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香菊

作品数:21 被引量:76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市门头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旋毛虫
  • 5篇基因
  • 5篇病毒
  • 4篇腹泻
  • 3篇源性疾病
  • 3篇食源
  • 3篇食源性
  • 3篇食源性疾病
  • 3篇诺如病毒
  • 3篇抗原
  • 3篇病原菌
  • 2篇电泳
  • 2篇荧光
  • 2篇三苯双脒
  • 2篇胃肠
  • 2篇胃肠炎
  • 2篇小鼠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脉冲场

机构

  • 15篇北京市门头沟...
  • 6篇承德医学院
  • 2篇北京市疾病预...
  • 2篇承德市中心医...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作者

  • 21篇赵香菊
  • 13篇吕秋艳
  • 8篇刘海涛
  • 6篇张博文
  • 5篇陈晓宁
  • 5篇苏健
  • 4篇王丽娜
  • 4篇王志越
  • 3篇李丽娜
  • 3篇李龙建
  • 2篇刘丹
  • 2篇高云
  • 2篇曲梅
  • 2篇王晨旭
  • 1篇刘喜房
  • 1篇杨晓东
  • 1篇刘英
  • 1篇徐艳广
  • 1篇许士奇
  • 1篇赵蕾

传媒

  • 5篇首都公共卫生
  • 4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第六届北京热...

年份

  • 6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3-2017年北京市门头沟区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病原谱情况,为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3-2017年,选择门头沟区就诊人数最多的2家医院,采集未用抗生素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弧菌和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并采用SPSS 20.0软件对病例资料进行χ^2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采集1 672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检出270株致病菌,总体阳性率为16.15%。其中DEC 121株(7.24%),副溶血弧菌65株(3.89%),沙门菌58株(3.47%),志贺菌3株(0.18%)。检出的DEC以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为主,占比30.36%,沙门菌中肠炎沙门菌占比(8.50%)最高。另外,病原菌的检出有明显的季节性,5-8月检出率最高。从患者性别来看,男性和女性患者粪便的病原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5,P>0.05)。结论 DEC在门头沟区腹泻患者粪便中检出率最高,其次是副溶血弧菌和沙门菌,应加强肠道病原菌的监测工作,尤其要密切关注腹泻患者粪便病原谱的变化,以指导感染性腹泻的防控工作。
吕秋艳李龙建刘海涛褚添赵香菊
关键词:腹泻肠道病原菌病原谱
2013-2017年门头沟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
2019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门头沟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病原菌的分类情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北京市门头沟区2013-2017年发生的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7年共处理15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事件,检测205件标本,包括患者粪便标本21份、涂抹标本65份、呕吐物标本8份、剩余食品标本111份,其中患者粪便标本检出率最高为66.67%(14/21)。从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生时间来看,第二季度发生率最高(9起)。致病菌检出率最高的是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以O3:K6为主,大多数菌株携带毒力基因;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清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SEA)和SEE混合型为主;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最低。结论门头沟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病原菌以O3:K6型副溶血性弧菌为主,且大多数菌株携带致病性毒力基因。
吕秋艳褚添刘海涛赵香菊
关键词:毒力基因副溶血性弧菌
比较多重荧光PCR方法与血清凝集方法对沙门菌分型鉴定的效果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通过应用多重荧光PCR试剂盒对沙门菌进行分型,比较与传统血清凝集分型情况的差异,探讨多重荧光PCR试剂盒在沙门菌分型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2021年门头沟区感染性腹泻病例中检出的82株沙门菌进行传统血清鉴定分型及多重荧光PCR分型,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资料统计分析。结果82株沙门菌中用血清凝集方法可以区分81株,分为14个血清型;多重荧光PCR试剂盒成功鉴定74株,分为11个血清型,鉴定表中包含其中的78株沙门菌,符合率为94.87%。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等常见型别沙门菌检出率100%。结论沙门菌血清型分子鉴定用多重荧光PCR试剂盒具有快速、简单、高效的特点,对常见型别沙门菌鉴定符合率高,但罕见血清型的鉴定还是要依靠传统方法进行判定,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可互为补充以精准、快速确定感染来源。
吕秋艳曲梅刘海涛张博文苏健赵香菊
关键词:沙门菌血清分型
2013年—2020年北京市门头沟区细菌性痢疾临床诊断病例病原谱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2013年—2020年北京市门头沟区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临床诊断病例感染病原谱,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2020年门头沟区肠道门诊菌痢临床诊断病例的粪便标本,对志贺菌属、沙门菌属、弯曲菌属、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共6种常见致病菌进行分离培养、血清分型、分子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139份粪便标本检出志贺菌3株,其他细菌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弯曲菌36.36%(12/33)、致泻性大肠埃希菌29.73%(11/37)、沙门菌27.03%(10/37)及副溶血性弧菌2.7%(1/37),未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弯曲菌属中空肠弯曲菌检出率高于结肠弯曲菌。沙门菌包括肠炎、都柏林、乙型副伤寒等共5种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为主。结论2013年—2020年北京市门头沟区菌痢临床诊断病例志贺菌检出率低,感染病原体呈多样性。
赵香菊刘海涛张博文吕秋艳苏健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志贺菌脉冲场凝胶电泳
旋毛虫肌幼虫亲肌肉抗原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学特性的研究
旋毛虫病是一种由旋毛虫感染引起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可以感染人和多种哺乳动物。人类主要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幼虫囊包的猪肉而感染。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野生动物和马肉成为人旋毛虫病的新感染源。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该病爆发...
赵香菊
关键词:旋毛虫病免疫学特性原核表达
文献传递
四种核酸提取试剂盒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比较四种核酸提取试剂盒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中的性能差异,为实验室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选择核酸提取试剂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发热门诊收集24例需要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咽拭子,用四种核酸提取试剂盒平行提取核酸后,比较浓度、纯度、提取效率、重复性和RP基因扩增CT值等参数。结果四种试剂盒中A试剂盒提取浓度效果最好(A>B>D>C,F=1 141.0,P<0.001)、提取效率最高(A>D>C>B,F=891.0,P<0.001)。B试剂盒的纯度效果最好(2.075±0.291,F=237.3,P<0.001)。操作复杂程度上,试剂盒C、D要优于A、B。另外A试剂盒的核酸提取浓度和纯度的重复性最好,RP基因扩增CT值也最低。结论四种试剂盒中除B试剂盒外,其余三种试剂盒在性能上各有优势,各实验室可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提取试剂盒。
何川赵香菊康赛屈朋欢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2020年北京市门头沟区急性胃肠炎病例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2020年北京市门头沟区急性胃肠炎病例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20年门头沟区急性胃肠炎散发监测病例、聚集性疫情样本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系统收集和回顾性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样本进行检测,GⅡ组阳性样本使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扩增,阳性扩增产物进行聚合酶区和衣壳区片段测序,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共收集126件样本,诺如病毒检出率为34.13%(43/126),其中GⅠ组检出率为1.59%(2/126),GⅡ组检出率为32.54%(41/126)。聚合酶区和衣壳区测得基因型包括:GⅡ.2[P16]、GⅡ.6[P7]、GⅡ.4[P16]和GⅡ.3[P12]。引起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的诺如病毒基因型为GⅡ.2[P16]、GⅡ.6[P7]和GⅡ.3[P12]。2015-2020年散发监测病例中诺如病毒的检出率呈每2~3年出现一个高峰的现象,不同年份间诺如病毒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65,P=0.038),且每年检出的诺如病毒均以GⅡ型为主。结论2015-2020年门头沟区散发监测病例诺如病毒的检出率呈每2~3年出现一个高峰的现象,且每年检出的诺如病毒均以GⅡ型为主。2020年诺如病毒GⅡ型流行基因型呈多样性。
赵香菊吕秋艳张博文苏健
关键词:诺如病毒系统进化树基因型
三苯双脒治疗小鼠不同虫株旋毛虫囊包幼虫感染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三苯双脒对小鼠感染不同虫株旋毛虫囊包幼虫的作用效果。方法对河南株、云南株、黑龙江株旋毛虫囊包幼虫感染鼠采用3种剂量的三苯双脒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各治疗组小鼠均无不良反应,治疗组平均检虫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河南株旋毛虫感染组3种剂量治疗后的减虫率分别为87.5%、75.4%和57.8%。云南株旋毛虫感染组减虫率分别为99.1%、92.4%和74.5%。黑龙江株旋毛虫感染组减虫率分别为61.6%、53.3%和50.5%。结论三苯双脒对小鼠感染河南株、云南株、黑龙江株旋毛虫囊包幼虫均有一定的疗效,尤其对云南株旋毛虫囊包幼虫感染的疗效更显著,且随药量的增加减虫率增大。
高云王丽娜吴雪艳刘丹李丽娜赵香菊陈晓宁
关键词:三苯双脒旋毛虫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病毒性腹泻监测结果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门头沟区肠道门诊腹泻患者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状况和临床特征。方法采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市门头沟区哨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以及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资料。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市门头沟区肠道门诊腹泻患者轮状病毒检出率为7.46%(22/295),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5.93%(47/295)。2015年轮状病毒检出率(3.28%)低于2016年(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诺如病毒检出率(22.95%)高于2016年(1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轮状病毒检出率(4.14%)低于女性(1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阳性与阴性患者在腹泻频率2~5次和≥1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诺如病毒阳性的腹泻患者恶心和呕吐症状的发生率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如病毒是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主要病原体,其次是轮状病毒,女性更容易感染轮状病毒,并且轮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有更高的腹泻频率,诺如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是恶心和呕吐。
赵香菊王志越褚添吕秋艳刘英
关键词:腹泻轮状病毒诺如病毒
旋毛虫成虫cDNA文库的建立及PCNA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建立旋毛虫成虫cDNA文库,对旋毛虫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分析。方法收集纯净的旋毛虫成虫,提取RNA,构建cDNA文库。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PCNA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用PCR方法从旋毛虫成虫基因库筛选PCNA基因;将PCR产物与pUM-T载体连接,转化到感受态细胞DH5α,进行测序和同源性比较。结果成功构建旋毛虫成虫cDNA文库,克隆PCNA基因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PCNA基因同源性为94%。结论成功构建了旋毛虫成虫cDNA文库;成功克隆了PCNA基因。
李丽娜赵蕾许士奇王丽娜赵香菊陈晓宁
关键词:旋毛虫CDNA文库增殖细胞核抗原基因克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