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静静

作品数:14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篇医学史
  • 2篇文化史
  • 2篇教育
  • 2篇科普
  • 2篇博物
  • 2篇博物馆
  • 1篇当代史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移植
  • 1篇行动者网络
  • 1篇行动者网络理...
  • 1篇学人
  • 1篇药物
  • 1篇医史
  • 1篇医史学
  • 1篇医学部
  • 1篇医学化
  • 1篇医学家
  • 1篇医学教育
  • 1篇医学人文

机构

  • 1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1篇苏静静
  • 4篇张大庆
  • 1篇徐坤
  • 1篇韩明月
  • 1篇徐坤

传媒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自然辩证法通...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科学文化评论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医学教育管理
  • 1篇科普创作评论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1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际卫生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的推动者安德里亚·司丹巴
2018年
前南斯拉夫著名医学家安德里亚?司丹巴是20世纪社会医学与国际卫生领域的领导者之一,他的社会医学理论对初级卫生保健、健康与疾病社会决定论有重要的影响。他创建的公共卫生体制被誉为南斯拉夫模式,得到了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国际联盟卫生组织的大力推广。司丹巴参与创建世界卫生组织以及许多国家的公共卫生机构。他三次来华指导中国卫生体系的建设工作,为中国卫生现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根掘司丹巴的论著、相关档案、口述访谈、回忆录等资料,回顾他的生平、学术思想和成就,并着重探讨他对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贡献。
苏静静张大庆
关键词:公共卫生体系社会医学国际卫生
医学史教学的视觉转向
2024年
在视觉转向的影响之下,图像史作为艺术史、书籍史、技术史、科学史和医学史的交叉领域,已经逐渐形成独特的分析框架和方法。而图像在过去往往被作为化解严肃和无聊的点缀,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图像史所关注的问题和分析方法应用于医学史教学的可行性、实用性和特殊价值,从而为医学人文教学的改革提供资鉴。
苏静静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艺术史文化转向
世界医学博物馆巡览(三)伍连德纪念馆
2010年
今年冬天的严寒是罕见的。1月14日,我从北京抵哈尔滨参加第三届中韩医学史会议,近零下30度的低温,哈口气睫毛上居然能结冰。会议期间的一项安排是参观伍连德纪念馆,以表达医史学界对这位在中国近代医学史上做出杰出贡献的医学家的敬意。伍连德纪念馆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保障街上,是一座俄罗斯风格的红色建筑,这里原本是他曾经任职的东三省防疫事务总处旧址。连续几天的大雪把这座红房子衬托得愈加棱角分明,卉朴中透着年轻,别具一格。
苏静静
关键词:伍连德博物馆近代医学史医学家医史学
母乳喂养的历史研究述评
2023年
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医学史的社会文化转向,母乳喂养议题从医生和历史学家进入了社会史和文化史学家的研究视野。从方法、视角、史料等方面对日渐蔚然的母乳喂养历史研究的趋势加以评述,计量史学对婴儿死亡率、母乳喂养情况记录的解读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儿童史与女性史为母乳喂养的史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分析视角和框架;母乳喂养作为一种深嵌于不同社会文化语境的选择,基于不同社会和文化语境的细致分析无不揭示了母乳喂养议题的复杂性;全球史强调不同行为体之间的互动性,为母乳喂养治理和政策的反思贡献了一种新的视野。
王馨钥苏静静
关键词:母乳喂养医学史社会史文化史
医学史对公众理解医学的促进作用——论医学史与医学科普创作被引量:1
2021年
医学史能不能成为科普资源?这在很多人看来也许就不是一个问题。一部分人可能会认为,医学史是关于医学的历史,都是过去的知识、过时的知识,如果用来科普,岂不是要岀大问题了。也有一小部分人如我,大概会认为医学史对于科普至关重要,也可以作为科普创作的素材资源。
苏静静
关键词:科普创作科普资源医学史素材资源知识
哈佛脑死亡定义与标准的历史探源被引量:3
2022年
通过追溯哈佛脑死亡定义和标准的提出的历史语境和过程,哈佛脑死亡委员会成员的遴选,与器官移植的利益纠葛及其具体的贡献,可以发现这一概念是受到科学、医学、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彰显了医学人文学界、医学界和公众之间在脑死亡问题上不断纠结的医学化和去医学化张力。
苏静静
关键词:脑死亡医学化心脏移植生命伦理学
基于问题学习的起源和发展现状探究被引量:33
2019年
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20世纪中后期起源于北美地区医学教育的重要教学理念和模式.本文在医学教育史视域下,介绍了PBL产生的历史背景、涉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在全球广泛推广和实践的过程,讨论了PBL的特点及其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厘清了我国学界对PBL的若干误区,以期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探索提供参考.
米卓琳张大庆苏静静
关键词:基于问题学习医学教育
我国结核病科普文献计量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析2000年以来我国科普期刊与报纸发表结核病科普文献的现状。方法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以CNKI收录的正式出版科普期刊和报纸数据库上的结核病科普文章为数据来源进行分析,并运用VOSviewer进行主题词聚类。结果共获得有效文献2138篇,分析结果显示,结核病科普领域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近10年科普阵地由报纸转向科普期刊。21世纪以来结核病科普主题涉及结核病的防控、发生与传播机制、药物治疗及耐药性和以肺结核为主的临床治疗及合并症4个方面,结核病合并糖尿病、艾滋病等患者和老年人、农民工等是重点科普对象。结论我国结核病科普文献基本契合了国家制定的结核病防治知识要点,涵盖了遏制结核病发病与传播的全链条,同时重点关注了低免疫力、低文化程度、低收入的“三低”人群,具有积极意义。可采取提高科普文章针对性、发掘优秀科普作者、寻求全媒体合作等措施,与互联网科普渠道形成优势互补。
徐坤徐坤
关键词:结核病科普
传染病史的研究趋向与视角
2025年
从社会文化史、当代史、全球史等多重视角,评述了传染病史研究的历史脉络、主要方法和前沿趋势。20世纪中期,随着年鉴学派和社会史研究方法的兴起,疾病史研究开始转向社会文化史、政治史与经济史的交叉领域,强调疾病对社会结构、文化观念以及政治决策的深刻影响。还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疾病史研究逐步关注疾病传播的全球性、跨文化特征及当代流行病的国际化视角。最后,总结了疾病史研究领域逐渐走向多学科交融、跨区域比较的趋势,为当代和未来的疾病史研究提供了启示和框架。
苏静静韩明月步凯庞境怡张大庆
关键词:社会文化史当代史全球史内史
“基本药物”的历史——权利与利益之争被引量:6
2019年
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首次提出了"基本药物"的概念,旨在解决各国普遍存在的药物成本过高和跨国药企在发展中国家药物倾销等问题。本文在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视域下,将基本药物的概念和实践置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药企、不同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不同行动者所构成的网络情境中,全面回顾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的历史,梳理在不同阶段塑造基本药物理念和实施的语境、不同行动者及其作用,从而检视其关涉伦理、权利、利益甚至国际关系与政治的复杂性,为理解基本药物制度的形成和当下依然存在的争论提供更为清晰的路线图。
苏静静张大庆
关键词: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行动者网络理论语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