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崇达
- 作品数:22 被引量:13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上腺影像学检查定位诊断价值的比较被引量:28
- 1995年
- 自1958年5月~1994年1月行肾上腺皮质与髓质肿瘤手术共651例,其中75例术前同时进行了IVU、B超、CT及γ照相检查,其肿瘤定位符合率分别是2.7%、88%、86.7%及73.3%.我们体会对肾上腺肿瘤可采用B超和CT定位,这二项检查可相互补充,我们根据其中任何一项阳性定位手术探查尚未遇假阳性结果.当这二项检查定位有困难时选用γ照相则有助于肾上腺肿瘤的定位.MIBG对多发性嗜铬细胞瘤,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以及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转移灶定位有其独特的优点.
- 刘定益陈其智郑崇达唐敖荣龚新环张冀先朱承谟
-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肾上腺皮质瘤醛固酮瘤
- 环孢素A在日本肾移植中的应用
- 1990年
- 环孢素 A 与肾移植的概况肾移植作为一种临床治疗手段经历了30余年的历史,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进展,特别60年代硫唑嘌吟(azathloprine,Aza)和80年代环孢素 A(cyclosporine A,CsA)问世,成为临床肾移植史上的两大里程碑,Aza
- 江宏思郑崇达江鱼
- 关键词:肾移植环孢素A
- 多发性嗜铬细胞瘤11例报告
- 1995年
- 多发性嗜铬细胞瘤11例报告刘定益,陈其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泌尿外科郑崇达,董登云我科在1958年12月~1993年4月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多发性嗜铬细胞瘤共计1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5例,年龄22~59岁,病程2~6年,11...
- 刘定益陈其智郑崇达董登云
- 关键词:多发性嗜铬细胞瘤肾上腺肿瘤
- 影像学检查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定位诊断价值被引量:14
- 1994年
- 作者自1985年5月至1993年3月共手术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59例,并将其中103例超声、CT及γ照相报告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其诊断醛固酮瘤的符合率依次为80.6%、75.9%和67.4%。对醛固酮瘤的定位诊断一般仅用超声与CT二种方法即可,如不能定位则可进一步做γ照相。综合上述三种影象学检查及临床资料,本组术前定位正确率达96.1%。
- 刘定益陈其智郑崇达吴瑜璇唐傲荣龚新环朱承漠
-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醛固酮增多影像学诊断
- 产生醛固酮的肾上腺瘤术后持续高血压的病因分析被引量:12
- 1997年
- 为了解产生醛固酮的肾上腺腺瘤(APA)术后部分患者持续高血压的病因,作者对53例产生醛固酮的肾上腺腺瘤术后患者进行了平均3.1年的随访。全部患者术后血钾正常,血压正常者37例,血压≥18.7/12.7kPa16例。将正常血压与持续高血压2组患者从性别、年龄、有无高血压史,对安体舒通的降压反应、术前高血压值、高血压时间、血清钾值、24小时尿醛固酮值、PRA值以及手术方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50岁APA患者发生持续高血压机会与<40岁APA患者比值比3∶1;在持续高血压的平均年龄与正常血压平均年龄以及对安体舒通的降压反应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提示年龄愈大的APA患者以及对安体舒通降压反应不明显的患者除了醛固酮增高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外,尚有肾内小血管病变或肾间质病变等原因。作者建议对该类患者手术时行肾穿刺活检,以明确病因,有利术后进一步治疗。
- 刘定益郑崇达陈其智张祖豹吴瑜璇王瑞伦凌建煜胡桑孙光平
- 关键词: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肾上腺肿瘤病因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附507例报告)被引量:16
- 2001年
- 目的 提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PA)的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性总结 5 0 7例PA的诊治资料。 结果 产生醛固酮的肾上腺腺瘤 (APA)患者血钾为 (2 .35± 0 .5 3)mmol/L ,血和 2 4h尿醛固酮分别为 (10 2 7.6 7± 5 31.84)pmol/L、(6 9.2 5± 43.77)mmol/L ,立位血浆醛固酮增加值为(- 17.17± 483.37) pmol/L。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IHA)血钾为 (2 .94± 0 .5 5 )mmol/L ,血和 2 4h尿醛固酮分别为 (781.14± 310 .2 4)pmol/L、(37.12± 9.99)mmol/L ,立位血浆醛固酮增加值为 (170 .36± 30 3.5 9) pmol/L。B超和CT对APA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83.9%和 93.1% ,IHA主要显示双侧肾上腺增大或小结节变化。肾上腺皮质癌 (APC)的特点是皮质醇和去氢异雄酮明显增高 ,且瘤体直径>5cm。 结论 APA血和尿醛固酮明显高于IHA ,APA血钾明显低于IHA ,体位试验、B超和CT能帮助确诊APA。单发APA合并肾上腺萎缩应行肾上腺部分切除 ,多发APA或合并肾上腺增生者应行患侧肾上腺全切。
- 刘定益邵冰峰祝宇郑崇达
-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醛固酮增多症
- 影像学检查对101例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的评价被引量:1
- 1996年
- 影像学检查对101例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的评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泌尿科刘定益,陈其智,郑崇达,魏汉松,唐敖荣,龚新环,张冀先,朱承谟嗜铬细胞瘤(Pheo)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其发病率约占总人口的20万分之一[1]。自1958年5月~1994年6月...
- 刘定益陈其智郑崇达魏汉松唐敖荣龚新环张冀先朱承谟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CT超声波诊断
- 肾门嗜铬细胞瘤的手术治疗
- 2001年
- 刘定益祝宇孙福康郑崇达
- 关键词:外科手术术式疗效
- 大剂量环孢素A逆转对激素不敏感的急性排斥反应3例报告
- 1997年
- 应用大剂量环孢素A(CsA)逆转对激素不敏感的急性排斥反应5例,结果3例患者用药后4~5d,症状、体征及血、尿生化等指标均明显改善;3周时,血尿素氮、肌酐值恢复至正常范围.在用药期间,肝功能检查仅血总胆红素轻度升高.认为CsA虽一般不作为抗急性排斥反应的首选药物,但由于其价格相对于多克隆抗体及单克隆抗体低廉,且疗效肯定(本组为60%),故不失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疗方法.
- 祝宇凌建煜吴瑜璇徐兆平孙福康郑崇达
- 关键词:环孢素A排斥反应肾移植
- 恶性嗜铬细胞瘤8例
- 1996年
- 报告8例恶性嗜铬细胞瘤(MalignantofpheochromocytomaMP),当病理发现嗜铬细胞瘤的包膜浸润,淋巴管或血管内有瘤栓并不能作为MP的证据,而良性嗜铬细胞瘤也不能完全排除MP可能。只有病理证实肿瘤播散到无副神经节的组织中才能确定MP的诊断。如能手术切除,MP可获长期的症状缓解,如不能手术切除可用α一受体阻滞剂或(131)Ⅰ-MIBG等方法治疗。
- 刘定益陈其智郑崇达王旺龙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