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晓莹
- 作品数:11 被引量:111H指数:3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低血糖后CRP水平观察
-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观察低血糖后血清超敏CRP水平的变化,为临床工作中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提供一定的指导。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9月期间我院内分泌科收住院...
- 邹晓莹
- 关键词:糖尿病低血糖血糖波动超敏CRP
- 文献传递
- 肌电图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肌电图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电生理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确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50例,性别不限,年龄30~70岁。根据是否伴有肌力下降分为伴肌力下降组和不伴肌力下降组,采用肌电图记录神经和肌肉的生物电活动,比较两组患者电生理结果。结果:伴肌力下降组周围神经运动传导、正中神经F波、针电极肌电图异常率高于不伴肌力下降组(P<0.05)。异常针电极肌电图中以C_(6)、C_(7)神经根支配肌神经源性损害所占比例最大(73.6%),与颈椎MRI结果提示C_(5~6)、C_(6~7)椎间盘突出或狭窄所占比例最大(60.2%)一致。结论:肌电图检查对伴有肌力下降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可根据肌电图的不同表现形式对神经根的损害部位、损害程度进行评估。
- 邹晓莹庞燕吴立杰
- 关键词:肌电描记术神经根型颈椎病磁共振成像
- 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被引量:87
- 2012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原因,为临床中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9月我院内分泌科收入院的糖尿病患者共200例。根据是否发生低血糖将其分为糖尿病未发生低血糖组(非低血糖组)及糖尿病发生低血糖组(低血糖组)。进行两组间患者临床和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并对低血糖组患者的治疗方案及发生低血糖时的各种诱发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低血糖组患者体质指数(BMI)显著低于非低血糖组,而年龄、糖尿病病程、血肌酐水平、尿微量清蛋白定量显著高于非低血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血肌酐、尿微量清蛋白是发生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BMI是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保护因素(P<0.05)。(3)本组低血糖患者各种降糖治疗方案中,使用预混人胰岛素治疗导致低血糖所占比例最大,占32%。(4)在各种导致低血糖的诱发因素中,由于饮食不规律而致低血糖所占比例最大,占40.6%。结论糖尿病患者治疗中是否容易发生低血糖与患者的年龄、BMI、血肌酐水平、尿微量清蛋白有关,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邹晓莹孙中华韩晶
- 关键词:糖尿病低血糖
- 头颈部癌症病人心理护理模式及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适合头颈部癌症病人治疗和康复的心理干预模式,为开展专科护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选择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经综合治疗后好转的头颈部癌症病人3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心理、行为干预。两组干预前后应用头颈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HN(V1.0)]进行功能测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生命质量得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对头颈部癌症病人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生命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 姚薇邹晓莹曹军丽程旭宋春光王欣
- 关键词:头颈部癌症心理护理生命质量
- 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阶段经颅多普勒检查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病程阶段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sonograghy,TCD)变化,探讨糖尿病病程与脑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病程分为2组,A组(病程≥10年)40例,B组(病程<10年)40例,并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C组)。行TCD检查,比较3组左右两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及左右两侧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pulseindex,PI)。结果 A组和B组左右两侧MCA及左右两侧V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明显高于C组(P<0.01),A组左右两侧MCA及左右两侧V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明显高于B组(P<0.01);A组左右两侧MCA及左右两侧VA的PI值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B组左右两侧MCA及左右两侧VA的PI值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与糖尿病病程具有一定的关系,TCD检查提供了脑血管功能状态的重要信息。
- 庞燕刘红卫崔志杰邹晓莹
- 关键词:糖尿病脑血管损伤超声检查多普勒
-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后血清超敏CRP水平的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我们观察了糖尿病及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血清超敏CRP的变化情况。旨在研究低血糖及相关的血糖波动对机体的影响。
- 邹晓莹孙中华奚树刚
- 关键词:糖尿病低血糖超敏CRP后血清P水平血糖波动
- 前列腺素E_1治疗老年糖尿病足的疗效被引量:5
- 2011年
-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由糖尿病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韩晶邹晓莹刘月英孙中华
- 关键词:前列腺素E1老年糖尿病足
- 高频超声测量尺神经横截面积在肘管综合征临床分型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构建基于顾玉东肘管综合征临床分型为基础的尺神经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分度标准,评估高频超声在肘管综合征临床分型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同时完善高频超声和肌电图的拟诊肘管综合征患者60例,依据肌电图诊断结论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44例,男30例,女14例;年龄22~81岁,平均(54.14±2.15)岁。对照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22~68岁,平均(43.44±13.17)岁。以顾玉东肘管综合征临床分型为基础将病例组分为轻、中、重三组,轻度11例,中度13例,重度20例。通过分析不同临床分型中尺神经CSA,评估使用尺神经CSA诊断肘管综合征与肌电图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探讨尺神经CSA对于诊断肘管综合征不同分度的临界值。结果高频超声可清晰的显示尺神经及其周围解剖结构,明确肘管综合征病因。病例组尺神经CSA平均值为(18.00±7.92)mm^(2),对照组尺神经CSA平均值为(9.50±3.54)mm^(2);轻、中、重度三组尺神经CSA平均值分别为(11.27±2.69)mm^(2)、(15.46±3.91)mm^(2)、(23.35±8.23)mm^(2)。高频超声诊断结果与肌电图诊断结果一致性中等(kappa系数=0.479,P<0.001)。对尺神经CSA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诊断肘管综合征轻、中、重度的临界值分别为11.50 mm^(2)、15.50 mm^(2)、20.00 mm^(2)。结论高频超声检测指标尺神经CSA在肘管综合征患者具有诊断价值,并可用于肘管综合征临床分型预测。
- 满泓伯王维田宇周刚刚邹晓莹张明硕
-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高频超声
- 拇短展肌针极肌电图检查在轻、中度腕管综合征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评价拇短展肌针极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检查在轻、中度腕管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的102例轻度和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其中男36例,女66例;平均年龄57岁(32~86岁)。根据正中神经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distal latency,DL)分为两组,其中DL正常组50例,男14例,女36例,平均年龄56.5岁(39~79岁);DL异常组52例,男22例,女30例,平均年龄57.5岁(32~86岁);DL异常组又分为EMG正常组和EMG异常组。记录各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运动神经DL和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L异常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运动神经CMAP波幅低于DL正常组(P<0.05);DL正常组和DL异常组患者的拇短展肌EMG异常率分别为12.0%和32.7%(P<0.05)。DL异常组中,EMG异常患者的正中神经运动神经CMAP波幅低于EMG正常患者(P<0.05)。结论腕管综合征患者的正中神经运动神经DL正常时,通常拇短展肌EMG检查无明显异常,故临床可不行拇短展肌EMG检查;患者正中神经运动神经DL延长,则需行拇短展肌EMG检查,为轴突损害提供证据。
- 吴立杰王宝石田宇王维庞燕邹晓莹罗健
-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拇短展肌肌电图
- 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脑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脑血流动力学的关系,为甲亢患者病情的评估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甲亢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按常规方法检测并比较颅内各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观察组的脑动脉血流速度与甲状腺激素水平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颅内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而2组间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搏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所测颅内各动脉血流速度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游离甲状腺素呈正相关。结论对于甲亢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增高程度可初步反映甲亢的严重程度,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颅内动脉血流情况对甲亢的排查及甲亢患者病情的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庞燕邹晓莹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超声检查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