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芦立婷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玉米
  • 5篇杂交
  • 4篇大刍草
  • 4篇远缘
  • 4篇远缘杂交
  • 3篇玉米自交系
  • 3篇自交
  • 3篇自交系
  • 2篇性状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含量
  • 1篇电泳
  • 1篇电泳图谱
  • 1篇新种质
  • 1篇性状变异
  • 1篇性状遗传
  • 1篇性状遗传分析
  • 1篇玉米杂交
  • 1篇玉米杂交种
  • 1篇远缘杂交后代

机构

  • 5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保定师范专科...

作者

  • 5篇芦立婷
  • 4篇陈景堂
  • 4篇祝丽英
  • 4篇黄亚群
  • 3篇刘志增
  • 3篇宋占权
  • 2篇池书敏
  • 1篇刘玉奎
  • 1篇陈焕英
  • 1篇任士福
  • 1篇石中泉
  • 1篇张建恒
  • 1篇王志刚
  • 1篇付东
  • 1篇李保会
  • 1篇高跃进
  • 1篇宋炜
  • 1篇武慎
  • 1篇王维真
  • 1篇佘花娣

传媒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

  • 4篇2005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玉米杂交种“农单5号”及其配套技术的推广
刘志增陈景堂池书敏黄亚群祝丽英宋占权石中泉任士福王志刚陈焕英高跃进李保会武慎付东贾一青王维真刘玉奎张建恒李海军佘花娣芦立婷宋炜王静华
“农单5号”是河北农业大学育成的中早熟高产玉米杂交种,1998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列入河北省重大推广项目和国家科技部的重点推广项目。该品种夏播生育期105天,需有效积温2300℃左右,高抗各种玉米病害,抗倒...
关键词:
关键词:玉米农单5号
玉米自交系×大刍草远缘杂交后代性状变异研究初探被引量:6
2005年
采用人工剥苞多次授粉方法,将近缘一年生二倍体类玉米(大刍草)与普通玉米自交系杂交,对F1、F2以及回交后代B 1的抽雄期、吐丝期、散粉期、株高、穗位高、分蘖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远缘杂交后代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化.结果表明,远缘杂交后代株高、穗位高分离变异较大,而抽雄期、吐丝期、散粉期分离变异较小,不同世代植株分蘖变化较大,F1代有57.5%植株、F2代有23%植株、BC1F1代有0.8%植株有分蘖;雌穗光周期敏感性大于雄穗.
芦立婷陈景堂黄亚群祝丽英宋占权刘志增
关键词:栽培玉米大刍草远缘杂交
玉米自交系×大刍草远缘杂交蛋白质含量杂种优势研究初探被引量:5
2005年
经奈氏比色测定两组栽培玉米自交系×大刍草远缘杂种F1及其亲本蛋白质含量。结果,大刍草的含量最高,为21.9%,其余依次为亲本自交系4792×大刍草的远缘杂交种F1(16.9%)、亲本自交系3153(15.2%)、自交系3153×大刍草的远缘杂交种F1(13.6%)和亲本自交系4792(12%)。杂种优势分析表明,栽培玉米自交系×大刍草的杂种F1蛋白质含量表现负向中亲优势,甚至负向超亲优势,而且杂交的双亲蛋白质含量差异越大杂种优势表现越强,差异越小杂种优势越弱。
陈景堂祝丽英芦立婷宋占权黄亚群刘志增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大刍草远缘杂交蛋白质含量杂种优势
玉米自交系×大刍草远缘杂交性状遗传分析及种质创新研究
本研究采用普通玉米4792,3153同一年生二倍体类玉米远缘杂交,对收获得杂交后代进行农艺性状田间调查,寻找高效合理的育种途径,同时进行化学诱导孤雌生殖,克服远缘杂交后代的疯狂分离,期望提高育种效率,从中选育出有利用价值...
芦立婷
关键词:玉米远缘杂交孤雌生殖电泳图谱
文献传递
玉米与大刍草远缘杂交创新种质及利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03年
玉米的野生近缘植物类玉米有 2个种 ,一为一年生墨西哥类玉米 ,一为多年生类玉米。多年生类玉米有 2个变种 ,一为四倍体 ,一为二倍体。这些野生种在自然界的严酷竞争和自然选择条件下形成了许多优良特征特性 ,特别表现在抗逆性、抗病虫害、品质等方面。将其有益基因导入到栽培玉米 ,获得丰富的多样性的种质资源 ,以创建新的基因库 ,是提高玉米育种水平和效率、加快育种进程的重要途径。通过玉米与野生类玉米杂交 ,从其杂交种后代中选育出在粮食和饲料等方面有利用价值的优良异缘自交系并配制出优良杂交种 。
芦立婷陈景堂祝丽英黄亚群池书敏
关键词:玉米墨西哥类玉米种质资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