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祖亮
- 作品数:14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郴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基于铁死亡相关基因的胰腺癌预后分析方法、系统和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铁死亡相关基因的胰腺癌预后分析方法、系统和装置,属于医疗评估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胰腺癌的病例数据,所述病例数据包括临床数据和肿瘤组织的基因表达数据;从所述基因表达数据中筛选差异基因,所述差异基...
- 谢辉李庆张见芳邓祖亮
- 文献传递
- 一种胃肠液减压导管与吸引器的集成系统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胃肠液减压导管与吸引器的集成系统,包括服务器、减压吸引模块、控制模块、评估模块和提示模块,减压吸引模块对患者胃肠进行积液抽离,评估模块对胃肠和腹腔的状态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得到...
- 邓祖亮曹祝郴胡杨志
- 一种医疗普外科用肝胆引流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普外科用肝胆引流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固定机构、消毒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两侧安装有所述固定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上方安装有所述消毒机构,还包括夹持机构、引流机构、用于带动活塞板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固定...
- 邓祖亮曹祝郴曹水旺
- 文献传递
- 二甲双胍与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上皮-间充质转化之间的关系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在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之间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0、10、20、40 mmol/L)的二甲双胍处理胃癌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处理组(10、20、40 mmol/L)。采用CCK8试剂检测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处理的胃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二甲双胍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水平。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二甲双胍处理组随浓度增加增殖活性显著降低,呈浓度依赖(F=22.65,P=0.0003)。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二甲双胍处理组随浓度增加迁移率显著降低,呈浓度依赖(F=27.22,P<0.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处理组E-cadherin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64.82,P<0.0001),vimentin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11.28,P=0.003)。结论二甲双胍能够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其在胃癌转移中发挥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
- 王文婷胡杨志张芡胡志立刘力邓祖亮
- 关键词:二甲双胍胃癌细胞增殖迁移
- 一种腹部外科用手术辅助撑开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腹部外科用手术辅助撑开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调节按压撑开位置的腹部外科用手术辅助撑开装置,包括有支撑架,支撑架滑动式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支撑座,支撑架滑动式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滑动块,滑动...
- 邓祖亮曹祝郴胡杨志
- 肝叶(段)切除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肝叶(段)切除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院于2005年3月-2012年12月共收治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38例。其中,肝叶(段)切除组67例,施行肝叶(段)切除的各种术式,同时行胆管空肠吻合26例,肝断面扩张胆管、肝门胆管与空肠双口吻合8例,T管引流术33例;非肝叶(段)切除组71例,其中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34例,胆总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25例,肝胆管狭窄整形12例。结果随访6个月-6年,肝叶(段)切除组与非肝叶(段)切除组优良率分别为88.06%(59/67),74.65%(53/71),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术后残石率分别为13.43%(9/67)和28.17%(20/71),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叶(段)切除组与非肝叶(段)切除组的再手术率分别为1.49%和7.04%,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42%和14.08%,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肝叶(段)切除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有重要价值,能提高疗效,降低残石率。
- 邓祖亮
-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胆道残石
- 一种普外科用缝合装置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普外科缝合装置,包括连接部、固定板、调节板、气囊、履带式安装部、张紧部和驱动部,连接部有左右两组,左侧一组连接部连接在固定板的左端,右侧一组连接部连接在调节板的右端,固定板右端开设有...
- 邓祖亮曹祝郴胡志立
- 文献传递
- 一种腹部手术引流管固定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腹部手术引流管固定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引流管出现脱落情况的腹部手术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有绑带、连接板、固定壳和锁定机构,所述固定壳底部连接有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有对称设置的...
- 廖月龄曹祝郴邓祖亮
- 基于机器学习的免疫细胞浸润分类模型预测胰腺癌患者生存期的价值分析
- 2021年
- 目的对胰腺癌22种免疫细胞浸润占比进行分析,探讨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预后二分类模型对胰腺癌患者生存期评价的可行性。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胰腺癌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和相关的临床数据。通过“CIBERSORT”算法得到入组胰腺癌患者22种免疫细胞浸润占比特征。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免疫细胞浸润占比特征进行筛选,构建预后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值预测值和阴值预测值作为预后二分类模型优劣的考核指标。行免疫细胞相关性分析及免疫功能分析,进一步阐述预后二分类模型的可信度与胰腺癌中的免疫景观。结果从22种免疫细胞中筛选出Macrophages M1、T cells CD8、B cells nave 3种免疫细胞浸润占比特征作为胰腺癌患者生存是否超过1年二分类预后模型的构建因子。采用9种机器学习分类模型算法构建二分类初始模型。按AUC排序,在训练集中表现最佳者为Extreme gradient boost(XGB)算法,在训练集中表现最佳者为Random Forest(RF)算法。RF稳定性相对较好,最终选取RF算法构建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准度。基于危险评分的免疫细胞相关性分析中,B cells nave和T cells CD8在低危组中免疫浸润高于高危组(P<0.001),Macrophages M1在高危组中免疫浸润高于低危组(P<0.001);与模型构建因子有关的免疫功能分析中,APC_co_inhibition、MHC_class_Ⅰ、Type_Ⅰ_IFN_Reponse在高危组中免疫浸润评分高于低危组(P<0.05);在免疫浸润分型分析中,C1,C2,C3,C6在高、低危组中显示出差异性(P<0.05)。结论基于机器学习构建的胰腺癌患者预后二分类模型,能较准确地评估胰腺癌患者生存是否超过1年,为临床对胰腺癌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 谢辉邓祖亮
- 关键词:免疫细胞胰腺癌
- 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32例分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16例)和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16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共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且住院总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 邓祖亮邝学军
- 关键词: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