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松耀

作品数:22 被引量:100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脑梗
  • 9篇脑梗死
  • 9篇梗死
  • 5篇缺血
  • 5篇卒中
  • 4篇血性
  • 3篇缺血性脑卒中
  • 3篇脑卒中
  • 3篇急性
  • 2篇动脉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脑梗死
  • 2篇尤瑞克林
  • 2篇预后
  • 2篇认知功能障碍
  • 2篇溶栓
  • 2篇卒中后
  • 2篇急性脑梗死
  • 1篇单发

机构

  • 9篇郑州市中心医...
  • 7篇郑州大学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郑州市第一人...

作者

  • 20篇赵松耀
  • 5篇王润青
  • 4篇刘威
  • 4篇窦海玲
  • 4篇赵杰
  • 3篇刘喜灿
  • 3篇汪桂青
  • 3篇秦晓明
  • 3篇李世泽
  • 3篇赵美英
  • 2篇张晓曼
  • 2篇王妮妮
  • 2篇尹刘杰
  • 2篇刘鸣
  • 2篇孟宏音
  • 1篇陈洁
  • 1篇唐宇凤
  • 1篇贾建民
  • 1篇赖晓晖
  • 1篇张彧青

传媒

  • 8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国CT和M...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入选本院符合标准的患者76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NDS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赵松耀
关键词:脑梗死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脑灰质异位症伴癫痫两例报告并文献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析脑灰质异位症伴癫痫的临床特点、脑电图、遗传学机制,提供诊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脑灰质异位症伴癫痫患者的临床、MRI、24h视频脑电图资料,并检索相关文献。[结果]一例患者合并脑裂畸形、透明隔缺如、脑积水、小脑萎缩,十分罕见。2例均采用药物治疗,并跟踪随访,必要时手术治疗。[结论]对于青春型或成人难治性癫痫患者宜早期行MRI检查避免误诊。由于本病目前治疗效果欠佳,有待进一步研究。
赵松耀周东范秉林文雯唐宇凤刘凌
关键词:脑灰质异位症癫痫
多发性脑梗死与单发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对比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比较多发性脑梗死(MCI)与单发性脑梗死(SCI)的危险因素,以利于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防治。方法前瞻性连续登记神经内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为MCI和SCI组,对可能影响多发性脑梗死发病的24项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可能的危险因素在MCI与SCI组间有无差异,然后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心瓣膜病、吸烟、脑梗死史、入院首次收缩压等危险因素在MCI与SCI组间有显著差异,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14,95%CI(1.003,1.026)]、高血压[OR=1.566,95%CI(1.185,2.068)]、吸烟[OR=1.473,95%CI(1.052,2.061)]、脑梗死史[OR=1.948,95%CI(1.326,2.864)]为M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SCI相比,年龄、高血压、吸烟、脑梗死史为MCI的独立危险因素。
赵松耀刘鸣刘志勤
关键词:多发性脑梗死
多模MRI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探究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RI)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发病时间为4.5h-9h的210例AIS患者临床资料。经多模式MRI中弥散加权成像(D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不匹配筛选超急性期AIS患者,并根据其是否接受溶栓治疗分为溶栓治疗组(观察组)及非溶栓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及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7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预后情况[治疗90d后BI、改良Rankin评分(mRS)]差异。结果210例AIS患者中102例(48.57%)DWI/FLAIR不匹配,判定为超急性期AIS,其中接受溶栓治疗的有64例(62.75%,即观察组),38例(37.25%,即对照组)不愿接受溶栓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d后NIHSS评分、治疗30d后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7d及治疗90d后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MRI能辅助评估超急性期AIS患者,筛选出溶栓治疗适应病例,有助于提高AIS患者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尹刘杰赵松耀王洪科李佳佳李润涛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DWIFLAIR溶栓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早期抗凝剂应用时间窗研究
王润青杨阳刘威贾建民王起张彧青冯磊刘喜灿李江涛赵美英赵松耀赵杰王妮妮
本计划来源于郑州市2008年度科技攻关计划:郑州市科技局下达郑州市2008年度科技发展计划的通知(郑州市卫生局文件郑卫科教(2008)9号,项目编号13-22)。脑血管闭塞是引起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再通的速度、程度和再...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抗凝剂时间窗
溶酶体自噬途径降解α-synuclein蛋白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α-synuclein蛋白细胞内溶酶体途径降解机制。方法用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分化PC12细胞作为研究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载体,应用鱼藤酮处理PC12细胞建立α-synuclein蛋白细胞模型。使用溶酶体途径降解抑制剂E64处理神经元样分化的PC12细胞,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方法观察PC12细胞内硫黄素S、α-synuclein蛋白阳性聚集包涵体形成情况,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用E64处理鱼藤酮预处理过的PC12细胞后α-synuclein蛋白聚集且较多包涵体形成(15.36±0.8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酶体自噬途径可能在α-synuclein蛋白降解、聚集和多巴胺神经元死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润青赵杰张晓曼刘威赵松耀秦晓明赵美英孟宏音
关键词:溶酶体帕金森病自噬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之间进行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ESS和M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变化和不良反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急性脑梗死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无降压作用。
赵松耀李世泽
关键词:依达拉奉自由基清除剂脑梗死高血压
罕见神经型白塞病治疗2例并文献复习
2007年
目的检索有关神经白塞病治疗的文献,提供治疗方案。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结果共检索到符合要求的系统评价1篇,前瞻性队列研究1篇,系列病例分析和病例报道81篇。结论通过证据的检索和评价,对两例罕见神经白塞病患者给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获得了较好效果,还需要更多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价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赵松耀赖晓晖
关键词:神经白塞病
MELAS综合征的临床 病理及影像学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MELAS综合征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情况,以提高MELAS综合征在临床中的诊断率。方法对临床上确诊的10例MELA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病理、影像进行总结分析,分析其可能发病机制,提高临床认识及指导治疗。结果 MELAS综合征是线粒体脑肌病的一个常见类型,临床范围广泛,首发症状多样化;病理上患者多半具有典型的破碎红边纤维,抗线粒体抗体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影像学上可见皮质下长T1长T2信号影。结论 MELAS综合征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包括肌无力,卒中样发作,偏头痛、乳酸酸中毒等,每个症状可能的发病机制存在一定差别,治疗上可能不同。
窦海玲李世泽吕海东赵松耀
关键词:MELAS综合征抗线粒体抗体
老年非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血糖升高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313例老年患者,并对这些患者进行为期2a随访,失访12例,余患者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并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血糖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患者血糖水平直接影响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重视干预血糖水平可能对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汪桂青赵松耀秦晓明
关键词:血糖认知功能障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