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辛东

作品数:17 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6篇心脏
  • 4篇风湿
  • 4篇风湿性
  • 3篇心房
  • 3篇心脏病
  • 3篇血流
  • 3篇射频
  • 3篇射频消融
  • 3篇术后
  • 3篇消融
  • 3篇房颤
  • 3篇瓣膜
  • 2篇心房颤动
  • 2篇心房纤颤
  • 2篇心绞痛
  • 2篇血管
  • 2篇射频消融术
  • 2篇手术
  • 2篇双极射频

机构

  • 14篇成都军区总医...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西华大学

作者

  • 17篇辛东
  • 12篇张近宝
  • 11篇邬晓臣
  • 11篇欧阳辉
  • 10篇岳琴
  • 7篇丁盛
  • 5篇李运明
  • 4篇张宇兵
  • 3篇刘顺碧
  • 3篇王珍
  • 3篇辛梅
  • 2篇罗静
  • 2篇杨永健
  • 2篇王强
  • 2篇唐秀英
  • 2篇陈雪
  • 2篇刘小燕
  • 2篇李德
  • 2篇王舰
  • 2篇彭柯

传媒

  • 4篇心脏杂志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培哚普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MP-9及TNF-a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yeinases-9,MMP-9)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a)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68例及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70例,2组患者均随机分为培哚普利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选取健康体检者70例为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9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TNF-a水平。结果 ACS组患者血清MMP-9及TNF-a水平较SAP组及正常对照组高(P<0.05);培哚普利治疗的ACS及SAP患者MMP-9及TNF-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清MMP-9和TNF-a可能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的一个有效指标,培哚普利可能通过降低血清MMP-9和TNF-a水平增加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从而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
王珍辛东杨永健唐兵
关键词:培哚普利急性冠脉综合征基质金属蛋白酶-9肿瘤坏死因子-A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原因分析及其防治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对348例PDA行介入封堵术,分析术后并发血小板减少的可能原因。结果:348例中,并发血小板减少者8例,发生率为2.3%。8例PDA术后并发血小板减少者中,术后短暂残余分流5例;3例皮肤出现瘀斑瘀点并输注血小板;1例诊断考虑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因血小板减少明显,嗜酸粒细胞升高,转心外科取出封堵器+PDA结扎。除1例中转手术后血小板正常外,余7例于介入封堵术后1周~2个月血小板几乎恢复正常,均康复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PDA术后并发血小板减少症并不可怕,只要仔细分析其原因,是可以防治的。
张立平丁盛杨永健张近宝郑曦邬晓臣辛东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血小板减少症
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心功能量化的初步评估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术前心功能储备的评估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12月100名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住院患者(患者组,n=100)和100名无心血管病史的同期在院陪护的患者家属(正常对照组,n=100),采用心音监测仪分别于静息状态和完成规定运动量后即刻采集心音,进行心率、D/S比值以及S1/s2比值的对照研究。结果:患者组100名风心病患者静息状态下心率、D/S比值和运动后即刻SI/$2比值与正常对照组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均P〈0.05)。结论:心音监测法有可能为临床心功能储备提供一种量化的标准。
邬晓臣张近宝王海滨欧阳辉岳琴辛东李运明
一种腹膜透析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膜透析管,它包括腹外段管体(1)、腹内段管体(2)和蝶形固定器(3),腹外段管体(1)与腹内段管体(2)连接,腹外段管体(1)与腹内段管体(2)连接处为弧形段,所述腹外段管体(1)前端的内壁上开设有...
刘顺碧何思毅罗静丁盛蔣利唐秀英陈雪辛东王舰石国芹
文献传递
一种动脉穿刺置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脉穿刺置管,它包括外导管(1)、穿刺针(2)、软导丝(3)和针座(4),外导管(1)套于穿刺针(2)上,外导管(1)的另一端向右延伸于外导管(1)外部且该延伸端上固设有针座(4),台阶孔(5)贯穿针...
刘顺碧何思毅罗静丁盛蔣利唐秀英陈雪辛东王舰石国芹
文献传递
杜仲多糖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杜仲多糖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丹参片预处理组、杜仲多糖预处理组。监测各组兔血清心肌酶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水平的变化。结果杜仲多糖预处理组心肌酶、SOD、MDA含量与缺血再灌注组、丹参预处理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杜仲多糖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能够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
邬晓臣欧阳辉张近宝岳琴辛东李运明
关键词:心肌缺血缺血再灌注损伤杜仲多糖
改良左房折叠术在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房纤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改良左房折叠术治疗心房纤颤(房颤)的有效性。方法:210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发房颤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因个人原因未选择瓣膜置换术中行射频消融术,各组患者术前年龄、左房内径(LA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行瓣膜置换(单瓣115例,双瓣95例)的同时随机分为3组:改良组(71例,即瓣膜置换的同时行改良左房折叠术)、常规A组(对照组1,68例)和常规B组(对照组2,71例)行常规左房折叠术,术后测量患者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观察改良左房折叠术治疗房颤的有效性。结果:术前、术后相同心脏超声平面显示改良组术后LAD显著减小,且改良组房颤转复率1月高达31%,明显高于常规A组(12%)和B组(7%)。术后12个月随访发现,改良组房颤转复率为18%,与常规A组(6%)和常规B组(4%)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瓣膜置换术的同时,改良左房折叠术作为附加术式在一定程度上可有助于转复患者房颤心律为窦性心律。
邬晓臣欧阳辉张近宝岳琴辛东李运明
关键词:心房颤动左房重构
二尖瓣置换术同时行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被引量:3
2013年
我们自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对120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心房颤动(AF)的患者,依据术前患者意愿术中是否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现报道如下。
邬晓臣张近宝欧阳辉岳琴丁盛辛东张宇兵
关键词:双极射频消融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心房纤颤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意愿射频消融术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冠状动脉慢血流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的作用被引量:38
2019年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冠状动脉慢血流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7例2013年12月—2017年6月于成都军区总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微血管性心绞痛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银丹心脑通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等治疗冠心病相关药物;银丹心脑通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0.8 g/次,3次/d,连续服用6个月。应用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心绞痛分级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估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严重程度,测定治疗前后冠脉血管微循环阻力指数(IMR),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管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浓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IMR、CCS心绞痛分级、SAQ计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IMR、CCS分级心绞痛降低(P<0.05,P<0.01),SAQ计分升高(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银丹心脑通组治疗后IMR、CCS心绞痛分级、hs-CRP、IL-1β、TAT、ET-1浓度降低(P<0.01),SAQ计分及NO水平升高(P<0.01)。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改善合并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微血管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调节冠脉微循环功能,减轻心绞痛。
王珍辛东彭柯王强李德
关键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冠状动脉微循环冠状动脉慢血流微血管性心绞痛
心脏术后呼吸机相关性事件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对临床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和分析呼吸机相关性事件(ventilator associated event,VA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成年患者。VAE诊断标准参考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提出的定义。分析危险因素和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时按是否发生VAE分为VAE组(n=45)和非VAE组(n=556)。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01例患者,其中45例符合VAE诊断标准,发生率为7.5%。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我们发现慢性支气管炎、左室射血分数(LVEF)<30%、NYHA心功能IV级、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置入、急性肾功能不全、再次插管和机械通气时间是VAE的独立危险因素。一旦心脏术后患者出现VAE,其ICU留治时间、总住院日及病死率将会显著高于非VAE患者。结论 VAE在心脏术后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较多,且与不良临床结局息息相关。要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及早的干预。
刘顺碧汤清辛东丁盛张近宝欧阳辉何思毅
关键词:心脏术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