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静

作品数:51 被引量:420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3篇宫颈
  • 12篇卵巢
  • 9篇卵巢癌
  • 8篇手术
  • 8篇中药
  • 7篇妇科
  • 6篇术后
  • 6篇细胞
  • 6篇宫颈癌
  • 5篇子宫
  • 4篇阴道
  • 4篇疣毒净
  • 4篇危型
  • 4篇胃肠功能
  • 4篇化疗
  • 4篇宫颈病
  • 4篇宫颈病变
  • 4篇高危
  • 4篇高危型
  • 4篇病变

机构

  • 48篇广东省中医院
  • 10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武汉市中医医...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上海市中医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山市中医院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 1篇陕西省肿瘤医...

作者

  • 51篇肖静
  • 10篇胡向丹
  • 8篇陈小凤
  • 4篇黄艳辉
  • 4篇黄健玲
  • 4篇蔡林儿
  • 4篇孙艳梅
  • 3篇贺海霞
  • 2篇沈碧琼
  • 2篇余冬青
  • 2篇吴凡
  • 2篇梁雪芳
  • 2篇欧爱华
  • 2篇卢雯平
  • 2篇陈秋霞
  • 2篇黎小斌
  • 2篇张春玲
  • 1篇刘铭山
  • 1篇宋恩峰
  • 1篇于斌

传媒

  • 6篇新中医
  • 6篇广东医学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新医学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槲素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槲皮素在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https://tcmsp—e.com/)获得槲皮素相关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得HR—HPV疾病靶点,通过Venny2.1.0获得槲皮素治疗HR-HPV的潜在治疗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利用Cytoscape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可视化和构建,利用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ene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从TCMSP数据库中鉴定出232个槲皮素相关靶点,从GeneCards中获得3421个疾病靶点。使用Veeny2.1.0软件获得139个潜在靶点。PPI分析显示,蛋白激酶B1(protein kinase B1,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1,MAPK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可能是槲皮素治疗宫颈HR-HPV的中心靶点。GO和KEGG分析表明,槲皮素参与了多种功能途径、生物过程、分子类别和信号通路,包括Th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EGFR信号通路、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Ak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槲皮素与中心靶点结合良好。结论:槲皮素具有多方面的特性,靶向多种组分、途径和靶点,在治疗HR-HPV中主要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氧化反应和凋亡过程进行干预。
王山云洪慧斯袁一鸣尹因浩曾建峰肖静
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槲皮素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宫颈癌前病变体外试验细胞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并呈逐渐年轻化的趋势。2008年的诺贝尔奖揭示了HPV尤其是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发生宫颈癌的主要风险因素,病毒的E6与E7两种癌蛋白可干扰细胞周期、凋亡和染色体的稳定性最终导致细胞的永生化,从而逐步发展为宫颈癌。
胡向丹潘舒裕肖静
关键词:宫颈管永生化细胞高危型体外试验宫颈上皮细胞癌蛋白
卵巢癌围手术期中西整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
2025年
1背景卵巢癌发病率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第3位,而死亡率则高居首位。2022年GLOBOCAN报告全球卵巢癌新发病例324 398例,死亡206 839例[1]。随着诊治手段的不断进步和药物的创新,卵巢癌的治疗原则形成手术、化疗、靶向药物维持的综合治疗态势,其中高质量的手术依然是卵巢癌治疗的基石。近年来,中医药在术后并发症防治、促进术后康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卵巢癌专业委员会肖静张师前孙艳梅卢雯平韩凤娟
关键词:卵巢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
《临证指南医案》中乌梅及乌梅丸运用规律探讨
目的:  乌梅是一味药食同源的中药,被历代医家广泛使用,但均不离止泻、止痢、止嗽等功效,至汉代张仲景,才创立乌梅丸并运用治疗厥阴病。叶天士是清代著名的医家,对张仲景极其推崇,化裁运用经方,并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反复强调其...
肖静
关键词:乌梅丸《临证指南医案》统计分析药物配伍叶天士
文献传递
中药疣毒净制剂治疗HR-HPV感染宫颈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中药干预对于HR-HPV病毒载量变化与宫颈病变逆转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宫颈HR-HPV感染及防治宫颈病变的作用,了解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本研究设立中药治疗组、安慰剂对照组。治疗组36人,安慰剂对...
肖静黄健玲
关键词:宫颈病变中药治疗疣毒净组织病理
文献传递
活体成像动态观察黄芪多糖对裸鼠卵巢癌细胞休眠的维持作用
2017年
目的:利用活体成像技术观察黄芪多糖对裸鼠卵巢癌细胞休眠的维持作用。方法:选取建立成功的卵巢癌细胞休眠裸鼠模型30只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黄芪多糖组、顺铂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14天;利用活体成像系统分别在给药前1天、给药后第7天、第14天监测各组裸鼠卵巢癌细胞休眠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黄芪多糖组给药后第7天、第14天,裸鼠体质量无明显变化;而顺铂组在给药后第7天、第14天,体质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裸鼠卵巢癌休眠细胞光子量随着时间而升高。与对照组比较,黄芪多糖组和顺铂组在给药第7天、第14天时,裸鼠肿瘤休眠细胞光子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黄芪多糖具有较好的维持裸鼠卵巢癌细胞休眠的作用,活体成像技术可动态地观察肿瘤细胞休眠的情况,为黄芪多糖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胡向丹王爱爱翟秋丽肖静
关键词:黄芪多糖卵巢癌人卵巢癌SKOV3细胞休眠活体成像裸鼠
俞云切脉针灸对生化复发型卵巢癌的针药结合治疗心得被引量:8
2019年
文章介绍俞云切脉针灸的基础理论,从全身经络调整取穴、对症状取穴、对疾病取穴的具体操作方法和中药辨证治疗的经验,为针药结合治疗肿瘤开辟新的领域和治疗思路。
陈小凤肖静俞云
关键词:生化复发卵巢癌
五苓散颗粒剂防治C2型L2水平子宫根治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 观察五苓散颗粒剂防治C2型L2水平子宫根治术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双模拟的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五苓散颗粒,对照组采用安慰剂颗粒,测量术后第7天拔尿管后24小时内膀胱残余尿量,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膀胱残余尿量及泌尿系感染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尿潴留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是否泌尿系感染呈显著相关关系(P<0.01).结论 五苓散颗粒剂防治C2型L2水平子宫根治术术后尿潴留疗效肯定.
肖静吴凡
关键词:五苓散
改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难度评分系统的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难度评分系统(Difficulty Degree Index,DDI)对子宫肌瘤剔除术路径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82例确诊为子宫肌瘤并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应用改良DDI进行评分,综合考虑肌瘤的数目、大小、部位、合并症及术者的手术技巧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改良DDI量表与DDI量表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肌瘤与肌壁关系、肌瘤大小及术者的手术技巧与改良DD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随着改良DDI分值的增加,手术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加,但血红蛋白下降值及术后恢复时间并未体现出差异。【结论】改良DDI评分方法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路径选择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吴凡肖静欧爱华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子宫切除术平滑肌瘤
腹针治疗妇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粘连性腹痛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妇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粘连性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妇科因妇科良性肿瘤行经腹或经腹腔镜择期手术治疗且术后符合粘连性腹痛诊断标准的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治疗过程中因发热、腹泻退出2例,最终每组入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后辨证口服中药+假腹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术后辨证口服中药+腹针治疗。患者接受治疗过程采用盲法,共治疗3 d。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2组患者腹痛及腹胀症状进行评分,检测患者血中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腹胀、腹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腹胀、腹痛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中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中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2组患者之间治疗后血中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治疗可有效改善妇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粘连性腹痛患者的腹痛、腹胀症状,而在术后降低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方面其作用尚不确切。
孙艳梅董燕陈小凤肖静
关键词:腹针腹部手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