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嫦莹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卒中
  • 2篇卒中后
  • 2篇疗效
  • 2篇脑卒中
  • 2篇脑卒中后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组学
  • 1篇多奈哌齐
  • 1篇多囊
  • 1篇多囊卵巢
  • 1篇多囊卵巢综合
  • 1篇多囊卵巢综合...
  • 1篇眩晕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多奈哌齐
  • 1篇照射
  • 1篇针药
  • 1篇针药结合

机构

  • 4篇广东省工伤康...
  • 1篇茂名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赵嫦莹
  • 2篇张意辉
  • 2篇黄辉霞
  • 2篇王连伟
  • 1篇王清富
  • 1篇黄春荣

传媒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局部封闭注射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侧肩关节疼痛的临床效果
2023年
目的观察局部封闭注射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侧肩关节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侧肩关节疼痛患者6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局部封闭注射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PROM)、上肢功能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thel指数(MBI)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4.320,P=0.038);治疗4周后,2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ROM较治疗前增大,上肢FMA评分、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6.67%,P>0.05)。结论局部封闭注射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侧肩关节疼痛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患者部分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可靠。
张丹丹赵嫦莹杨访张意辉左彬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肩关节疼痛局部封闭注射塞来昔布胶囊上肢功能
基于代谢组学探讨针药结合治疗PCOS效应机制
2015年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妇女常见的引起生殖障碍的内分泌疾病,病理生理包括神经内分泌及代谢系统和卵巢的局部调控因素等。药物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存在副作用,针灸则可通过调整内源性调节系统治疗PCOS。代谢组学的研究目的是定性和定量分析器官及生物样品中特定状态下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及外源性复合物对人体所有代谢产物的影响。本文将尝试从代谢组学探讨针药结合治疗PCOS效应机制的可行性。
赵嫦莹黄春荣黄辉霞游远坤王连伟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针药结合代谢组学
盐酸多奈哌齐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盐酸多奈哌齐与经颅磁刺激联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诊治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35例,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7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为期8周。对比两组脑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脑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流最大峰值流速(V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ddenbrooke改良认知评估量表(ACE-R)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躯体功能量表(PSMS)、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AD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中予以盐酸多奈哌齐与经颅磁刺激联合治疗,能够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安全可靠。
张丹丹赵嫦莹杨访张意辉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盐酸多奈哌齐脑血流动力学
手法联合超激光照射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通过对单纯手法与手法配合超激光治疗颈性眩晕病的疗效比较,探讨提高颈性眩晕病疗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将23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手法治疗组和手法加超激光综合治疗组,每组各115人,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综合组治愈率71.30%,显效率16.52%,好转率7.83%,有效率95.66%;手法组治愈率53.91%,显效率15.65%,好转率13.91%有效率83.48%。经统计学分析,综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手法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颈性眩晕病的临床治疗,合理的综合疗法比单一疗法的疗效好。
赵嫦莹黄辉霞王连伟王清富
关键词:手法超激光颈性眩晕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