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伟杰 作品数:63 被引量:288 H指数:9 供职机构: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湖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 湖南省科技厅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卵泡抑素样蛋白1促进组织再生的临床应用前景 2016年 卵泡抑素样蛋白1(follistatin-like protein 1,Fstl1)是一种与卵泡抑素高度同源的分泌型糖蛋白,属于卵泡抑素家族成员,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参与调控细胞分裂增殖、凋亡和组织分化。在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与炎症反应、免疫性疾病、肿瘤发生和转移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关系密切。Fstl1能够促进成年哺乳动物心肌梗死后残存的心肌细胞进入分裂期,通过增加心肌细胞数量来改善心脏功能。心肌和神经等组织,主要以永久性细胞构成,其损伤后修复再生的能力十分有限,致使组织器官功能恢复不良,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Fstl1在未来的研究中,关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再生机制将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尤其是如何促进永久性细胞构成的组织修复再生,这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 唐芳 骆明炎 范伟杰 谭小进关键词:炎症 带负压吸引的皮肤牵张装置 一种带负压吸引的皮肤牵张装置,包括创面覆盖体、负压集液管和牵张装置,所述的创面覆盖体扣置在覆盖伤口的疏水性聚氨酯泡沫敷料上;所述的负压集液管设置在创面覆盖体上,负压集液管与创面覆盖体的内腔连通,另一端与负压集液器连通;所... 范伟杰 严正强 刘志轩 徐雪梅带负压吸引的皮肤牵张装置 一种带负压吸引的皮肤牵张装置,包括创面覆盖体、负压集液管和牵张装置,所述的创面覆盖体扣置在覆盖伤口的疏水性聚氨酯泡沫敷料上;所述的负压集液管设置在创面覆盖体上,负压集液管与创面覆盖体的内腔连通,另一端与负压集液器连通;所... 范伟杰 严正强 刘志轩 徐雪梅文献传递 海洛因注射者腹股沟感染并股动脉破裂的诊断和治疗(附5例报告) 2003年 范伟杰 徐雪梅关键词:腹腔感染 股动脉破裂 并发症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疗新技术及标准流程的应用及推广 戴祝 赵衡 范伟杰 刘全辉 廖瑛 主要技术内容:1)半月板损伤诊断新技术:率先提出基于MRI的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宽度的测量方法,得出腘肌腱裂孔增宽的诊断阈值,并提出腘肌腱裂孔增宽提示外侧半月板后外侧不稳定;2)在外侧盘状半月板的研究中,发现腘肌腱裂孔增...关键词: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Pipkin骨折中髋臼盂唇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探讨Pipkin骨折中髋臼盂唇损伤的特点及采用带线锚钉修复髋臼盂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Pipkin骨折合并髋臼盂唇损伤患者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24~56岁,平均32.5岁.致... 陈志伟 梁先勇 伍俊星 崔俊成 唐志斌 范伟杰 李春 吴文特 戴祝关键词:PIPKIN骨折 带线锚钉 联合入路微创治疗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联合入路微创内固定治疗Garden/型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2005—2009年间,我院骨科共收治了65岁以下股骨颈骨折患者210例,笔者对其中因闭合复位不理想行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联合外侧小切口置入内固定空心钉的5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2例,女30例,年龄22-58岁,平均45岁。受伤到手术时间2-17d,平均3、5 d。骨折分型:Garden型35例,Garden型17例,其中经颈型43例,头下型9例。结果 5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年6个月。52例患者中复位优良者42例,复位良好者10例。5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中,股骨头坏死6例(11.5%),未发现骨不连患者,骨折愈合且未出现股骨头坏死者46例(88.4%)。复位优良的42例中,发生股骨头坏死的2例(4%);复位良好的10例中,股骨头坏死4例(40%)。结论采用创伤较小的髋关节前侧小切口直视下复位,联合外侧切口3枚空心钉内固定微创治疗闭合复位困难的Garden、型股骨颈骨折,与传统的切口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康复快以及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等优点。 黄长征 范伟杰 廖瑛 陈志伟 谢雪松 张永虎关键词:联合入路 微创 活络消痛胶囊治疗四肢新鲜骨折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活络消痛胶囊治疗四肢新鲜骨折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骨折患者2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2例,治疗组患者服用活络消痛胶囊,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溶液,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患肢的疼痛、肿胀缓解的效果、血浆AngⅡ水平以及血气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疼痛的症状均有所缓解,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肿胀的症状均有所缓解,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浆Ang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浆Ang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PaO_2和PaC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PaO_2高于治疗前,PaCO_2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络消痛胶囊治疗四肢新鲜骨折后肿胀疼痛的疗效显著,且使用便利安全,患者的身体功能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唐奕泉 宁建君 范伟杰关键词:肿胀疼痛 骨折 半月板成形和缝合治疗累及腘肌腱裂孔的盘状软骨损伤 被引量:24 2011年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和腘肌腱裂孔前、后缝合治疗累及腘肌腱裂孔的外侧盘状软骨损伤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5月,收治21例累及腘肌腱裂孔的外侧盘状软骨损伤患者。男9例,女12例;年龄12~45岁,平均22.5岁。左膝12例,右膝9例。7例既往有外伤史,14例无明确外伤史。病程3个月~2年,平均6.4个月。患者术前均有膝关节疼痛或交锁,McMurray试验及碾磨试验均呈阳性。根据Watanabe分型:完全型17例,不完全型4例;损伤均累及腘肌腱裂孔。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成形,进而采用由外向内缝合腘肌腱裂孔前方,FasT-Fix半月板修复系统全内缝合腘肌腱裂孔后方。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关节感染、关节僵硬、腓总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关节交锁及疼痛症状均消失,McMurray试验及碾磨试验均呈阴性。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由术前(54.0±13.4)分提高至术后12个月的(90.0±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0,P=0.00)。参考Cameron等改良的Lysholm评分分级标准,获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0.5%。结论 对于累及腘肌腱裂孔的盘状软骨损伤,在半月板成形的基础上,缝合固定腘肌腱裂孔处前、后结构,能最大程度保留外侧半月板周缘并保持其稳定性。 戴祝 陈疾忤 陈世益 陈志伟 范伟杰 廖瑛 蒋佳关键词:盘状软骨损伤 半月板成形术 半月板缝合术 喉返神经在颈椎前入路手术中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为临床颈椎前入路手术保护喉返神经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成人尸体标本40具(男23,女17),共80侧。在颈动脉鞘与气管食管间的颈根部找到喉返神经,测量各侧喉返神经起点、入气管食管沟点和入喉第一分支点各部横径及其与颈椎对应的位置关系。结果右侧喉返神经在T2椎体水平绕右锁骨下动脉上行,T1椎体水平自颈动脉鞘内侧缘穿出椎前筋膜,C7T1椎体水平向内、上、前进入气管食管沟;左侧喉返神经在T4椎体水平绕主动脉弓上行,在T2椎体水平进入气管食管沟,在沟内行走无脏筋膜穿入点,双侧喉返神经入喉第一分支在C6椎体水平。结论左侧喉返神经的解剖结构比右侧相对恒定,C3~C7颈椎手术选择左侧前入路较右侧更利于保护喉返神经。 骆明炎 范伟杰 谢兴国 吴亚琼 唐芳 周可为关键词:颈椎 前入路手术 喉返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