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肺癌
  • 1篇诊治
  • 1篇诊治分析
  • 1篇注射液
  • 1篇晚期
  • 1篇晚期非小细胞
  • 1篇晚期非小细胞...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肺癌
  • 1篇小细胞
  • 1篇小细胞肺癌
  • 1篇化疗
  • 1篇化疗不良反应
  • 1篇合并肺部感染
  • 1篇非小细胞
  • 1篇非小细胞肺癌
  • 1篇肺部
  • 1篇肺部感染
  • 1篇病原
  • 1篇病原菌

机构

  • 2篇北海市人民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花其萍
  • 1篇张成文
  • 1篇李广宇
  • 1篇庞子娟
  • 1篇陈洪兴
  • 1篇李云菁
  • 1篇刘云安
  • 1篇苏国贤
  • 1篇王卫
  • 1篇陈洪兴
  • 1篇李广宇

传媒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参麦注射液防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防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相同化疗方案(GP方案),观察组同时给予参麦注射液40 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天用药1次,连续应用7 d,而后停用14 d。两组患者均3周为1个疗程。每2个疗程评估1次。评定两组化疗后的临床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口腔炎、周围神经炎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大于对照组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贫血发生率、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口腔炎发生率、周围神经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能够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效果,同时又能减少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花其萍陈洪兴李广宇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参麦注射液
肺癌合并肺部感染76例诊治分析
2012年
目的针对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例资料,分析其病原菌特点及药敏试验情况。结果患者痰液、胸腔积液及血液进行病原菌检查,共检出病原菌63株,以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孢菌、包曼不动杆菌常见。结论对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应及时控制引起感染的原因,并治疗肺部感染。
陈洪兴刘云安李云菁王卫李广宇张成文苏国贤庞子娟花其萍
关键词:肺癌肺部感染病原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