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胜男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管
  • 1篇置管
  • 1篇置入中心静脉...
  • 1篇中心静脉
  • 1篇中心静脉导管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患者
  • 1篇纵膈
  • 1篇外周
  • 1篇外周静脉
  • 1篇外周静脉置入
  • 1篇外周静脉置入...
  • 1篇囊胚
  • 1篇经外周静脉
  • 1篇经外周静脉置...
  • 1篇经外周静脉置...
  • 1篇经外周静脉置...
  • 1篇静脉
  • 1篇静脉导管
  • 1篇斑马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作者

  • 2篇胡胜男
  • 1篇高利琴
  • 1篇严缘昌
  • 1篇王慧勤
  • 1篇俞新燕
  • 1篇周萍
  • 1篇吴怡
  • 1篇应丽
  • 1篇李逸平

传媒

  • 1篇医院管理论坛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纵膈异常肿瘤患者PICC置管方法研究
2024年
总结43例纵膈异常肿瘤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实践经验。针对纵膈异常肿瘤患者PICC置管过程中易出现导管置入长度测量不准确以及送管困难等问题,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构建科学的临床操作方案:置管前增加胸部增强CT评估,胸部CT结合体表测量确定导管预置入长度,置管中注意送管技巧及运用心电定位技术减少送管困难,及时发现导管异位,置管后特殊案例资料填写并加强延续性管理。43位患者成功留置PICC导管,将导管置入理想位置为34例,置入理想位置准确率为79.1%,上腔静脉下段位置7例,右心房2例,2例患者经导管外拔处理后导管尖端位于理想位置。
周萍周萍俞新燕高利琴吴怡胡胜男高利琴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斑马鱼中囊胚过渡与背腹轴特化的调控被引量:5
2010年
斑马鱼中囊胚过渡是由母型基因调控转向合子型基因调控的重要发育阶段,也是背腹轴特化的重要时间节点。受精卵中的母型因子决定了胚胎背腹轴区域的早期划分,并作为上游因子活化合子型背腹轴决定基因。中囊胚过渡后伴随着母型因子的降解和合子型基因的表达,参与背腹轴特化的信号分子也发生了有序更迭。此外,Wnt/β-catenin及Wnt/IP3-Ca^(2+)信号通路都参与了背腹轴特化,其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组分在中囊胚过渡前后均有存在,但在中囊胚过渡前或中囊胚过渡后将其过表达造成的背腹方化效应却绝然相反,更提升了中囊胚过渡在背腹轴特化进程中的特殊性。本文将围绕近年有关斑马鱼中囊胚过渡前后的母型及合子型调控因子、信号转导机制及生物学功能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胡胜男严缘昌李逸平
关键词:斑马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