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银华
- 作品数:34 被引量:260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湖南省人民医院仁术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肌注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导致致死性不良事件被引量:5
- 2012年
- 1例22岁女性患者,因异位妊娠行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治疗后第4天出现口腔溃疡,第7天起出现骨髓抑制现象:白细胞0.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37%,血红蛋白60g/L,血小板计数60×109/L。采用静滴亚叶酸钙中和甲氨蝶呤毒副作用、升白细胞、抗炎等治疗,但均无效,于第13天抢救无效死亡。
- 邓银华
- 关键词:甲氨蝶呤异位妊娠
- 麦斛细胞毒活性成分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利用硅胶、聚酰胺柱层析等分离方法,从麦斛全草的乙醚萃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经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UV,IR,NMR,MS)鉴定为3,4,7-三羟基-2-甲氧基菲(1),2,5-二羟基-4-甲氧基菲(2),eugenitin(3)和2,5-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4),其中1为新化合物.采用MTT法分别测得化合物1和2对体外培养的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和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并分别考察了增敏剂葛根素对化合物1和2增殖活性的协同作用.
- 谭桂山孙丽曹建国王秀梅李福双徐康平邓银华颜冬兰章为周应军李元建
- 关键词:人肝癌细胞葛根素
- 小儿慢性肉芽肿的抗感染治疗分析
- 彭敏邓楠邓银华
- 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血药浓度监测与疗效分析被引量:14
- 2007年
- 袁晓春杨丽君邓银华王凯张青
- 关键词:血药浓度
- 石斛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68
- 2002年
- 本文较全面的概括了石斛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为石斛属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 邓银华徐康平谭桂山
- 关键词:石斛属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 成人颞叶癫痫静息状态的低频振荡振幅改变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分析成人颞叶癫痫静息状态下功能磁共振(rs-fMRI)的低频振幅(ALFF)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并探讨ALFF的改变与患者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使用rs-fMRI采集27例成人颞叶癫痫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的影像学数据,并同时进行临床数据登记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然后运用ALFF算法对磁共振数据进行分析,得到ALFF图,并进行两组间比较,得到的差异脑区与SDS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的左侧梭状回、左侧额叶眶回、右侧海马、小脑扁桃体分数低频振幅均值(mfALFF)显著增高;左侧岛叶、左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右侧颞上回、右侧旁中央小叶、右侧枕叶距状皮层、双侧中央后回mfALFF值显著降低(P<0.05,AlphaSim校正,体素簇个数>54)。颞叶癫痫患者组左侧梭状回的mfALFF值与SDS评分呈正相关(r=0.636,P=0.045)。结论 rs-fMRI研究发现,成人颞叶癫痫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的ALFF改变,既累及颞叶区域,也存在多个颞叶外区域改变。左侧颞叶梭状回的ALFF与颞叶癫痫的抑郁情绪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胡崇宇刘楚娟刘昕邓银华高小平黄彪
- 关键词:颞叶癫痫功能磁共振静息态低频振幅
- 葡萄籽多酚性成分对小鼠抗氧化作用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葡萄籽多酚性成分对小鼠的抗氧化性。方法小鼠每日颈背皮下注射D-半乳糖溶液(40 mg.kg-1,过滤灭菌),建立衰老模型;治疗组在注射D-半乳糖的同时以葡萄籽多酚性提取物组不同剂量(10、20、40 mg.kg-1,qd)灌胃;空白组与模型组则以生理盐水代之。结果葡萄籽多酚性成分能降低血清、脑及肝内丙二醛(MDA)的水平,同时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的活力。结论葡萄籽多酚性成分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氧化作用。
- 刘向荣邓银华刘文戴迎春
- 关键词:葡萄籽小鼠抗氧化
- 关节外科工类切口手术感染调查及干预评价
- 2015年
- 【目的】探讨本院关节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降低感染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本院关节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489例,分析术后感染病例的高危因素;针对高危因素设计干预方案并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本院关节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感染率为10.02%;高龄是术后感染最大的高危因素;不同手术类别及不同医生组间的感染率稍有差异;优化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后有助于降低手术后感染风险。【结论】应加强关节外科围术期的全方位监测工作;针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可优化预防用抗菌药物方案从而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 邓银华戴迎春邓楠
- 关键词:外科伤口感染干预性研究
- 吴茱萸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吴茱萸的活性成分。方法 用硅胶色谱技术和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化学成分,用IR、NMR和MS 等波谱方法确定其结构。结果 获得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吴茱萸碱(Ⅰ)、吴茱萸次碱(Ⅱ)、吴茱萸内酯 (Ⅲ)和羟基吴茱萸碱(Ⅳ)。结论
- 邓银华徐康平李福双谭健兵谭桂山
- 关键词: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内酯
- 保健食品中一个新型他达拉非类似物的分析鉴定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鉴定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一个未知结构的他达拉非类似物。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HPLC-DAD)技术进行补肾壮阳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筛查时发现一个未知的他达拉非类似物,经过正相硅胶薄层色谱分离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级质谱联用(UPLC-MS/MS)技术获得其分子量和结构碎片,用核磁共振得到碳谱和氢谱数据,结合文献分析,最终鉴定该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在保健食品中发现了一个新型他达拉非类似物-二乙氨基前他达拉非。结论:该化合物不在现有补肾壮阳类中成药检验标准11种目标化合物范围内,是一种新的非法添加化学物质。
- 邓银华蔡丹丹黄朝辉
- 关键词:保健食品非法添加液相色谱-质谱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