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燕萍
- 作品数:18 被引量:53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苯中毒致全血细胞减少五例
- 苯(CH)属芳香族烃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溶剂和原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常温下挥发迅速,容易通过肺和皮肤吸收进入人体。造血功能损害是苯的主要毒性作用之一。2003,5-2009,5月,我院收治5例慢性苯中毒全血细胞...
- 冯长伟任昌明罗文达郭群依邵燕萍徐迢沈健
- 文献传递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7例的临床分析
- 2017年
- 目的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PCNS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生存预后等资料。结果男女比例1.4︰1,中位年龄53.6岁,以头晕、头痛、肢体无力为首发表现,发病部位以额叶常见,弥漫性大B淋巴瘤是最为常见的病理类型。单用化疗平均生存3.5个月,化疗联合放疗平均生存2.1年。结论 PCNSL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依赖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以综合治疗为主,术后采取大剂量甲氨蝶呤为主的化疗联合放疗的方案疗效较好。
- 邵燕萍罗文达张丽冯长伟郭群依
- 关键词: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
- 临床护理路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护能力影响的分析被引量:44
- 2014年
- 目的分析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90例,予以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90例,依据临床护理路径予以护理措施。应用多种生活质量量表,包括:SF-36量表、QLQ-B2R3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SCA),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应用家庭关怀度指数测评量表(APGAR),调查评估两组患者的家庭支持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SF-36量表与QLQ-B2R3量表评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ESCA量表评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APGAR量表调查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护能力。
- 陈峰沈灵姿邵燕萍
-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临床护理路径生活质量自护能力
- 不同危险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纤溶活性测定的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过程中纤溶测定的意义。方法通过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测定检测60例不同危险组APL患者的纤溶活性。结果 APL患者起病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纤溶亢进情况,不同危险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随着疾病的缓解,纤溶亢进的情况得以纠正,但中高危组较低危组更易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生早期死亡。结论治疗期间监测凝血与纤溶指标,对指导临床治疗,降低疾病早期病死率,提高治疗缓解率有重要意义。
- 邵燕萍张丽陈峰冯长伟沈健罗文达
- 关键词: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急性纤维蛋白原
- 雷公藤内酯醇对多发性骨髓瘤KM3细胞增殖与凋亡和H3K4me3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多发性骨髓瘤KM3细胞增殖、凋亡和组蛋白3第4位赖氨酸的三甲基化(H3K4m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KM3为研究对象,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Annexin V-FITC/PI双标流式细胞术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测雷公藤内酯醇对KM3细胞H3K4me3表达的影响。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对KM3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P<0.05)。雷公藤内酯醇对KM3细胞有明显诱导凋亡的作用,并且随着雷公藤内酯醇作用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比例逐渐增加,其中总凋亡率分别为(48.97±1.78)%,(53.72±2.21)%和(60.75±2.43)%。H3K4me3集中分布于细胞核内,80 nmol·L-1雷公藤内酯醇干预48 h后,KM3细胞H3K4me3的平均荧光强度值(21.96±0.34)显著低于对照组(39.86±0.47)(P<0.05)。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抑制多发性骨髓瘤KM3细胞增殖,诱导KM3细胞凋亡,降低H3K4me3蛋白表达。
- 邵燕萍罗文达郭群依蔡真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雷公藤内酯醇KM3
- 白细胞单采术联合化疗治疗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解白细胞单采术联合化疗治疗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HAL)的疗效。方法单采组40例行白细胞单采联合化疗,未单采组21例仅单一化疗。对2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单采组完全缓解率为53%,早期病死率为8%;未单采组为43%,早期病死率为2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细胞单采术联合化疗是目前治疗HAL有效而可行的方法。
- 徐迢金洁任昌明罗文达郭群依冯长伟张丽郭宗明沈健邵燕萍
- 关键词:白细胞单采术化疗白血病白细胞增多
- 多发性骨髓瘤累及胰腺患者的临床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累及胰腺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台州医院的4例MM累及胰腺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53~64岁,3例IgG/λ型,1例IgG/κ型;DS分期IA期2例、IIIA期2例;ISS分期II期2例、III期2例;累及胰腺距离MM确诊时间为16.3~92.2个月,4例初诊时均无髓外受累(EMD),但累及胰腺前或时均存在其他部位的EMD。累及胰腺时3例存在乏力、眼黄、腰酸;3例血淀粉酶升高,2例胆红素升高,2例CA199升高。4例均累及胰头、2例同时累及胰尾、1例还累及胰体;胰腺病灶在经腹B超下易漏诊,CT平扫呈稍低密度,增强后多轻度强化,PET/CT中病灶标准摄取值(SUV)升高。2例骨髓和EMD(胸腹水、胰腺)中的CD56表达均明显下调。确诊后给予蛋白酶体抑制剂联合来那度胺或者蒽环类/铂类药物化疗,获得了短期的疗效,胰腺累及确诊后总生存仅1.7~7.8个月,其中3例死于严重感染。结论:MM继发胰腺累及极为罕见,可在MM的不同阶段出现,常伴随或者晚于其他部位的EMD出现,一旦出现往往意味着疾病终末期,CD56表达下调可能参与其发生发展,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新型药物的联合治疗或可改善疗效。
- 应双伟虞义建张杰沈健杨艳朱夏吟邵燕萍郭群依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胰腺
- 足疗程去甲基化药物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去甲基化药物(HMA)足疗程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来自浙江省45家医院的409例接受了至少连续4个周期的HMA单药起始治疗的MDS患者,评估HMA疗效和安全性。采用Mann-Whitney U或卡方检验比较组间临床资料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分析疗效与生存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409例患者HMA治疗的中位疗程为6(4~25)个疗程。完全缓解(CR)率为33.98%,总缓解率(ORR)为77.02%。多因素分析显示,复杂核型(P=0.02,OR=0.39,95%CI 0.18~0.84)是CR的独立良好影响因素;TP53突变(P=0.02,OR=0.22,95%CI 0.06~0.77)是ORR的独立良好预测因素。患者的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25.67(95%CI 21.14~30.19)个月,HMA治疗有反应(P=0.036,HR=0.47,95%CI 0.23~0.95)是OS的独立良好预后因素,而伴有复杂核型(P=0.024,HR=2.14,95%CI 1.10~4.15)、发生白血病转化(P<0.001,HR=2.84,95%CI 1.64~4.92)、TP53突变(P=0.012,HR=2.19,95%CI 1.19~4.07)均是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HMA减剂量较标准剂量在疗效和中位OS时间均无显著差异。地西他滨和阿扎胞苷治疗组的CR率、ORR均无显著差异。接受地西他滨治疗患者的中位OS时间长于接受阿扎胞苷治疗患者(29.53个月对20.17个月,P=0.007),但地西他滨组严重骨髓抑制、肺炎发生率高于阿扎胞苷组。结论在患者能够耐受情况下,连续规律地使用适当剂量的HMA,有利于MDS患者最大程度从治疗中获益。
- 刘晓珍周淑娟黄健赵彩芳赵彩芳张喻堤梅琛梅琛马丽亚周歆平邵燕萍肖希斌肖希斌姚荣欣胡通林胡通林钱申贤严雪芬黄黎黄黎王曼玲傅佳萍寿黎红江文华李琳洁李琳洁乐静罗文纪周秀杰周秀杰张浩周梅金洁金洁蒋慧芳欧阳桂芳欧阳桂芳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阿扎胞苷
- 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诱导化疗期间发生急性细胞溶解性肺病1例
- 2022年
-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 M L)诱导化疗期间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16.8%~33%,相关病死率达25.1%~38.3%[1-2],其中急性细胞溶解性肺病(acute lysis pneumopathy,ALP)是一种较为少见但十分凶险的类型,典型表现为呼吸窘迫、发热伴快速的肿瘤溶解[3],如早期不能准确识别,病死率极高。
- 应双伟吕秀燕邵燕萍王渊文
-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
- 以血小板异常增高为特点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 冯长伟邵燕萍任昌明郭群依张丽罗文达
-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