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乐群
-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地震小区划方法的研究
- 蒋乐群李康龙陈敏恭罗娣华蔡绍平刘学军等
- 主要技术内容:1.“96/2/3”丽江地震丽江盆地烈度分布图的绘制。2.丽江盆地流动地震观测、脉动观测和资料分析处理。3.丽江盆地人工地震测深。4.丽江盆地高密度重力测量。5.东川大动态数字化立体地震观测台阵的建立和资料...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震地震观测
- 由速度谱测定微震的地震矩被引量:2
- 1995年
- 本文根据K.Aki(1980)提出的ω平方、常应力参数谱衰减模式.研究了地面运动速度谱衰减的带宽效应,导出了用速度谱直接估算地震矩M0的新方法。利用中日合作在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区的洱源、脉地、松桂三个地区新获得的三次微震群序列数字化记录资料,通过不同参数Q值和△σ值的计算比较,选取Q=300,△σ=1.0MPa作为测定的参数值,计算了P波和S波速度谱的理论量板,并且与实际观测点的低频速度谱值相比较,用这样的方法测定了三次震群序列的地震矩M0和震源参数。结果给出,在震级为1.0~2.5级的范围内,地震矩M0=10(10)~10(13)(N·m),震源破裂半径a=70~200(m),P波和S波的拐角频率比f(op)/f(os)=1.58。用P波或S波三分量的速度谱值测定的地震矩比较一致,以及在相同震级范围内,用速度谱方法测定的结果与其它方法测定的结果也基本一致。本文提出的速度谱测地震矩的方法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当地震矩和观测低频谱值(如f=1.0HZ)已知时,可通过查函数表值快速测定M0值。
- 秦嘉政刘祖荫蒋乐群
- 滇西实验场区微震序列的环境应力值特征被引量:7
- 1995年
- 根据陈培善和Duda(1993)提出的震源速度谱模型,研究了用速度谱极大值<Vc(cm)>max直接测定地震矩M0的方法.利用在滇西实验场区开展近场微震观测新获得的洱源、脉地和松桂地区三次微震序列的数字化资料,测定了三次地震序列的地震矩M0和震源力学参数.三次微震序列的震级绝大多数在1.0-2.5级之间,测定的地震矩为10(10)≤M0≤10(13)(N·m),震源破裂半径a为90-270m.对环境应力参数τ0和Δσ的研究还表明,地面运动峰值速度(r·v)是环境应力参数τ0和Δσ的函数,且环境应力与地震构造及介质状态相关,三次震群序列的环境应力τ0和Δσ值分别为高应力震群(脉地序列)在0.5-5.0MPa;中等应力震群(松桂序列)在0.3-1.5MPa;低应力震群(洱源序列)在0.01-0.5MPa.进而讨论了高、中、低三种环境应力状态所反映出与构造和介质状态差异的依赖性,这种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作为孕震背景的环境应力状态与孕震过程和潜在地震危险区的相互关系.其次,我们发现,大小地震的矩标度存在明显差异,当地震矩M0<10(14)N·m时,峰值速度与地震矩按r·v∝M_0 ̄0.8标度,而在M0≥10(14)N?
- 秦嘉政刘祖荫蒋乐群
- 关键词:地震矩地震序列
- 东川地区深井Q值与频率的关系被引量:2
- 2001年
- 采用东川垂直竖井在-200m、-100m和地面3个台的高精度数字化地震记录资料,用尾波分析方法计算了8个不同频率的介质Q值,发现Qc值随频率的变化基本服从函数关系Qc=afb,尾波流逝时间为50-66 s左右,求得-200m处a=140,b=0.89;-100m处a=125,b=0.92;地面台记录的资料a=111,b=0.94.b值较大,表明Qc值对于频率的强依赖关系.1 Hz处的Qc值偏小(接近美国加州的).这些结果表明东川地区为一个较强的构造活动地区.
- 罗娣华蒋乐群秦嘉政蔡绍平
- 用深井观测的地震研究东川地区随深度变化的场地放大因子
- 2001年
- 采用中日合作 ,分别布设于东川垂直竖井中地下 2 0 0 m、 1 0 0 m和地面 3个位置的高精度数字化地震仪记录的地方震资料 (震中距 8.5~ 95km,震级 ML1 .3~ 5.1 ) ,用频谱比的分析方法计算了东川地区不同深度 (- 1 0 0 m和地面 )的场地放大因子 .在 8个频率 (f =0 .75,1 .0 ,1 .5,2 ,3,4,6和 1 2 Hz)上所对应的在 - 1 0 0 m处的 3个分向 (N- S,E- W,U- D)的场地放大因子 (与 - 2 0 0 m处相比 ) ,当 0 .75 Hz≤ f≤ 2 Hz时 ,为 1 .0~ 1 .49;当 2 Hz
- 罗娣华蒋乐群赤松纯平陈敏恭叶建庆蔡绍平刘学军
- 关键词:S波尾波地震资料地震动
- 丽江大研镇震灾分布和地脉动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被引量:6
- 1997年
- 丽江70级地震后,大研镇被毁建筑物的地理分布呈显4条条带,伤亡人员的地理分布和上述条带重合。91个短周期地脉动测点的观测资料表明,分布在上述条带内的大多数测点,其卓越周期大于03S;条带外的测点,其卓越周期一般在01S左右。作者认为卓越周期和烈度异常之间良好的相关性。
- 蒋乐群叶建庆刘学军蔡绍平李康龙杨东生扬琼华王向红
- 关键词:地震震灾地震烈度地脉动
- 由地面运动峰值速度估算环境应力值被引量:1
- 1995年
- 本文使用滇西地震实验场区近场微震观测中的洱源、脉地、松挂地区的三次微震序列资料,研究了地面运动峰值速度vm与地震矩M0和环境应力τ0的关系,利用vm∝M01/3τ04/3的关系,估算了这三次微震序列的环境应力参数τ0值和应力降△σ。结果认为,地面运动峰值速度参数(v·r)是环境应力参数τ0或△σ的函数,且τ0或△σ与地震构造背景及介质状态相关,表现为处于不同构造背景的三次微震群测定的τ0和△σ值存在明显的差异。脉地震群为高应力序列,应力参数在(0.5~5.0)MPa,松桂震群为中等应力序列,在(0.3~1.5)MPa;洱源震群为低应力序列,在(0.01~0.5)MPa。由此而讨论了不同构造背景与环境应力参数的依赖性及其前兆意义。
- 秦嘉政刘祖荫蒋乐群刘学军
- 关键词:地震构造微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