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袋
  • 2篇血库
  • 2篇输血
  • 2篇内壁
  • 1篇弹力
  • 1篇导线
  • 1篇导线连接
  • 1篇电池盒
  • 1篇电装
  • 1篇顶杆
  • 1篇督查
  • 1篇血功能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弹力图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抗体
  • 1篇血小板抗体检...
  • 1篇血型
  • 1篇血型鉴定
  • 1篇阳光

机构

  • 10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常州市中心血...

作者

  • 10篇董文
  • 2篇王婷玉
  • 2篇上官志敏
  • 2篇黄慧
  • 2篇杨小骏
  • 1篇徐婷
  • 1篇许飞
  • 1篇丁敏
  • 1篇刘德亮
  • 1篇华晓莹
  • 1篇徐茵

传媒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外医药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柱凝胶卡式法用于血型鉴定与试管法之比较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卡式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对107373例标本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进行血型鉴定.其中200份与试管法进行比对。结果微柱凝胶卡式法操作标准化、灵敏度、特异性、客观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结论微柱凝胶卡式法血型鉴定操作简便。结果判定清晰准确.
董文丁敏
关键词:血型鉴定微柱凝胶
一种便于清点的血袋存放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点的血袋存放框,包括冷藏箱本体和电机,冷藏箱本体的正面设置有箱门,箱门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把手,冷藏箱本体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冷藏箱本体的一侧表面开设有通孔。该便于清点的血袋存放框,通过设置冷...
董文
文献传递
一种可拼接的血袋放置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拼接的血袋放置盒,包括安装块,多个安装块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放置口,放置口的内壁设置有防护部件,安装块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件,相邻两个的安装块通过第一连接部件活动插接,第一连接部件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一...
董文
一种血库系统用抓卡机械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库系统用抓卡机械手,包括固定座,两个固定座的相对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动力管,动力管的顶部与机械手的表面固定连接,动力管的两端表面分别固定连通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动力管的底部设置有抓卡装置,抓卡装置包括有伸...
董文
文献传递
一种可制冷制热的移动血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制冷制热的移动血库,包括移动箱,移动箱的呈空心箱体状,移动箱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移动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应急充电装置,应急充电装置通过在移动箱的表面外接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充电,应急充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
董文
文献传递
一种血型卡抓取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型卡抓取夹,包括固定箱,固定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十一个固定板在固定箱的表面均匀分布,两个相邻固定板的表面和固定箱的表面设置有卡槽,卡槽的内壁固定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夹紧气囊,...
董文
基于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的输血方案在创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究基于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的输血方案在创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收治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常规组实施基于常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的输血方案,观察组实施基于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的输血方案。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血液制品使用量、止血效果。结果:输血前,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红细胞、新鲜冷冻血浆、冷沉淀、血小板使用量均低于常规组(P<0.05)。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基于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的输血方案在创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优化输血方案,减少血液制品使用量,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提高止血效果。
杨小骏董文黄慧徐婷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输血创伤
疑难交叉配血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通过对临床交叉配血疑难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导致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方法 25000例临床输血患者,对其交叉配血的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导致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结果 25000例临床输血患者中45例疑难配血,其中因血型原因造成配血不合15例,因冷抗体或自身抗体出现配血不合8例,因产生不规则抗体出现配血不合22例。结论导致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主要有血型抗原抗体减弱、冷凝集素、不规则抗体等,因此进行交叉配血前要对患者进行血型正反定型,抗体筛选等试验,保证输血安全。
董文王婷玉上官志敏许飞
关键词:冷抗体不规则抗体
720份输血病历督查及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通过输血病历质量调查,分析存在问题以规范病历书写。方法本院2015—2016年输血病历中每月随机抽取30份,从用血医嘱、输血病程记录、相关文书、用血管理及审批、输血前检测、输血前后评估等6方面进行评价。结果经χ2检验,2016年度抽查的输血病历中,用血医嘱、输血相关文书、输血前检测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4%、68%、13%,与2015年度的19%、72%、16%相比有所降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的临床用血管理及审批、总评的不合格率分别为3%、34%,与2015年的2%、33%相比有所增加,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病程记录、输血前后评估的不合格率分别为53%、51%,与2015年的50%、44%相比有所增加,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存在问题查找出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提高本院输血病历书写质量。
董文华晓莹徐茵王婷玉屈晨虹上官志敏
关键词:临床输血输血病历病历质量
血小板抗体检测联合交叉配型对输注血小板患者凝血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联合交叉配型对输注血小板患者凝血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4年5月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输注血小板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输注方法;试验组(30例)先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联合交叉配型,再行血小板输注。对比两组血小板计数增加指数(CCI)、输注有效率、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输血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输注后1 h、24 h,试验组CCI均大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输注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3);输注后24 h,两组APTT、PT、TT缩短,试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输血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1)。结论:血小板抗体检测联合交叉配型可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杨小骏董文黄慧刘德亮
关键词:血小板抗体检测交叉配型血小板凝血功能安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