成微弱C—O键,因C—O键作用微弱导致碳原子的吸附不利于水分子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从量子化学的角度揭示了煤系黄铁矿表面吸附碳原子后对其疏水性影响的机理。
郗朋刘文礼杨宗义陈军
关键词:疏水性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
通过改善粒度组成提高浮选精煤脱水效果试验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文章提出通过向浮选精煤中掺入粗精煤泥,改善粒度组成来强化浮选精煤过滤脱水的过程,并使用自制的加压过滤脱水试验装置对脱水过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改善粒度组成可以有效提高浮选精煤的脱水效果。结合滤饼的比阻,对影响浮选精煤加压过滤脱水的因素空隙率和比表面积进行分析,表明掺粗比有一定的上限,此时可以通过较少的掺粗量形成良好的脱水效果。
杨虓孙远郗朋张振阳于小波蒋武学
关键词:粒度组成浮选精煤脱水比阻
煤系黄铁矿晶格缺陷与可浮性的机理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为脱除煤中的黄铁矿,分析煤系黄铁矿中碳质的存在形式及其与可浮性的关系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中国典型矿区的矿系黄铁矿和煤系黄铁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先进仪器分析手段,对矿系黄铁矿和煤系黄铁矿的元素组成、矿物构成及表面性质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煤系黄铁矿表面存在碳元素掺杂。在此基础上,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平面波赝势方法模拟了碳元素对煤系黄铁矿表面性质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接触角的测量及浮选试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含碳掺杂缺陷的煤系黄铁矿表面亲水性减弱、可浮性增强,在煤泥浮选过程中更易上浮,接触角的测量及浮选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从量子化学的角度揭示了煤系黄铁矿晶格缺陷与可浮性关系的机理。
郗朋刘文礼韩永华陈建华宋晨哲
关键词:可浮性碳掺杂密度泛函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