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雪

作品数:63 被引量:232H指数:8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中毒
  • 7篇综合征
  • 6篇细胞
  • 6篇创伤
  • 5篇萘哌地尔
  • 5篇萘哌地尔衍生...
  • 5篇疗效
  • 5篇急诊
  • 4篇动脉
  • 4篇心脏
  • 4篇休克
  • 4篇血压
  • 4篇亚甲蓝
  • 4篇炎症
  • 4篇炎症反
  • 4篇骤停
  • 3篇心肺
  • 3篇血管
  • 3篇血液
  • 3篇炎症反应

机构

  • 62篇遵义医学院附...
  • 7篇遵义医学院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思南县人民医...

作者

  • 62篇肖雪
  • 12篇汪松
  • 9篇李建国
  • 7篇喻安永
  • 6篇周满红
  • 6篇龙仙萍
  • 6篇石京山
  • 6篇钟跃勤
  • 6篇黄祖敏
  • 6篇马秀
  • 5篇赵远莲
  • 5篇马懿
  • 5篇凌丽
  • 4篇杨光
  • 4篇刘安平
  • 4篇王厚清
  • 3篇段海真
  • 3篇谢智慧
  • 2篇蒋德玉
  • 2篇阳琰

传媒

  • 15篇遵义医学院学...
  • 4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贵州医药
  • 3篇临床急诊杂志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2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新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10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7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5
2014年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目前早期、有效的治疗仍是一大难题.近几年,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MODS的治疗中表现出极其重要的作用,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现将其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刘安平肖雪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多器官功能衰竭
希恩综合征并发垂体危象及未察觉低血糖1例
2012年
患者女,34岁,因恶心呕吐2d+,昏迷5h+就诊。患者既往无心脑血管疾病、癫痫及中毒等病史。患者发病前乘坐火车2d未进食。体查:体温36.9℃,呼吸19次/min。脉搏64次/min,血压110/60mmHg。贫血貌,浅昏迷,头发、眉毛及阴毛稀少.双瞳正圆等大。
汪松龙仙萍肖雪
关键词:希恩综合征垂体危象低血糖并发恶心呕吐浅昏迷
无创正压通气对于中重度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中重度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68例中重度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研究,依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1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6min步行距离(6-MWD)、右室内径(RVD)、收缩期肺动脉压(SPA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重度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李曙光敖万萍肖雪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无创正压通气临床疗效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 比较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两种不同净化方式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MODS患者7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CVVH组置换液及透析液流速均为1800 mL/h,CVVHDF组置换液和透析液流速均为2000 mL/h,两组血流速度均为150~180 mL/min.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48、72 h血肌酐(SCr)、尿素氮(BUN)、pH值、碳酸氢根(HCO3-)、辅助性T细胞(Th1、Th2)和Th1/2比值的差异.结果 随时间延长,两组治疗后SCr、BUN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72 h达最低,且CVVHDF组治疗后的变化程度较CVVH组更显著〔SCr(μmol/L):150.62±32.09比177.47±31.41,BUN(mmol/L):7.31±2.19比9.06±2.36,均P〈0.05〕,两组治疗后pH值、HCO3-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治疗后48 h达峰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VVH组:pH值为7.42±0.08比7.25±0.10,HCO3-(mmol/L)为22.49±5.11比15.65±4.16;CVVHDF组:pH值为7.41±0.04比7.24±0.11,HCO3-(mmol/L)为23.24±4.78比15.65±4.16,均P〈0.05〕,治疗后72 h又有所降低(CVVH组:pH值、HCO3-分别为7.37±0.07、22.35±4.91,CVVHDF组pH值、HCO3-分别为7.38±0.06、22.53±4.58),但仍明显高于治疗前,两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治疗后Th1、Th1/2均逐渐升高,于治疗后72 h达高峰;Th2呈逐渐降低趋势,于治疗后72 h达最低,且治疗后CVVHDF组的变化较CVVH组更显著〔Th1(×10-2):1.51±0.12比1.21±0.11,Th2(×10-2):1.61±0.62比1.70±0.18,Th1/2:0.91±0.14比0.71±0.15,均P〈0.05〕.结论 CVVHDF和CVVH均能有效清除MODS患者体内的炎症介质和代谢产物,调整酸碱平衡并调节免疫功能,且CVVHDF较CVVH更为有效.
刘安平杨欠叶鹏喻安永肖雪
关键词: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亚甲蓝对兔创伤性休克的干预作用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观察亚甲蓝(MB)干预后,创伤性休克兔血浆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和小肠、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探讨MB对创伤性休克的作用机制。方法18只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创伤性休克生理盐水复苏组(生理盐水复苏组)、创伤性休克MB处理组(MB处理组),每组6只。生理盐水复苏组及MB处理组记录休克前(T1)、休克末(T2)、复苏末(T3),复苏后0.5(T4)、2(T5)、4h(T6)血流动力学的动态变化,并测定血浆NO、TNFα、IL6水平,假手术组于相应时间点测定。实验结束后,3组动物均留取小肠、肝脏组织,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MB处理组血流动力学较生理盐水复苏组平稳(P<0.05或P<0.01)。创伤性休克后,血浆NO水平明显高于T1水平,生理盐水复苏组复苏后血浆NO进行性增高,于T4时达峰值水平,以后逐渐下降,但仍高于T1水平;MB处理组复苏后血浆NO明显降低;假手术组各时间点血浆NO无明显变化。创伤性休克后TNFα及IL6明显升高,而应用MB复苏后TNFα及IL6与T1时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假手术组各时间点TNFα及IL6差异无显著性。生理盐水复苏组各脏器病理损害明显;MB处理组各脏器病理损害显著减轻;假手术组各脏器无明显病理损害。结论NO、TNFα及IL6在创伤性休克的病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应用MB可降低血浆NO、TNFα及IL6的水平,明显改善创伤性休克血流动力学,保护重要脏器,有助于创伤性休克的改善。
李建国王厚清黄祖敏肖雪周满红
关键词: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亚甲蓝
浅谈基层急诊工作中的几个预处理问题被引量:3
2012年
急诊医师在急诊工作中需面临工作节奏快、病种复杂不明、病情变化迅速、医疗风险大等情况。如何判断患者的潜在风险,及时有效地抢救患者,急诊医师有时难以真正做到。一般急诊医师对生命危急的患者不难判断;难在对“潜在危重症”患者的判断,这些患者随时可能病情恶化甚至死亡。为此,我们提出了“急诊预处理”的理念,希望急诊医师予以重视。
汪松肖雪李建国龙仙萍
关键词:急诊危重病
急诊分诊失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通过对我院急诊科2007.1-2008.1接诊的病人进行分诊失误原因分析并研究对策。方法:通过对急诊护士在急诊病人就诊时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急诊分诊护士准确分诊相关因素以及急诊分诊护士参加急诊相关知识培训情况等...
肖雪钟跃勤马秀赵远莲
关键词:急诊分诊护士素质
文献传递
以腰痛并双下肢瘫痪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1例被引量:1
2013年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主动脉血液经内膜撕裂口流入囊样变形的中层并扩展、血管剥离,形成夹层血肿,出现急性疼痛、循环血量不足、器官缺血或血肿压迫等症状,是心血管疾病的危急重症。该病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临床表现多样化,部分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临床上以腰痛并双下肢瘫痪为首发症状的病例少见。现将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12年7月24日收治的以腰痛并双下肢瘫痪为首发表现的主动脉夹层1例报告如下。
吴应强肖雪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腰痛下肢瘫痪首发症状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治疗进展被引量:8
2013年
百草枯(paraquat,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触灭型除草剂之一,动物属中等毒性,但对人的毒性却较高,成人估计致死量40mg/kg。百草枯中毒后可造成多个系统或器官损害,肺部最为严重,病死率极高,致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明确,
吴应强肖雪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
呼吸心脏骤停心肺复苏48例相关因素综合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我院急诊科心肺复苏(CPR)成功因素的综合分析。方法:对106例呼吸心脏骤停实施CPR按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与不存活组,其中存活组48例,未存活组58例,把存活组的临床资料、复苏开始的时间、建立静脉通道的时间、药物选择、气管插管所需的时间与心肺复苏成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各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24h存活率。结果:在急诊科CPR的成功率45.3%,存活组中复苏开始越早、建立静脉通道越早及尽早气管插管的患者其恢复自主循环的时间越早,24h存活率越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活组中联合使用复苏药物的患者其恢复自主循环的时间越早,24h存活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PR复苏的时间越早,气管插管所需的时间越短,尽早建立静脉通道,联合使用肾上腺素、氨茶碱及盐酸纳络酮是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及24h存活率的重要因素。
肖雪汪松马懿钟跃勤马秀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