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饮用
  • 2篇饮用水
  • 2篇农村
  • 2篇卫生状况
  • 2篇监测分析
  • 1篇碘缺乏
  • 1篇碘缺乏病
  • 1篇碘盐
  • 1篇疑似
  • 1篇疑似预防接种...
  • 1篇乙型
  • 1篇乙型流感
  • 1篇乙型流行性感...
  • 1篇疫情
  • 1篇营养
  • 1篇营养调查
  • 1篇预防接种
  • 1篇预防接种异常...
  • 1篇人体肠道
  • 1篇人体肠道寄生...

机构

  • 6篇高州市疾病预...
  • 2篇茂名市茂南区...

作者

  • 6篇赵夏宜
  • 4篇刘荼
  • 3篇蒙铨
  • 2篇蔡永荣
  • 2篇林坤立
  • 1篇魏挺
  • 1篇何泳滨
  • 1篇吴正彪
  • 1篇李春梅
  • 1篇陈少冰

传媒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疾病预防控制...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2
  • 2篇2006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州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调查及分析
2006年
目的了解高州市城乡居民饮用水水质卫生现状,为农村水改工程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4~6月我中心监测股到现场抽检的生活饮用水,依据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附件7及表1,对居民饮用水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共抽检水样259份,集中式供水合格率为92.3%,而井水的合格率为5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集中式供水水质明显优于井水。结论高州市城乡居民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水源选择、卫生防护及本地区地质结构是造成本地区饮用水水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蒙铨赵夏宜刘荼
关键词:饮用水卫生状况
高州市碘缺乏病防治效果分析
2006年
目的了解加碘食盐对防治碘缺乏病效果的影响,以及人群中碘营养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高州市碘缺乏病监测点1984年以前未采取防治措施与1988年(采取防治措施3年后)以及1999年广东省碘缺乏病抽样监测结果到2005年碘缺乏病监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调查内容为学生甲状腺肿检查和尿碘测定以及居民户盐碘含量,学生甲状腺肿用触诊法和B超法检测,尿碘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居民户盐碘含量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结果居民户1985年以后食用加碘盐(碘盐检出率为99.6%),1999年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5%;2005年合格碘盐食用率为61.1%。儿童尿碘从防治前的48.6ug/L肌酐上升到防治后的226.4ug/L肌酐(1988)和372.7ug/(L1999),245.0ug/(L2005);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从1984年的20.4%下降到2005年的7.5%。结论高州市消除碘缺乏病基本完全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病最有效和最简便的防治措施。
蒙铨赵夏宜刘荼
关键词:碘盐营养调查
2003年高州市农村居民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了解高州市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为制定寄生虫防治最佳方案提供依据。[方法]2003 年6 月采取整体随机抽样方法,在高州市抽取部分人群,采用改良加藤氏法检查常见肠道寄生虫虫卵;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儿童蛲虫卵。[结果]检查新鲜粪便1 532份,肠道寄生虫感染652 份,感染率为42 56%。感染率男性低于女性;蛔虫、钩虫、鞭虫、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20 10%、24 15%、3 66%、0 26%,儿童蛲虫感染率为41 34%。[结论]高州市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与1984年相比有所下降。
刘荼赵夏宜蒙铨
关键词:肠道寄生虫寄生虫感染流行病卫生工作
高州市某农村小学乙型流感聚集性疫情调查分析
2012年
目的分析2012年高州市某农村小学聚集性乙型流行性感冒疫情发生的原因及传染来源,为防治流行性感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流行性感冒的个案调查表、实验室检测结果、现场卫生学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本次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始于2012年2月18日,首发病例的传染来源不明,最后1例病例发病时间为2月21日,暴露人口263人,发病9例,罹患率为3.4%,无死亡病例。发病年龄分布在13~14岁年龄组,无性别差异,由于首发病例为住宿生,住宿生发病率远高于走读生。采集9例病例血清标本,6例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论这是一起乙型流行性感冒的聚集性疫情,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传播;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是控制流行性感冒疫情最为关键的措施。
蔡永荣林坤立魏挺吴正彪赵夏宜
关键词:乙型流行性感冒聚集性
高州市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分析2011年高州市AEFI监测系统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评价预防性生物制品的安全性,探寻目前AEFI监测的高效性。方法对《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监测报告信息进行评估和整理,并作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年报告接种23类预防性生物制品692 640剂次,其中发现9种制品9例AEFI,AEFI发生率为1.299/10万。各类疫苗的AEF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EFI多于24 h内发生在≤1岁婴儿中,发生类型以不良反应为主,其次为偶合症。临床表现常见发热、皮疹。结论选用免疫效果好且安全性高的疫苗,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加强接种对象及监护人的宣传教育,可减少AEFI的发生。应完善城乡二级网络,提高AEFI报告的灵敏度,做到及时发现报告并控制。
蔡永荣林坤立何泳滨陈少冰赵夏宜李春梅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2019—2021年高州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为全面了解广东省高州市农村饮用水现状,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方法对2019—2021年高州市涉农23个乡(镇)的农村饮用水按照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开展采样并检测,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开展饮用水水质评价。结果共采集农村饮用水590份,合格468份、合格率79.4%,不同年度农村饮用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97,P=0.274);合格率集中供水(86.6%)高于分散供水(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56,P<0.001);合格率秋季最高(80.1%)、冬季最低(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52,P<0.001);合格率出厂水(79.8%)和末梢水(7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4,P>0.05);饮用水合格率随人口密度增加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13,P<0.001)。主要超标指标为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锰金属和氟化物。结论高州市农村饮用水整体水质良好,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有所偏低,存在锰金属和水氟超标问题;应加强农村饮用水细菌与病毒消杀工作,加大监管力度,打击农村污水乱排乱放问题,同时对锰金属和氟超标问题开展长期整治工作。
黄益茂刘荼赵夏宜黄文千
关键词:饮用水合格率农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