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所致盆腔疼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 目的:腹腔镜手术是治疗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的首选治疗方式,但DIE通常盆腔粘连严重,手术难度大,副损伤的风险高,如果一味的强调切除所有的异位灶,会引起肠道及输尿管及副损伤,而GnRH-a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内异...
- 徐建波苏悦顾扬马志松尹香花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GNRH-A盆腔疼痛
- 巨大子宫阔韧带肌瘤1例
- 子宫肌瘤属妇科常见良性肿瘤,发病率高达51.2%~60%,但发生于阔韧带的子宫肌瘤少见,临床和影像诊断易误诊,我们收集了1例发生于阔韧带的巨大子宫肌瘤,有完整的临床、CT及病理资料.
- 郭勤浩尹香花许冰苏悦
- 关键词:子宫阔韧带肌瘤
- VEGF在不同类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不同类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8例正常孕妇(对照组),36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患者1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8例)胎盘组织中VEGF的表达强度。结果VEGF主要表达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绒毛滋养细胞VEGF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及轻度子痫前期患者(P<0.05),而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EGF在胎盘中主要由绒毛滋养细胞分泌,子痫前期患者VEGF分泌减少,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这可能是引起局部胎盘绒毛及血管病变的原因。
- 苏悦顾建娟田秀春
- 关键词:内皮生长因子子痫前期胎盘
- 血清中细胞因子检测与胎儿生长受限的相关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作者通过测定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1)水平,以探讨其与FGR的关系。
- 周玲苏悦
- 关键词:瘦素胎儿生长受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 卵巢肿瘤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及Edg-2/Edg-7表达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及其受体Edg-2/Edg-7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测定卵巢恶性肿瘤57例、良性肿瘤66例及健康对照37例血浆LPA水平,并用RT-PCR方法检测其中正常卵巢组织16例、卵巢恶性肿瘤24例及卵巢良性肿瘤组织32例Edg-2/Edg-7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卵巢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及健康对照者血浆LPA水平分别为(5.63±2.35)μmol/L、(2.80±1.13)μmol/L(、2.51±1.08)μmol/L,前者血浆LPA水平与后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两者之间血浆L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dg-7的表达水平恶性肿瘤组织高于良性及正常卵巢组织(P<0.01);Edg-2的表达卵巢低于后两者(P<0.01)。结论:血浆LPA及其受体Edg-2/Edg-7可能成为治疗卵巢恶性肿瘤的新靶点。
- 顾建娟苏悦汪萍
- 关键词:卵巢肿瘤溶血磷脂酸
- 腹腔镜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及妊娠率的研究被引量:2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腹腔镜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以及妊娠率。方法:实验组进行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80例,其中单侧卵巢巧克力囊肿51例(囊肿直径<5cm 22例;囊肿直径≥5cm 29例),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29例。比较实验组内不同类型巧囊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在术前和术后1月、3月的变化情况,并随访术后3月、6月的妊娠率。对照组: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60例,按实验组标准分型,所有患者术后常规使用GnRH-a治疗3个周期;比较组间的妊娠率。结果:实验组腹腔镜卵巢巧克力囊肿剔除术后1月FSH较术前增高(P<0.05),E2减低(P<0.05),LH变化不明显。术后3月,单侧卵巢巧克力囊肿激素水平和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FSH、E2水平和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月妊娠率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单侧巧囊差异无显著性,双侧巧囊对照组高于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后,卵巢的储备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其中单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大部分患者在术后3月内基础激素水平恢复良好,使用GnRH-a并不明显增加其妊娠率。
- 苏悦马志松
- 关键词:卵巢囊肿腹腔镜妊娠
- 反加疗法在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联合GnRH-α和替勃龙治疗的探讨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研究反加疗法在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的患者83例,分为两组,A组48例为GnRH-α组,B组35例为GnRH-α+替勃龙组。检测A、B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的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和血清骨钙素(BGP)水平,并记录各组术后3个月改良Kupperman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 A、B两组组内比较,术后3个月的FSH、E2水平和术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4.21、5.07,均P<0.05);A组中年龄>35岁患者,术后3个月血清BGP水平和术前相比显著升高(t=3.81,P<0.05),年龄≤35岁的患者和术前相比变化不明显(t=0.81,P>0.05),B组中不同年龄段患者和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t值分别为0.76、0.62,均P>0.05)。A、B两组组间比较,术后3个月,血清E2水平B组明显高于A组(t=2.83,P<0.05);血清FSH水平A组明显高于B组(t=2.68,P<0.05);术后3个月,Kupperman评分A组显著高于B组(t=3.99,P<0.05);VAS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t=0.53,P>0.05)。结论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联合GnRH-α治疗时,予以替勃龙反加治疗可以有效缓解使用GnRH-α引起的低雌激素症状、保护骨量,尤其对于年龄>35岁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 苏悦顾扬黄永生尹香花
- 关键词:腹腔镜GNRH-Α反加疗法血清骨钙素
-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技巧改进及其临床价值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采用改良方法处理子宫血管及宫旁组织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为585例患者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259例采用改良法行全子宫切除术(改良组),326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对照组)。改良组处理子宫血管的步骤进行了改良:电凝两侧子宫血管,先不切断;沿举宫杯切开部分阴道前壁;直视举宫杯,处理子宫血管、宫旁组织。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改良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5.8±8.2)mL vs.(30.7±12.1)mL,t=16.9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术中采用改良法处理子宫血管、宫旁组织,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及止血步骤,增加了手术安全性。
- 苏悦顾扬高玲玲
-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腹腔镜检查子宫血管
- 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联合GnRH-α治疗时反加疗法的临床意义
- 苏悦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恶变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0
- 2017年
- 目的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女性发生卵巢透明细胞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几率远大于没有的女性。本研究拟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6-30-2015-12-31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7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恶变患者(病例组)及51例良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恶变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01)、囊肿直径(P=0.03)、绝经与否(P=0.006)、囊肿有乳头(P<0.001)等因素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恶变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9岁(OR=1.92,P<0.05)、绝经(OR=3.09,P<0.001)、囊肿直径≥11cm(OR=2.68,P<0.05)、囊壁有乳头(OR=3.63,P<0.05)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恶变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49岁、已绝经、囊壁有乳头、囊肿直径≥11cm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恶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类患者囊肿恶变风险增大,应予以积极的干预治疗。
- 徐建波尹香花苏悦马志松顾扬郭勤浩王卫杰高俊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