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胥亚男

作品数:8 被引量:144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中原经济
  • 3篇中原经济区
  • 3篇经济区
  • 2篇农业
  • 1篇地理集聚
  • 1篇豆种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中国乡村
  • 1篇农业产品
  • 1篇农业产品结构
  • 1篇农业结构
  • 1篇农业结构调整
  • 1篇农业种植
  • 1篇葡萄酒
  • 1篇区位
  • 1篇区位商
  • 1篇群发
  • 1篇县域
  • 1篇县域经济

机构

  • 8篇河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财经政法...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8篇胥亚男
  • 4篇李二玲
  • 2篇丁志伟
  • 2篇张改素
  • 2篇王发曾
  • 1篇高更和
  • 1篇刘志高

传媒

  • 2篇经济地理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经济经纬
  • 1篇2017年中...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工业发达山区县农业种植的专业化转型——以巩义市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选取区位商、专业化指数和结构变化指数分析其主要农产品的专业化程度与结构变化,发现工业发达山区县:1在农业总体萎缩的过程中,农业转型发展明显,并且农业种植结构沿着更合理的方向调整。2农作物种植结构总体变化较小,各乡镇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较大,乡镇层面的研究对土地生产率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构变化指数地域分异明显,总体呈现南大北小的态势。3农作物种植专业化程度提高,尤其是农作物播种面积相对较小的乡镇专业化指数较高。大宗农产品的专业化程度较低,经济作物专业化程度较高,部分农作物更专业化于一个乡镇。4地势较为平坦的浅山丘陵地区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表现为以优势农作物种植的下降、其他农作物种植的上升为主;地势较高的山区丘陵区则表现为优势农作物发生更替,导致较大结构变化,但对专业化程度影响不大。
胥亚男李二玲葛世帅高更和
关键词:农业产品结构区位商
农业结构调整与中国乡村转型发展--以河南省巩义市和鄢陵县为例被引量:46
2018年
农业转型升级是中国乡村转型发展的主要引擎。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是国际农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本文以两个不同乡村转型道路的典型县域(工业化转型的巩义市和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鄢陵县)为例,利用区位熵、结构变化指数和专业化指数,在乡镇尺度深入分析新世纪以来乡村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乡村农业结构调整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乡村景观再造。主要结论为:(1)基于市场需求的农业结构调整与乡村转型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农产品提质增效倒逼耕地利用方式的现代化转变,并引致乡村景观的多功能再造。未来中国农业的转型方向将是规模化大宗农业与专业化精细农业并存;(2)无论是乡镇的非农化转型还是农业现代化转型,均可带来乡镇耕地的规模化、专业化利用以及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并引致乡村的进一步转型。工业转型县农业结构以粮食作物为主要调整方向,农业现代化转型县以粮食和特色农作物为主要调整方向,并形成了特色专业村或产业集群;(3)农业结构调整方向更加与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相匹配,空间配置更加合理。
李二玲胥亚男胥亚男魏莉霞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乡村转型
中国大豆种植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被引量:22
2016年
笔者通过对1982年-2012年大豆种植重心、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和区位商的计算,结合全国及各省区大豆产量、单产和种植面积的变动情况,探讨了中国大豆种植的地理集聚格局、演化路径及其机制。结果显示:(1)大豆种植地理分布重心一直处在中国的偏东北方向;从移动方向来看,重心分别在向东北、西南方向周期性徘徊变动。(2)大豆种植空间集聚格局明晰,集聚程度经历了增加、减小、再增加、再减小的周期性变化,专业化种植明显但程度逐渐下降。(3)重心转移轨迹和地理集聚格局演变表现出一致的周期性和阶段性。东北地区大豆种植专业化水平和集聚程度直接决定了全国大豆种植集聚与专业化生产的格局。(4)虽然自然禀赋决定了农作物最初的集聚格局,但开放条件下经济、技术和政策因素对大豆种植集聚格局演变的影响更大。
李二玲位书华胥亚男
关键词:地理集聚大豆种植
“新世界”葡萄酒集群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新世界'葡萄酒集群发展更能对我国葡萄酒集群发展提供参考。本文首先探讨'新、旧世界'葡萄酒生产区和特点;然后通过'新、旧世界'葡萄酒产业格局变化研究,得出'新世界'葡萄酒集群的崛起。从而探讨'新世界'葡萄酒集群成功的举措...
胥亚男刘志高李二玲
文献传递
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及演变被引量:29
2015年
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2000年以来3个时间断面县域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分析,描述了中原经济区范围内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变化状况,并分析其演化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00年以来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局部区域变动较大,但总体格局相对稳定,呈现西高东低态势;30个省辖市市区成为辐射中原经济区整体县域经济发展的极点;市区近郊县域具有二元经济特征。2经济发展空间集聚格局较为明显;热点区呈现双核结构;次热点区围绕热点区分布,圈层结构明显,呈现核心—边缘模式。3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变动是历史基础、农业资源、区位条件和区域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
胥亚男李二玲屈艳辉位书华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影响因素
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ESDA空间分析技术对1990年以来5个时间断面县域粮食产量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原经济区县域粮食生产空间集聚格局及其演化路径,并在定量分析演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框架探讨其演化机制.结果显示:(1)1990年以来中原经济区粮食产量空间格局局部区域变动较大,但总体格局相对稳定,4种类型区域大致沿东北-西南一线逐级分布;(2)粮食增长空间格局更多的表现为空间分布的随机性和结构不稳定性,空间集聚不明显;(3)通过自相关系数得出,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最强,人均GDP与粮食产量呈现负相关.最后,结合影响因素定量分析结论得出粮食生产空间格局的变动是农村城镇化、工业化、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综合作用的结果.
胥亚男张改素王发曾丁志伟
关键词:ESDA粮食生产中原经济区
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经济问题,适度的区域经济差异可刺激区域经济的发展,加快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差异过大,则会打击人们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加重区域间的矛盾,严重阻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原经济区地处我国中心地...
胥亚男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经济差异协调发展
文献传递
河南省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结构研究——基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分析被引量:40
2014年
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明确提出: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构建符合中原实际的五级城镇体系,走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城镇体系的等级层次结构建设对整个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进程至关重要。基于此,首先,从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结构的概念内涵出发,选用"城镇中心性强度"综合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河南省18个省辖市和108个县城、县级市的城镇中心性强度;其次,根据评价结果将河南省126个城镇划分为6个等级层次;最后,基于综合评价结果,结合河南省城镇体系中城市、城市群的发展态势,提出现代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结构的组织方案和调控策略。
张改素丁志伟胥亚男王发曾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