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景生

作品数:71 被引量:1,483H指数:2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主题

  • 44篇水稻
  • 14篇高产
  • 12篇基因
  • 10篇杂交
  • 10篇再生稻
  • 10篇根系
  • 9篇性状
  • 9篇超高产
  • 8篇杂交水稻
  • 7篇杂交稻
  • 6篇育种
  • 5篇氮素
  • 5篇稻根
  • 5篇施肥
  • 5篇数量性状
  • 4篇上位性
  • 4篇水稻根
  • 4篇水稻根系
  • 4篇粒形
  • 4篇佳辐占

机构

  • 5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8篇厦门大学
  • 10篇福建农林大学
  • 4篇海南省热带农...
  • 4篇海南省农作物...
  • 2篇三明高等专科...
  • 1篇海南大学
  • 1篇建阳市农业局
  • 1篇建阳市种子管...

作者

  • 71篇郑景生
  • 44篇李义珍
  • 27篇黄育民
  • 26篇姜照伟
  • 16篇杨惠杰
  • 14篇王侯聪
  • 14篇江良荣
  • 13篇林文
  • 10篇庄占龙
  • 9篇黄荣裕
  • 5篇杨仁崔
  • 4篇林文雄
  • 3篇李小萍
  • 3篇廖海林
  • 2篇黄建勋
  • 2篇叶志云
  • 2篇解振兴
  • 2篇张君诚
  • 2篇方宣钧
  • 2篇陈子聪

传媒

  • 25篇福建稻麦科技
  • 1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0篇分子植物育种
  • 6篇福建省农科院...
  • 4篇厦门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2010中国...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氮素循环与农...
  • 1篇氮素循环与农...
  • 1篇中国遗传学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5
  • 8篇2004
  • 7篇2003
  • 5篇2002
  • 6篇2001
  • 5篇2000
  • 6篇1999
  • 2篇1998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稻米垩白和粒形的主效QTL定位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本研究用珍佳B(佳辐占/珍汕97B//珍汕97B的回交重组自交系F11,即BC1F11)×珍汕97B的F2群体,对稻米粒长、粒宽、长宽比、粒厚和垩白粒率性状进行遗传分析与QTL定位。结果表明,粒宽、长宽比、粒厚和垩白粒率均属于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而粒长受一个主效基因控制。共检测到13个控制糙米粒长、粒宽、长宽比、粒厚和垩白粒率的QTLs。其中,在第3号染色体着丝粒附近RM16-RM411区间同时控制粒长、粒宽、长宽比和粒厚性状,遗传贡献率分别为49.8%、12.6%、39.3%和5.3%;在第5号染色体着丝粒附近RM7118-RM3683区间同时控制垩白粒率、粒宽、长宽比和粒厚性状,遗传贡献率分别为43.9%、44.5%、28.0%和15.0%;同时,在RM169-RM289区间也同时控制垩白粒率、粒宽、长宽比和粒厚性状,但各性状的遗传贡献率均较RM7118-RM3683区间的小。
王情英江良荣郑景生黄荣裕王侯聪黄育民
关键词:水稻数量性状基因座位粒形
海南疣粒野生稻乙烯受体的保守序列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本研究用自行设计的乙烯受体 (ERS)保守引物从海南疣粒野生稻基因组DNA中克隆获得长度为14 5 4bp的乙烯受体基因片段 ,推测该片段由 2个内含子和 3个外显子组成 ,外显子总长为 974bp ,编码32 4个氨基酸。与栽培稻 (O sativa)乙烯受体基因基因组DNA (osDNA)可比对序列的相似性达81 84 % ,推导出其mRNA与栽培稻的乙烯受体基因cDNA (OsERS)相应片段的同源性高达 95 5 9% ,而与栽培稻 (OryzasativasubspIndica)ERS2相应片段的同源性为 71 0 5 %。
韩继成江良荣郑景生李义珍
关键词:乙烯受体保守序列内含子外显子
水稻超高产品种的产量潜力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被引量:168
2000年
通过对我国近年育成的超高产水稻品种的研究结果表明 ,超高产水稻品种的产量水平 ,在福建龙海早、晚季栽培 ,16个品种平均产量分别为 90 92 kg· hm-2 和 952 4 kg·hm-2 ,比汕优63( CK)分别增产 5.7%和 6.3% ;在云南涛源栽培 ,16个品种平均产量为 15779kg· hm-2 ,比汕优 63增产 3.0 %。超高产水稻的产量构成特征是在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足穗基础上培育更大的穗子 ,具有较多的单位面积总颖花数和显著较大的库容量 ,而穗上有较多的一。
杨惠杰杨仁崔李义珍姜照伟郑景生
关键词:水稻超高产
闽南1998年超级稻品种示范总结
1999年
龙海市东园镇位于九龙江下游平原,北纬24°23′,东经117°53′,属南亚热带气候。该镇66.67hm2水稻高产示范片,1997年起列为福建省水稻新品种丰产示范区之一。任务是展示国内近年育成、经初步评审的新品种,并对筛选出来的一些适应闽南生态、高产、抗病、优质的品种,...
苏连庆李志忠陈进明蔡亚港李义珍姜照伟郑景生杨惠杰
关键词:水稻试种生育期
应用SSR标记定位水稻再生力和再生产量及其构成的QTL被引量:26
2004年
用两个籼稻品种明恢86和佳辐占为亲本建立的F2群体及相应的SSR分子标记连锁图,对水稻再生力和再生产量及其构成的基因进行了定位。结果定位了影响水稻再生力(再生穗数)的1个QTL,影响再生产量的1个QTL和影响产量构成的2个QTL,各QTL的加性效应均来自亲本明恢86,起增效作用。影响水稻再生穗数、结实率和单株产量的QTL位于同一染色体的相同区段上,且加性效应方向相同,这很好地解释了再生穗数与单株产量、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的关系。
郑景生李义珍林文雄
关键词:SSR标记定位水稻再生力QTL
野生稻不同基因组的SSR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3
2004年
本研究应用SSR标记分析了 18份野生稻不同基因组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 :18份野生稻不同基因组材料可分为 3大组 ,即AA和BCD为一组、FF和GG为一组和HHJJ为一组 ;同一基因组内的野生稻亲缘较近 ,不同基因组间的亲缘较远 ;不同基因组的平均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远近的顺序为AA >BCD >BBCC >CCDD >CC >FF ,其中CC和CCDD基因组、FF、GG和HHJJ基因组间的亲缘性较高 ,并推测CC基因组中的药用野生稻 (O officinalis)和宿根野生稻 (O rhizomatis)可能是CCDD基因组的高秆野生稻 (O alta)、阔叶野生稻 (O latifolia)和重颖野生稻 (O grandiglumis)的共同母系亲本。
郑景生陈良兵符文英李义珍
关键词:野生稻基因组SSR标记亲缘关系
再生稻根系形态和机能的品种间差异及与产量的关联性被引量:25
2001年
观察比较了再生稻根系形态和机能的品种间差异以及与产量的关联性 ,结果表明 ,汕优明 86的根系形态发达 ,机能高而持久 ,头季和再生季产量都最高 ;汕优 6 3的根量和机能次之 ,双季产量居次 ;特优 70头季根系发达 ,但成熟期机能骤降 ,再生季齐穗后根系机能逐渐衰竭 ,头季高产而再生季低产。说明选用根系形态发达、机能高而持久的品种 ,是确保再生稻双季稳定高产的基础。
林文李义珍姜照伟郑景生
关键词:再生稻根系
水稻根系研究方法被引量:24
1997年
林文郑景生姜照伟李义珍
关键词:水稻根系
无公害稻米的生产与发展策略被引量:1
2002年
本文主要从环境污染种类及其对环境、社会影响的角度出发 ,分析并提出我国无公害稻米生产的发展策略及具体措施。
郑景生
关键词:无公害环境污染稻米
水稻抛秧机的使用效果及其使用要点被引量:1
1997年
郑景生姜照伟林海俤李义珍
关键词:水稻抛秧机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