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倩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频谱
  • 2篇动态频谱
  • 2篇动态频谱分配
  • 2篇信道
  • 2篇信道矩阵
  • 2篇信道质量
  • 2篇频谱分配
  • 2篇合作博弈
  • 2篇博弈
  • 1篇电磁
  • 1篇电磁频谱
  • 1篇硬件
  • 1篇硬件平台
  • 1篇认知无线
  • 1篇认知无线电
  • 1篇软硬件
  • 1篇软硬件平台
  • 1篇时延
  • 1篇数据传输
  • 1篇吞吐

机构

  • 5篇东南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苏倩
  • 4篇沈连丰
  • 3篇宋铁成
  • 3篇胡静
  • 2篇夏玮玮
  • 1篇林潇
  • 1篇吴怡
  • 1篇邵震洪

传媒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合作博弈的认知传感网簇内频谱分配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合作博弈的认知传感网簇内频谱分配方法,将信道分配问题建模成一个博弈的输出。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参与者是认知节点,策略是他们对信道的选择,并且效用和他们所选择的信道质量相关联。首先,认知节点通过簇内局部控制...
宋铁成苏倩沈连丰胡静夏玮玮
基于探测信息的车辆自组织网络功率控制算法被引量:3
2011年
提出一种应用于车辆自组织网络的功率控制算法.首先给出系统吞吐量优化的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指出当网络中车辆节点数为15时,系统吞吐量达到最大.然后设计了基于车辆探测消息的功率控制算法,算法中每个车辆节点周期性地发送探测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其他车辆信息,分析出网络中车辆节点数目以及网络的前后连通状态,继而通过自动调整发射功率来改变网络拥塞状况,给出了算法的详细流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功率控制算法的VANET系统,其传输时延随车辆节点数的变化几乎始终保持在约24 ms的较低水平,同时系统吞吐量稳定在最大值.
吴怡沈连丰邵震洪苏倩林潇
关键词:车辆自组织网络功率控制系统吞吐量传输时延
一种基于合作博弈的认知传感网簇内频谱分配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合作博弈的认知传感网簇内频谱分配方法,将信道分配问题建模成一个博弈的输出。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参与者是认知节点,策略是他们对信道的选择,并且效用和他们所选择的信道质量相关联。首先,认知节点通过簇内局部控制...
宋铁成苏倩沈连丰胡静夏玮玮
文献传递
基于USRP的电磁频谱感知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来源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传感器网络电磁频谱监测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0ZX03006-002-01),主要工作是电磁频谱感知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文根据实验系统的设计要求,采用GNURadio...
苏倩
关键词:认知无线电软硬件平台数据传输
文献传递
Adaptive double-threshold energy detection algorithm for cognitive radio被引量:1
2011年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conventional spectrum sensing algorithm is susceptible to noise, an adaptive double-threshold energy detection algorithm for a cognitive radio is proposed. Based on double-threshold energy detection, the algorithm can adaptively switch between one-round sensing and two-round sensing by comparing the observations with the pre-fixed threshold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for the probability of detection, the probability of false alarm, and the sensing time are derived. The relationships including 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 vs. the probability of detection and SNR vs. the sensing time are plotted using Monte Carlo simulation and the algorithm is verified in a real cognitive system based on GNU Radio and universal software radio peripheral (USRP).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spectrum sensing method,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achieve a higher probability of detection within a reasonable sensing time.
苏倩宋铁成胡静沈连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