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日辉
-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英德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环节质量控制管理在住院留置导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环节质量控制管理对住院留置导尿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0月住院治疗的留置导尿管患者3823例作为观察组,患者接受环节质量控制管理干预;另选2016年1~10月住院治疗的留置导尿管患者3524例作为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留置导尿感染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成本、住院天数、留置时间及护理环节质量合格率。结果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尿液性状评估、拔管评估、手卫生执行、集尿袋位置、导尿引流系统密闭性、会阴部卫生、排放尿液操作、集尿容器处置的合格率分别为90.01%、95.55%、86.66%、91.11%、89.93%、91.26%、91.16%、87.78%,均高于对照组的82.24%、83.34%、79.88%、79.77%、80.08%、79.71%、77.72%、80.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本(1.82±0.28)万元、住院天数(11.79±2.41)d、留置时间(5.29±0.57)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96±0.54)万元、(12.01±1.76)d、(6.30±1.0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节质量控制管理能有效促进住院留置导尿患者的健康安全,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提高患者康复质量。
- 梁红丽许素芃练金凤张筱诗张冬玲刘纯坚赖日辉
- 关键词:护理质量合格率
- 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白蛋白用于筛查糖调节受损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评估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清白蛋白(GA)在筛查糖调节受损(IG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该院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的20岁以上成年人869例作为研究对象,男633名,女236名,平均42.95±12.3岁,受检者空腹10 h测定空腹血糖及糖化血清白蛋白。FPG≥6.1且〈7.0 mmol/l或GA〉18.5%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进行确诊。结果按照1999年WHO的DM诊断标准,该研究人群DM、IGR和正常糖调节者(NGR)分别为35例、19例、815例。通过绘制ROC曲线,FPG与诊断为IGR相关的临界点为6.31 mmol/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2%和99.3%,曲线下面积0.294(95%CI0.087~0.501),阳性似然比96.3,阴性似然比0.32;GA与诊断为IGR相关的临界点为11.9%,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1%和38.9%,曲线下面积为0.737(95%CI0.469~1.0),阳性似然比1.196,阴性似然比0.692。当筛查IGR时,AUC的结果为GA=11.9(0.737)〉FPG=6.31(0.294),提示GA的筛查准确度较高。联合试验可以提高筛查效率,系列试验即FPG≥6.31且GA大于11.9%同时符合为阳性,得出灵敏度为94.1%,比单纯采用FPG≥6.31 mmol/L筛查糖调节受损提高筛查效率38%,而特异度无明显差异。结论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清白蛋白筛查糖调节受损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6.31 mmol/L〈FPG〈7.0 mmol/L且GA〉11.9%时应进一步行OGTT了解2h PG,以明确有无IGR。
- 刘锐谭秋娴赖日辉徐祥浓缪碧丽严金柱潘光标张锦兰林卡佳
- 关键词:空腹血糖糖化血清白蛋白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调节受损
- 动态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变化以及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7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近年来,慢性阻塞性疾病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1]。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就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及同期的60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象,分析动态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及血清分析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 赖日辉杨彩眉赖连娣
- 关键词:急性加重期D-二聚体C反应蛋白动态监测血气分析慢性阻塞性疾病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与颈动脉内膜厚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与IMT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住院的T2DM患者45例将其作为T2DM组,收集与T2DM组患者相同时间段来我院住院治疗的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将其作为DMCI组,测定两组患者颈动脉IMT,将DMCI组分为IMT增厚组29例、IMT正常组21例,比较各组资料并对IMT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①DMCI组SBP、DBP、LDL-C、TC、TG、HbA1C、IMT、MAGE均显著高于T2DM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IMT增厚组SBP、LDL-C、IMT、MAGE均显著高于IMT正常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MAGE、LDL-C、SBP为IMT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对高血糖患者高效平稳降糖降低血糖波动幅度能使动脉硬化风险降低,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 赖日辉罗志宏黄振谭秋娴陈小玲陆七娣谭燕玲廖咪妮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脑梗死血糖波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 丹参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丹参川芎嗪在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对照组的患者进行降糖、降压和扩冠的治疗,而在观察组中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丹参川芎嗪静滴。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的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各项指标上,观察组的数据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丹参川芎嗪来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的广泛运用。
- 赖日辉黄志尧
-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糖尿病冠心病
- 内镜下不同方法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
- 2015年
- 选取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消化科收治的12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注射组、钛夹组、微波组和喷洒组各30例。采用电子胃镜进行检查与临床治疗,注射组患者在出血处注射肾上腺素进行止血,钛夹组患者则用金属钛夹进行止血,微波组患者采用微波反复熨烙的方式止血,喷洒组在出血处喷洒去甲肾上腺素止血,观察即时止血效果与1w后的出血情况。结果钛夹组的即时止血效果和治疗有效率都比其他三组要好,差异性显著(P〈0.05),注射组的临床疗效也相对较好,微波组和喷洒组则是效果欠佳。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上,内镜下钛夹止血与注射止血效果良好,是值得推广的止血方法。
- 赖日辉刘锐
- 关键词: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 高龄老年人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来本院治疗的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观察组80例为老年患者,对照组80例为非老年患者,对于出血症状,均给予抑酸、止血、补液等治疗,止血采用喷洒去甲肾上腺素和凝血酶粉,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病情及出血原因。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75%,对照组优良率为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以单纯黑便和低血压休克为主、呕血黑便为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血原因以癌症为主,对照组以急性胃黏膜病变和贲门黏膜撕裂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出现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情一般较重,治疗后疗效不佳,需临床医生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应手段进行治疗。
- 李睿蓝永贞赖日辉张翠禄
-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
- 高龄与非高龄老年人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及疗效比较
- 2015年
- 目的探究高龄与非高龄老年人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出血原因及疗效。方法选取168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高龄组(84例,高龄老年患者)和非高龄组(84例,非高龄老年患者)。对两组患者出血的临床特征、出血原因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高龄组患者出血原因中癌症所占比例低于高龄组(P<0.01),急性胃粘膜病变所占比例高于高龄组(P<0.05)。168例患者均有黑便;非高龄组患者呕血发生率及低血压、休克发生率均低于高龄组(P<0.01或P<0.05)。非高龄组治疗有效率为94.05%,高于高龄组的75.00%(P<0.01)。结论高龄较非高龄老年人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严重,临床治疗效果较差。
- 赖日辉赖连娣黄振
- 关键词:高龄老年人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黑便
- 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方法:从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实验组,另外抽取同期非糖尿病消化性溃疡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消化性溃疡的发生部位以及溃疡的直径,对消化道症状及不良反应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胃溃疡以及复合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溃疡直径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方面,实验组多出现腹胀及食欲减退等症状,对照组易出现腹痛反酸及嗳气等情况。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溃疡率较高,应对糖尿病患者合并消化性溃疡引起重视,进行有效的胃镜检查,及早诊断出患者的溃疡情况并针对性的治疗。
- 赖日辉刘锐
- 关键词: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糖尿病并发症
- 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清白蛋白在2型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评估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清白蛋白(GA)在筛查糖尿病(D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健康体检者869例,测定空腹血糖及糖化血清白蛋白。FBG≥6.1且〈7.0 mmol/L或GA〉18.5%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进行确诊。结果:FBG与诊断为DM相关的截断点为6.2 mmol/L,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96.0%,曲线下面积(AUC)0.988(95%CI 0.980-0.996),阳性似然比24.55,阴性似然比0.03;GA与诊断为DM相关的截断点为14.5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8%和90.2%,曲线下面积为0.923(95%CI 0.870-0.975),阳性似然比8.43,阴性似然比0.19。当筛查DM时,AUC的结果为FBG=6.2(0.988)〉GA=14.55(0.923),提示FBG的筛查准确度较高。FBG≥6.2且GA大于14.55%同时符合为阳性,得出灵敏度为96.7%,比单纯采用FBG≥7.0 mmol/L筛查糖尿病提高筛查效率35.4%,而特异度无明显差异。结论: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清白蛋白筛查糖尿病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
- 刘锐谭秋娴赖日辉徐祥浓缪碧丽严金柱潘光标张锦兰林卡佳
- 关键词:空腹血糖糖化血清白蛋白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型糖尿病ROC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