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纯亮
- 作品数:23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唐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蒲公英甾醇通过NOD1/NF-κB通路对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小鼠改善作用研究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蒲公英甾醇对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HAG)小鼠改善和炎症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8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7只和造模组63只,正常组小鼠给予正常饮食+常规环境+同步饲养,造模组小鼠给予肥甘饮食+湿热环境+Hp菌液,制备HAG小鼠模型。将48只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蒲公英甾醇组、iE-DAP组和蒲公英甾醇+iE-DAP组,每组12只。蒲公英甾醇组小鼠灌胃蒲公英甾醇,5mg/kg,1次/d,连续灌胃4周;iE-DAP组小鼠腹腔注射iE-DAP,100μg/只,1次/周,连续注射4周;蒲公英甾醇+iE-DAP组小鼠灌胃蒲公英甾醇,5 mg/kg,1次/d,腹腔注射iE-DAP,100μg/只,1次/周,连续给药4周。实验过程中观察小鼠一般情况;ELISA检测小鼠血清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和干扰素β(IFN-β)水平;快速尿素酶实验检测Hp定植;HE染色镜检小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qRT-PCR检测小鼠胃组织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1(NOD1)mRNA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RIP2)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胃黏膜组织p65、p-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小鼠胃黏膜组织结构完整、排列整齐、无炎症细胞浸润及充血肿胀;模型组小鼠出现脾胃湿热证症状,胃黏膜充血肿胀、结构破坏、排列无序、固有层有炎症细胞浸润;蒲公英甾醇组小鼠症状较模型组好转,胃黏膜病理损伤减轻;iE-DAP组小鼠脾胃湿热症状、胃黏膜组织病理损伤较模型组加重,蒲公英甾醇+iE-DAP组小鼠组脾胃湿热症状、胃黏膜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蒲公英甾醇组小鼠血清IP-10和IFN-β水平,NOD1 mRNA和RIP2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p-p65蛋白表达降低,且HP定植减少(P<0.05),iE-DAP组小鼠血清IP-10和IFN-β水平,NOD1 mRNA和RIP2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p-p65蛋白表达升高,且Hp定植增加(P<0.05);与蒲公英甾醇组比较,蒲公英甾醇+iE-DAP组小鼠血清IP-10和IFN-β水平,NOD1 mRNA和RIP2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p
- 李翰嵩贾纯亮梁磊张磊王剑刘远廷
- 关键词: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小鼠
- 快速康复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炎症反应及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炎症反应及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4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均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给予快速康复措施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的炎性反应指标变化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CRP及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d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增高,对照组患者增幅更加显著,组间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下床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在腹腔镜根治术后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措施,显著降低患者炎性反应指标水平,术后下床早,排气早,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 马国明刘远廷李景武赵辉梁磊贾纯亮
- 关键词:快速康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炎症反应
- 血清CEA、CA-199和CA-153联合检测在进展期胃癌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4年
- 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1]。有研究[2]认为,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lA-199)、癌抗原153(CA-153)联合检测,并进行改良FOLF0x6新辅助化疗,有助于病情延缓,临床效果确切。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对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上述指标检测,并行改良FOLFOX6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韩龙才闫金银韩娜贾纯亮张磊刘远廷李景武赵辉
-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肿瘤标志物新辅助化疗
- Neuropilin-1、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NRP-1、VEGF的表达情况以及MVD值,分析NRP-1和VEGF与胃癌的肿瘤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RT-PCR法检测76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NRP-1...
- 张鹏东徐卫国贾纯亮赵建红
- 关键词:胃癌NRP-1VEGFMVD肿瘤血管生成
- 文献传递
- 甲状腺高功能腺瘤伴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被引量:2
- 2009年
- 患者男,40岁,因阵发性四肢乏力,伴恶心、呕吐、大汗淋漓6天,于2007年9月4日入住我院心血管内科。查体:Bp100/70mmHg,神志清,言语流利。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病理征阴性。甲状腺有叶可触及大小约2cm×2cm肿物,质中、边界清、随吞咽上下活动,无血管杂音。白发病以来无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体重无明显变化。
- 贾纯亮徐卫国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甲亢
- 参芪扶正注射液在进展期胃癌化疗过程中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在进展期胃癌化疗过程中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选取68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改良FOLFOX6新辅助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分析疗效治疗效果。结果:观察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8+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有效提高胃癌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韩龙才韩娜刘远廷李景武赵辉闫金银贾纯亮张磊
- 关键词:参芪扶正注射液胃癌化疗免疫功能
- 改良FOLFOX6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临床研究
- 韩龙才闫金银韩娜刘远廷赵辉李景武贾纯亮张磊
-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致死率居各类肿瘤的第2位。外科手术切除依然是唯一可能根治性治疗胃癌的手段。但外科手术往往很难达到生物学意义上的根治。新辅助化疗(NAC)因其可有效降低胃癌临床分期和提高RO切除率受到外科医...
- 关键词:
- 关键词:胃癌辅助化疗
- NOD1基因在Hp感染小鼠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的作用
- 2022年
-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1(NOD1)基因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小鼠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将8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分别给予磷酸盐缓冲液(PBS)和Hp灌胃,间隔48 h灌胃1次,共5次;末次灌胃后24 h,快速尿素酶试验鉴定是否感染成功,不同时间点处死小鼠,无菌获取胃组织、脾脏组织及血液,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鉴定感染小鼠胃组织炎症程度的变化;PCR检测小鼠胃组织中NOD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RIP2)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干扰素β(IFN-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胃组织细胞核中核因子κB(NF-κB)p65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技术分析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结果感染组小鼠均Hp感染阳性。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小鼠胃组织腺体结构破坏、减少、萎缩,肌层间质出现炎性细胞;胃组织中NOD1、RIP2 mRNA表达水平,细胞核中NF-κB p65表达水平在Hp感染48、72、120 h后明显升高(P<0.05),NOD1 mRNA表达水平在Hp感染48 h后达到峰值,RIP2 mRNA表达水平在Hp感染120 h后达到峰值,细胞核中NF-κB p65表达水平在Hp感染72 h后达到峰值;血清IP-10、IFN-β水平在感染8、12、16周后明显升高(P<0.05),Hp感染16周后达到峰值;小鼠脾脏组织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在感染12、16周后明显降低(P<0.05),Hp感染12周后最低,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在感染8、12、16周后明显升高(P<0.05),Hp感染12周后达到峰值。结论Hp感染可以诱导小鼠产生炎性反应,降低其免疫功能,可能与NOD1和NF-κB激活有关。
- 王剑贾纯亮梁磊张磊李翰嵩刘远廷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炎性反应免疫功能小鼠
- 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安全性、肿瘤根治性以及术后早期疗效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的安全性、肿瘤根治性以及术后早期疗效。方法将72例胃癌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胃癌切除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比较2组早期疗效、肿瘤根治性及手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或<0.01);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近切缘长度和远切缘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4/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78%(10/36)(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近期疗效好,安全性高,且手术创伤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贾纯亮张磊刘远廷
- 关键词:胃肿瘤腹腔镜疗效比较研究
- 基于NF-κB信号通路Hp感染对胃癌小鼠炎症因子释放的促进作用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小鼠致胃癌模型中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情况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灌胃Hp菌液感染小鼠,并设对照组,分别于感染后18、36、54、72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γ-干扰素(IFN-γ)、IL-10水平等;尿素酶试验及Giemsa染色观察Hp定植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胃黏膜病理学变化,并进行炎症评分;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胃黏膜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1(NOD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RIP2)、NF-κB p65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胃黏膜NOD1、RIP2、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各时间点Hp检测均为阳性,血清IL-18水平、IFN-γ水平,炎症评分,以及NOD1、RIP2 mRNA及蛋白、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时间延长而升高,IL-10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κB在Hp感染小鼠致胃癌模型中活化,并可促进炎症因子分泌,损伤胃黏膜。
- 贾纯亮梁磊张磊李翰嵩王剑刘远廷
- 关键词:胃肿瘤幽门螺旋杆菌核因子ΚB炎症因子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