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沛
- 作品数:53 被引量:195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普罗布考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联合奥美沙坦酯对糖尿病肾病Ⅲ期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沙坦酯组(A组)26例、普罗布考组(B组)26例及普罗布考联合奥美沙坦酯组(C组)26例。A组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沙坦酯片20mg/次,每日1次,B组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500mg/次,每日2次,C组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沙坦酯片20mg/次,每日1次,普罗布考500mg/次,每日2次。疗程12周,检测3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24h尿蛋白定量(24hUAlb)、肾功能(BUN、SCr、cys-C)、血脂(TC、TG、LDL、HDL)、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肝功能(ALT、AST),监测血压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①3组患者治疗前各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12周后组内比较,A组与治疗前比较,UAER、24hUAlb、hs-CRP、ox-LDL、SBP、DBP水平下降(P<0.05或P<0.01);B组与治疗前比较,UAER、24hUAlb、hs-CRP、ox-LDL、TC、TG、LDL水平明显下降(P<0.01),HDL升高(P<0.05);C组与治疗前比较,UAER、24hUAlb、hs-CRP、ox-LDL、TC、TG、LDL、SBP、DBP水平下降(P<0.05或P<0.01),HDL升高(P<0.05)。③治疗12周后组间比较,A、B组比较,UAER、24hU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SBP、DBP较B组下降(P<0.05),B组与A组比较,TC、TG、LDL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HDL升高(P<0.05),hs-CRP、ox-LDL下降更明显(P<0.05);C组与A、B两组比较,UAER、24hUAlb、hs-CRP、ox-LDL显著下降(P<0.01)。结论:奥美沙坦酯及普罗布考均能有效降低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UAER、24hUAlb、hs-CRP、ox-LDL;普罗布考在发挥调脂作用的同时,联合奥美沙坦酯可更显著降低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炎症与氧化应激水平,有协同作用,能更好地保护肾脏。
- 胡兆雄吴小燕肖厚勤张庆红费沛
- 关键词:奥美沙坦酯
- 霉酚酸酯联合激素治疗重症紫癜性肾炎被引量:4
- 2010年
- 司玉梅李涛陈新河费沛张庆红肖厚勤罗昌霞
- 关键词:紫癜性肾炎霉酚酸酯糖皮质激素
- NF-κB对尿白蛋白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骨桥蛋白转录的影响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研究NF-κB对尿白蛋白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骨桥蛋白转录的影响。方法去脂的小牛血清白蛋白(BSA)20mg/ml分别加入到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加入NF-κB抑制剂(PDTC)共同培养半小时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EMSA、RT-PCR检测不同时限NF-κB活性、骨桥蛋白mRNA表达情况。结果去脂的小牛血清白蛋白可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内NF-κB活性增加,骨桥蛋白mRNA表达上调,而提前加入NF-κB抑制剂(PDTC)共同培养半小时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NF-κB活性、骨桥蛋白mRNA表达明显下降。结论尿白蛋白诱导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与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内NF-κB活性、骨桥蛋白mRNA增加有关,而且骨桥蛋白转录由NF-κB调控。
- 罗昌霞张建鄂张庆红李涛陈志强费沛
- 关键词:白蛋白类肾小管上皮细胞NF-KB骨桥蛋白
- 左氧氟沙星加宁泌泰治疗泌尿系感染3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3年
- 费沛
-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泌尿系感染疗效观察病例分析药物治疗
- 头孢唑啉-枸橼酸钠封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研究10mg/ml头孢唑啉-30%枸橼酸钠封管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患者导管相关菌血症、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太和医院肾内科使用长期留置导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5例,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研究,试验组13例,采用10mg/ml头孢唑啉-30%枸橼酸钠封管,每周3次;对照组12例,全部使用肝素封管,每周3次,治疗6月,观察2组患者导管相关菌血症、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导管相关菌血症发生2例次,发生率0.85/1000导管日,导管功能不良发生11例次,发生率1.17%;对照组患者导管相关菌血症发生5例次,发生率2.29/1000导管日,导管功能不良发生25例次,发生2.87%;试验组导管相关菌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969,P=0.047),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739,P=0.009)。2组患者观察前及6个月后血清Ca2+、Mg2+、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症状轻可自行缓解。结论与标准肝素封管相比较,10mg/ml头孢唑啉-30%枸橼酸钠封管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菌血症及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 胡兆雄肖厚勤费沛
- 关键词:头孢唑啉枸橼酸钠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疗效及预后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将收治透析1~4年的96例尿毒症患者分别予以HD、HF以及HFHD进行治疗,透析前和治疗6个月后分别常规检测Cr、P,放射免疫法测定β2-MG、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采用QOL-C30进行健康状况调查1次。结果三组患者在透析前,血液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透析6个月后,三组患者的Cr、P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HFHD组的β2-MG、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下降较HD组显著(P<0.05,P<0.01),HF组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下降较HD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透析前比较,透析治疗后患者在躯体功能、认知功能上改善显著(P<0.01),在社会功能、整体健康状况上改善明显(P<0.05);透析6个月后组间比较,HFHD组的各项健康因子较HD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HF组与HD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种血液透析方法均能改善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但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在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优于血液透析滤过组和血液透析组。
- 费沛肖厚勤李涛胡兆雄
-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液滤过高通量血液透析尿毒症
- Fabry病肾病合并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1例
- 2014年
- 患者男,22岁,主因腰痛、浮肿10个月余入院,以“慢性肾炎”收住院。查体:P80次/min,BP131/79mmHg,咽无充血,颜面部、胸部、脐周、背部、双手掌散在暗红色针尖样皮疹.压之不褪色,双眼睑及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余未见异常。追问病史:患者10岁左右有手指及足趾末端放电样疼痛,
- 程鹏肖厚勤费沛张庆红
- 关键词: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FABRY病肾病凹陷性水肿P80颜面部
- DKK3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表达及诱导肾小球足细胞迁移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研究DKK3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表达,分析DKK3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人正常肾组织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组织80例为研究材料,通过实时定量PCR和免疫蛋白印迹实验验证DKK3在人正常肾组织、慢性肾小球肾炎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实时定量PCR分析β-catenin mRNA在人正常肾组织、慢性肾小球肾炎组织中的相对表达,Pearson相关性分析DKK3与β-catenin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选取肾小球足细胞MPC5进行DKK3基因过表达,transwell实验验证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免疫蛋白印迹实验验证DKK3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机制。结果与正常肾组织相比,DKK3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组织中表达上调(P<0.01),同时DKK3的表达与β-catenin呈正相关性,并参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进展(P=0.0002,r^2=0.1651);DKK3基因过表达后能明显促进细胞迁移和侵袭(P<0.01);免疫蛋白印迹实验显示DKK3基因过表达后能上调Vimentin、N-cadherin、MMP7、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下调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 DKK3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是重要的调控因子参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进展。
- 许为佳李涛费沛程鹏朱晓文
-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足细胞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相关肾病25例
- 费沛张建鄂肖厚勤白寿军张庆红李涛
- 血液净化患者深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患者深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0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142例,观察患者是否发生深静脉导管感染,并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置管部位、置管时间、导管腔数、基础疾病种类是否为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142例血液净化患者发生深静脉导管感染17例,发生率为12.0%,其发生不受患者的性别、年龄影响(P>0.05),受患者的置管部位、置管时间、导管腔数、基础疾病种类的影响(P<0.05)。结论血液净化患者的置管部位、置管时间、导管腔数、基础疾病种类均为发生深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针对以上各项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费沛肖厚勤罗昌霞郑璇
- 关键词:血液净化深静脉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