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志群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气管
  • 3篇气管切开
  • 3篇气管切开术
  • 3篇切开
  • 3篇切开术
  • 3篇经皮旋转扩张...
  • 3篇急性呼吸
  • 3篇并发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镜
  • 2篇支气管镜辅助
  • 2篇气管镜
  • 2篇重症
  • 2篇综合征
  • 2篇危重
  • 2篇危重患者
  • 2篇纤维
  • 2篇内高压
  • 2篇窘迫综合征
  • 2篇呼吸窘迫

机构

  • 9篇南通大学

作者

  • 9篇郑志群
  • 9篇钱何布
  • 9篇浦秦华
  • 7篇陆骏灏
  • 6篇姚月平
  • 3篇何文干
  • 3篇管光辉

传媒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非纤维支气管镜辅助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评价在非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开展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ICU病区符合气管切开手术指征危重患者30例,采用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手术均在非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完成;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6.0±0.5)min,术中出血量极少,均为Ⅰ度出血,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非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只要谨慎操作,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钱何布郑志群何文干浦秦华姚月平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
危重患者并发腹内高压征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并发腹内高压征(IAH)的病因及早期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致2008年10月入住ICU危重患者,住院期间出现腹胀、胃肠功能障碍者,行膀胱内压力测定,如腹内压(IAP)>10mmHg,则判定...
钱何布郑志群陆骏灏浦秦华姚月平
关键词:危重患者内高压
文献传递
非纤维支气管镜辅助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
自1985年Ciaglia等首先将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stomy PDT)首先应用于临床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已有多种PDT方法应用于临床,其中...
钱何布郑志群何文干浦秦华姚月平
关键词: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纤维支气管镜PDT
文献传递
乌司他丁辅助治疗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09年
严重肺挫伤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直接原因。研究发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在肺挫伤致ARDS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而乌司他丁(UTI)能有效抑制ARDS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目前已在临床广泛使用。本研究旨在观察UTI对肺挫伤后ARDS的治疗作用。
钱何布郑志群陆骏灏管光辉浦秦华
关键词:肺挫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乌司他丁
两种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 对比研究两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即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Poaex法)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wist法)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7—01~2009~03入住ICU符合气管切开指征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A组)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B组),每组各40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种PDT手术时间相近,均明显短于外科常规气管切开术;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方面明显少于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P〈0.01)。结论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减轻手术创伤和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钱何布郑志群何文干陆骏灏浦秦华姚月平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
重症胸部外伤并发急性肺不张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重症胸部外伤并发急性肺不张的发病原因,临床诊断和救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ICU病房收治的20例重症胸部外伤后急性肺不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采取了机械通气,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和肺泡灌洗等综合救治措施。20例均治愈。结论急性肺不张是重症胸部外伤后常见并发症,尽早诊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有利于改善预后。
钱何布郑志群陆骏灏管光辉浦秦华
关键词:并发症病因重症胸部外伤急性肺不张
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ICU中的救治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机制及在加强监护病房(ICU)中的监护和救治。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45例肺挫伤致ARDS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均采取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救治措施。45例中治愈32例(71.1%),死亡13例(28.9%)。结论肺挫伤致ARDS死亡率高,在ICU中严密监护,早期诊断,及时采取综合救治措施有利于改善预后。
钱何布郑志群杜文革陆骏灏管光辉浦秦华
关键词:肺挫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监护
危重患者并发腹内高压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并发腹内高压的病因及早期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入住ICU的危重患者住院期间出现腹胀、胃肠功能障碍者行膀胱内压力测定,腹腔内压>1.33 kPa判定为腹内高压。早期给予非手术综合干预,并对其临床资料及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早期综合干预,37例在1~2周内腹腔内压逐步降至<1.33 kPa,腹胀消失,胃肠功能恢复正常;1例自动出院,2例因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腹腔间隙综合征死亡。结论:腹内高压征危重患者常见,早期采取以控制病因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腹腔内压,改善预后。
钱何布郑志群陆骏灏浦秦华姚月平
关键词:腹内高压腹腔内压腹腔间隙综合征
复张性肺水肿致急性呼吸衰竭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复张性肺水肿(RPE)致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0例RPE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采取了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救治措施,所有患者经上述治疗后症状逐步好转,均成功脱离呼吸机,其中6例病程中并发肺部感染,经抗感染后痊愈,无1例死亡。结论PRE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病死率较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缺氧,有利于改善预后。
钱何布郑志群陆骏灏浦秦华姚月平
关键词:肺水肿呼吸功能不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