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辉
- 作品数:35 被引量:189H指数:9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漳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南京军区“十一五”计划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创伤性脑损伤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8
- 2020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创伤性脑损伤(TBI)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有明确颅脑外伤患者为TBI组,均行头颅CT、常规MRI序列(包括T 1WI、T 2WI、FLAIR像)与DTI检查,测量脑内不同部位的FA值,并对患者脑外伤严重程度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FA值与GCS评分,分析患者后遗症的发生与DTI、GCS评分和住院时间的相关性,选取志愿者15例为对照组。结果TBI组各ROI的FA值与对照组相比较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组双侧相同解剖部位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I组的FA值与GCS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DTI异常与患者脑伤后遗症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A值的变化与TBI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DTI检查技术为临床TBI患者的早期确诊和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提供重要临床依据。
- 陈水斌汤奕林欧阳林罗爱芳肖玉辉
-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
- 联合应用MRI水激励成像与扩散张量成像早期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MRI水激励成像(T2-me3d-we)与扩散张量成像(DTI)早期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价值。方法纳入自2014-01—2017-06经关节镜检查证实50例(55膝)膝关节软骨损伤,术前均进行MRI检查,将T2-me3dwe与DTI图像传至后处理工作站,以T2-me3d-we图像为解剖定位图,观察该序列上膝关节软骨损伤区域,测量该区域的FA值、ADC值。结果 55个膝关节内共发现软骨损伤72处,关节镜下明确膝关节软骨损伤Recht分级:Ⅰ级16处,Ⅱ级22处,Ⅲ级24处,Ⅳ级10处。T2-me3d-we序列检查结果与关节镜检查结果的一致性高于FS-SE-T2WI序列。膝关节软骨损伤处ADC值明显高于正常膝关节软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软骨损伤部位FA值与Recht分级呈负相关(r=-0.68,P<0.01),膝关节软骨损伤部位ADC值与Recht分级呈正相关(r=0.72,P<0.01)。结论 T2-me3d-we联合DTI成像可以在形态学基础上量化评估膝关节软骨损伤,指导临床根据患者软骨损伤分级情况给予相应干预,避免软骨损伤进一步加重。
- 郏潜新卫雍绩罗爱芳欧阳林肖玉辉罗锦川汤奕林蔡阿惠
- 关键词:膝关节软骨损伤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 SWI在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急性期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临床确诊DAI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常规MRI扫描基础上行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AIR)序列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扫描,比较两者DAI病灶的检出率,分析信号特征。结果:联合常规序列和SWI共发现DAI病灶378个;其中SWI检出病灶341个,敏感度为90.2%,在磁敏感图(SWI image)表现为散在、大小不等且不规则形低信号影,边界清晰,在相位图(Phase image)测病灶较正常脑组织相位位移量明显大(P<0.05);在FLAIR检出病灶197个,敏感度为52.1%,表现为边界模糊的大小不等点片状高或稍高信号影,SWI对于DAI的检出率显著高于FLAIR(P<0.01)。结论:对于急性期DAI病灶的显示,SWI比常规序列敏感,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 郏潜新欧阳林岳翠肖玉辉陈懿何平许孟君
-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磁共振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
- 腰椎相关结构的退变规律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 研究腰椎退变患者腰椎骨质、椎间盘、韧带、椎小关节退变及腰椎退变性失稳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探讨腰椎退变规律。资料与方法 对1180例腰椎退变患者的腰椎CT进行分析,观察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间椎体骨质、椎间盘、椎小关节、韧带退变以及退变性腰椎失稳的发生率。结果 腰椎退变患者腰椎间盘的退变率最高,其次是腰椎骨质、椎小关节、韧带、腰椎失稳。以36岁为年龄分界,36岁以下为腰椎低退变率年龄,以上是腰椎高退变率年龄,不同结构伴随年龄增长的退变率并不是同步递增的,腰椎骨质、椎小关节、韧带退变率及腰椎失稳发生率最高在65岁以上年龄段,而腰椎间盘退变率最高在36~45岁年龄段。男性腰椎间盘、骨质的退变率明显高于女性;椎小关节、韧带的退变率在男、女性间无显著差异;而女性腰椎失稳率明显高于男性。结论 总体上伴随年龄增长的腰椎退变,其不同结构的退变规律不一,在不同年龄段及性别间都存在明显差异,全面分析腰椎退变的影像表现有利于对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理解和治疗。
- 欧阳林周水添肖玉辉林焕斌陈晓武
-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病变影像
- 常见的螺旋CT操作错误
- 2005年
- 周水添蔡晓娟陈晓武肖玉辉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西门子SOMATOMCT检查图像清晰
- 退行性颈椎不稳运动降低椎动脉与小脑灌注血流动力的多模态MRI初期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采用椎动脉MR流速测定(2D-PC Cine)和动脉自选标记(ASL)成像研究退行性颈椎不稳运动对椎动脉和小脑灌注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椎动脉迂曲并颈椎不稳者8例(观察A组),单纯椎动脉迂曲者6例(观察B组),椎动脉正常者6例(对照组)。在仰卧位分别行颈椎中立位、左旋转45°和右旋转45°椎动脉2D-PC Cine及小脑ASL成像。测量左侧与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速度落差,以及小脑灌注血流速度。结果无论是左侧还是右侧椎动脉,观察A组、观察B组、对照组颈椎不同体位下平均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颈椎不同体位下血流速度落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A组与观察B组血流速度落差明显大于对照组。颈椎中立位时,3组小脑灌注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左旋转45°与右旋转45°时,3组小脑灌注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A组小脑灌注血流速度明显低于观察B组与对照组。结论退行性颈椎不稳运动可引起椎动脉血流速度落差增大,降低小脑灌注动力。
- 欧阳林钱学江汤奕林肖玉辉罗爱芳蔡阿惠
- 关键词:颈椎不稳椎动脉血流
- 右耻骨上支软骨肉瘤1例
- 2006年
- 患者男性50岁。已婚,因“右髋关节酸痛、活动受限进行性加重8月余”入院。查体:右下肢跛行明显,右腹股沟较左侧明显肿胀,表面无红肿、窦道及静脉曲张,右大腿肌肉明显萎缩。右腹股沟肿胀处压痛明显,触之质地较硬,肿块与皮下无明显粘连,活动度差。右髋关节屈曲活动基本正常,内收、后伸、外展活动受限,以外展受限为主。右大腿髌上10cm周径较左侧小约5cm,双侧小腿周径相等。右侧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右侧“4”字试验(+),右侧股神经牵拉试验(-),右侧膝、跟腱反射正常。超声诊断:“右侧髂窝不均匀实质性肿块”。CT示:“右耻骨上支及髋臼前柱溶骨性骨质破坏,并周围软组织肿胀、脓肿形成,考虑为结核”。而MR示:“右耻骨、髋臼、坐骨体部骨质破坏并周围软组织肿胀并脓肿形成,考虑感染性病变可能性大,结核待排除,建议进一步检查。术前穿刺病理示:右侧髂窝不均质实性肿块,条形组织中仅见变性坏死的骨组织,未见肿瘤及其它特异成份;血块组织及涂片中均未见任何细胞成份。可考虑结核病灶。
- 周水添黄伟君钟华成肖玉辉
- 关键词:软骨肉瘤实质性肿块结核病灶右腹股沟脓肿形成
- 一种脊椎应力位影像检查辅助载荷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椎应力位影像检查辅助载荷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患者髋臀部的一条承压漏底裤和一端设置于所述承压漏底裤的后裤腰、另一端用于跨过患者肩部并接至所述承压漏底裤的前裤腰的两条伸缩可调的弹性应力加压带,且所述两条...
- 欧阳林陈鼎伟肖玉辉
- 文献传递
- CT胃肠气体造影智控缓释胶囊的研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设计实用新型胃肠气体造影胶囊。方法:制备明胶胶囊,内装产气栓剂0.50 g,共设2粒、5粒、10粒3种剂量组,观察不同服用剂量及CT扫描时间的胃腔造影效果,并评价受检者服用胶囊的接受程度。结果:2粒剂量产气量较少,胃腔充盈扩张不充分;5粒及10粒剂量产气较多,胃腔充盈扩张均较充分。服药后5 min时扫描,胶囊没完全产气;10~15min时,产气充分;20 min时,胃腔内气体量减少。受检者服用2粒或5粒胶囊可以接受,服用10粒较难接受。结论:产气胶囊使用方便,产气稳定,维持时间长,服用剂量以5粒较好,扫描时间以服药后10~15 min较好。
- 欧阳林徐玉琴周水添钟华城林焕斌肖玉辉
- 关键词:胃肠造影剂CT
- 比较CT和X线检查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0
- 2007年
- 目的:比较CT和X线平片对肠梗阻的检查技术及诊断价值。方法:比较CT、X线CR平片对肠梗阻患者的检查操作难度、检查消耗时间、图像质量、患者舒适度及图像显示病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同时比较患者及开单医生对X线CR平片、CT这两种检查的接受度。结果:在CT、X线CR平片对肠梗阻患者的检查操作难度、检查消耗时间、图像质量、患者舒适度及图像显示病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方面,CT显著优于X线CR平片;但患者及开单医生对X线CR平片检查的接受度又显著高于CT。结论:CT是一种对肠梗阻很有价值的检查诊断工具。
- 欧阳林周水添肖玉辉林焕斌陈华燕
- 关键词:急腹症肠梗阻X线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