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青
- 作品数:34 被引量:86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脉心康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观察脉心康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随机分为脉心康组与洛伐他汀组各15例。另外1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作为空白组对照。观察用药6个月对临床症状的影响,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结果两治疗组临床症状总疗效、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脉心康组显效率(73.33%)明显优于洛伐他汀组(26.67%)。两治疗组治疗后FMD显著改善,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治疗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控制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地优于空白组。结论脉心康胶囊与洛伐他汀均有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作用。
- 郑广娟张文高蔚青殷镜海刘龙涛王大智王显刚
- 关键词:脉心康胶囊颈动脉粥样硬化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 “汗为心之液”理论探析被引量:8
- 2018年
- 临床观察发现,心血管病患者的汗液较多但并非正常排泄,中医传统理论有"五脏化液,心为汗"之说。汗与心病,已成为中医研究的重要方向。从病因病机的角度阐述汗与心病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临床常见疾病的中西医治疗进行探讨,选择一则典型病例进行论述。立足于中医之根,分别从理论、实践、应用三方面对"汗为心之液"理论进行论述,以期对临床有参考价值。
- 谭舒蔚青
- 关键词:汗出
- 心血管病中医时间医学研究进展
- 中医学历来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联系,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随季节变换、昼夜晨昏自然界阴阳消长而相应变化,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了解人的生理活动与疾病发生的时间规律,对疾病的诊断以...
- 蔚青张文高刘龙涛
- 文献传递
- 黄连解毒汤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了黄连解毒汤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王蕾周苏宁蔚青
-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心血管疾病
- 超声技术评价血脂康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04年
- 为评价血脂康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随机将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脂血症患者 30例分为血脂康组与洛伐他汀对照组 ,各 15例 ,用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 ,记录颈动脉内膜 -中膜厚度(IMT) ,治疗 6个月后复查。结果显示 ,两组治疗后IMT均显著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P <0 .0 5 ;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 张文高殷镜海吴敏蔚青刘龙涛郑广娟王显刚
- 关键词:血脂康胶囊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洛伐他汀
- 冠心病心气虚证患者血浆环磷酸腺苷含量变化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心气虚证患者血浆环磷酸腺苷(c AMP)含量变化与CHD心气虚证发病的相关性,以揭示CHD心气虚证发病的机制。方法:选取年龄40岁~75岁的CHD心气虚证患者30例,非心气虚证患者30例,另选取正常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用ELISA技术测定各组血浆c AMP含量。结果:CHD心气虚证患者组的血浆c AMP水平较CHD非心气虚证组、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升高(P〈0.01);CHD非心气虚证组与正常对照组c AM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c AMP含量升高与CHD心气虚证的发病具有相关性,提示血浆c AMP水平升高是CHD心气虚证发病的微观机制之一。
- 蔚青李晓璇马月香孔春明
- 关键词:冠心病心气虚证环磷酸腺苷AMP
- 脉心康治疗血脂异常和保护血管内皮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 目的:观察脉心康胶囊治疗血脂异常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40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脉心康治疗组20例和血脂康对照组20例,分别给予脉心康胶囊和血脂康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抗氧化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
- 蔚青
- 关键词:血脂异常脉心康胶囊血管内皮
- 文献传递
- 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MMP-9、TIMP-1及Glu的表达及抵当丸的干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损伤与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谷氨酸(Glu)表达的关系及抵当丸的干预作用。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脑出血Ⅰ组和脑出血Ⅱ组(抵当丸治疗组),后两组又分为12 h、24 h、72 h、7 d 4个亚组,采用自体血尾状核注入法制备脑出血模型,于各时相点进行动物行为学评分(Bederson评分)、取脑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免疫组化法测定血肿周围脑组织MMP-9、TIMP-1及Glu的表达,对比分析。结果:①脑出血Ⅰ和Ⅱ组MMP-9、TIMP-1、Glu各时相点的表达及脑含水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P<0.01);脑出血Ⅱ组7 d脑组织含水量、MMP-9、Glu的表达及Bederson评分均显著低于脑出血Ⅰ组(P均<0.05);脑出血Ⅰ组MMP-9、TIMP-1的表达在72 h达高峰,与脑含水量表达相一致,Glu于出血后24 h表达最高。②多重回归结果显示脑组织含水量与MMP-9、Glu表达呈直线关系,多元回归方程为Y=68.894+0.281X1-0.052X2。结论 :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MMP-9、TIMP-1、Glu的表达明显增高,MMP-9、Glu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继发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②抵当丸能显著减少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MMP-9、Glu的表达,从而减轻血肿周围组织继发损伤、改善神经功能。
- 戴宏伟王兴臣姬琳蔚青纪孝伟贺燕
- 关键词:脑出血MMP-9TIMP-1GLU抵当丸
- 抵当丸联合西药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血流灌注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血流的动态变化规律,观察抵当丸对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脑出血Ⅰ组和脑出血Ⅱ组各30例。脑出血Ⅰ组:单纯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脑出血Ⅱ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发病24h开始服用抵当丸,每日10丸,每次5丸,分早晚2次口服(吞咽困难者予鼻饲)。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8天。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14天、28天应用CT灌注成像技术测量血肿周围组织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TP);同时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脑出血Ⅱ组和脑出血Ⅰ组rCBF、rCBV治疗后7天时最低,随后逐渐升高。MTT与TTP治疗后7天时达高峰,随后逐渐缩短;脑出血Ⅱ组治疗后14天、28天rCBF、rCBV显著高于脑出血Ⅰ组(P<0.05或P<0.01),MTT、TTP显著低于脑出血Ⅰ组(P<0.05或P<0.01)。脑出血Ⅱ组治疗后14天、28天NIH-SS评分和BI评分与同时间脑出血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脑出血Ⅱ组中医证候评分在治疗后14天、28天显著低于脑出血Ⅰ组(P<0.05或P<0.01)。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存在持续的低灌注状态,这种低灌注状态随时间改变呈现波动性的变化规律。抵当丸能显著改善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血流灌注,对神经功能及中医临床证候的改善有促进作用。
- 姬琳王兴臣戴宏伟甘洁纪孝伟蔚青贺燕
- 关键词:抵当丸脑出血脑血流灌注
- 应激性心肌病从瘀毒论治的思考
- 2022年
- 应激性心肌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于“胸痹心痛病”“真心痛”等范畴。起病之初邪气侵犯血脉,损及心气,病因持续不除,使瘀毒内生,病理产物蓄积,出现“胸痹心痛病”的病理基础,后来气血损耗严重,“瘀毒致变”,加之猝然受到刺激,气机逆乱,心气骤减,发为本病,其病情危重,可致猝死。其中“瘀毒”贯穿本病始末,是本病病机关键所在。因此活血理气、化瘀解毒为本病主要治法之一,组方以白芍、红花、当归、地骨皮、桂枝、香附等为主。本文通过对本病的探讨,以求为中医治疗应激性心肌病开辟新的临床思路。
- 刘涛蔚青
- 关键词:应激性心肌病瘀毒化瘀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