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仁辉
- 作品数:11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护士主导的强化心理干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身心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强化心理干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儿身心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44例HSCT患儿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44例HSCT患儿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护士主导的强化心理干预。分别于护理前、护理4周后比较两组患儿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治疗依从性、生命体征、癌因性疲乏[采用癌因性疲乏评估量表(PFS)]、应对方式[采用应对方式量表(MCMQ)]及并发症。结果:护理4周后,两组患儿SAS、SDS、心率、呼吸、PFS评分及MCMQ中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4周后,两组患儿按时服药、坚持服药治疗依从性、MCMQ中面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士主导的强化心理干预对HSCT患儿身心具有良好的恢复效果,改善患儿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疾病积极应对方式。
- 胡园园杨理胡仁辉
- 关键词:护士主导强化心理干预造血干细胞移植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癌因性疲乏
-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白血病儿童PICC置管维护中的应用
- 肖嫔胡仁辉卓梅英郭丽艳谢鑑辉朱丽辉
- 集束化护理在肿瘤患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肿瘤患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肿瘤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普通护理,实验组患儿应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的导管维护不良事件发生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及PICC置管时间。结果实验组的导管维护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0%(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PICC置管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肿瘤患儿采取集束化护理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 卓梅英胡仁辉范甜郭丽艳曹小红
-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肿瘤PICC置管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PICC置管维护中的应用
-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 在儿童PICC 置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常规护理模式下的PICC 置管病人35例与2014年1月-2014年12月实行家庭护理模式的PICC ...
- 肖嫔胡仁辉卓梅英郭丽艳符白鸽曹小红杨理肖荣桃
- 关键词: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
-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白血病儿童PICC置管维护中的应用
- 肖嫔胡仁辉卓梅英郭丽艳谢鑑辉朱丽辉
- 以患儿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以患儿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白血病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的50例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患儿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患儿的并发症情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MA)对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护理后HAMA、HDMA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白血病患儿实施以患儿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儿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能力。
- 杨小乐胡仁辉范甜刘伟卓梅英
- 关键词:白血病以家庭为中心并发症心理状态
-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年龄为2~4岁接受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药物联合化疗的66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3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患儿采用个体化护理方法进行护理。通过对上述2组患儿的化疗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感染、出血及贫血等一系列并发症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2种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的化疗后平均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5.0±1.4)d和(26.0±1.3)d,较对照组的(23.0±1.1)d和(34.0±1.7)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对照组患儿化疗后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感染、出血及贫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3.7%、3.5%和3.3%,而干预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0.0%、0.0%和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应用在儿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药物联合化疗中能够明显缩短患儿的化疗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减轻患儿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感染、出血及贫血等并发症。
- 胡仁辉范甜卓梅英
- 关键词:儿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个体化护理并发症
- 20例嗜血细胞综合症患儿的护理体会被引量:6
- 2011年
- 总结20例嗜血细胞综合症患儿的护理措施,主要护理措施有:定责任护士专人护理,做好病情监测,化疗前监测重要脏器的功能,皮肤黄疸消退情况、精神状态及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出血的预防措施,化疗过程中做好化疗用药的护理、加强住院环境管理预防感染的发生,同时做好饮食及心理护理。出院后做好出院指导及随访工作。认为嗜血细胞综合征患儿根据疾病发生、发展不同阶段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对症护理,能有效地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因并发症而导致的死亡,改善嗜血细胞综合症患儿的预后。
- 罗春华曹小红刘群卓梅英龙娟胡仁辉杨海霞
- 关键词:儿童护理
- 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白血病患儿,采用随机奇数偶数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40例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前后的治疗依从性和心理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结果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82.5%,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白血病患者进行护理服务,能有效的改善患儿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 范甜曹小红卓梅英郭丽艳胡仁辉
-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小儿白血病心理状况常规护理
- 舒适护理在小儿白血病腰穿鞘内注射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白血病腰穿鞘内注射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24例急性白血病行腰穿鞘内注射术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配合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配合程度及患儿家长的穿刺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明显消除患儿的紧张、恐惧心理,使患儿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穿刺操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 刘群邓映杨理曹小红范甜肖荣桃胡仁辉
- 关键词:白血病舒适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