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兴隆
- 作品数:12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切口疝腹腔镜与开放修补术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切口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年11月.纳入有关腹腔镜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切口疝的RCT文献,根据Cochrane Handbook 5.0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肠损伤、肠梗阻、术后出血、血清肿、血肿、感染、皮肤坏死),住院时间,复发率.采用Revman 5.2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篇RCT文献(最终纳入12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下切口疝修补术可降低术后血清肿发生率(RR=0.18,95%CI:0.10 ~ 0.33,P< 0.0001)和术后感染率(RR=0.24,95%CI:0.13~ 0.42,P<0.00001),但不能减少术后肠梗阻发生率(RR=1.02,95%CI:0.41 ~ 2.55,P=0.96)、术后出血发生率(RR=1.88,95%CI:0.41 ~ 8.71,P=0.42)、术后血肿发生率(RR=0.92,95%CI:0.55~1.56,P=0.77)、术后皮肤坏死发生率(RR=0.66,95%CI:0.26~1.66,P=0.37),不能降低复发率(RR=1.20,95%CI:0.82~1.75,P=0.35),且术中肠损伤发生率高于开放组(RR=3.95,95%CI:0.99~15.74,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由于异质性较大,未进行合并分析.[结论]切口疝腹腔镜下修补术对比开放修补术,术中肠损伤发生率增高,不能降低术后肠梗阻发生率、术后出血发生率、术后血肿发生率、术后皮肤坏死发生率,也不能降低复发率,但腔镜下修补术后血清肿发生率及术后感染率低.鉴于纳入研究的总体质量不同,应开展设计样本量更大、质量更高的RCT研究提供证据.
- 耿兴隆秦伟戴勇
- 关键词:切口疝腹腔镜术开放性手术META分析
- 结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MMP-2、nm23-H1及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nm23-H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组织标本150例,另选择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77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Survivin、MMP-2、nm23-H1及VEGF阳性表达情况,分析结直肠癌组织Survivin、MMP-2、nm23-H1及VEGF的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MMP-2、VEGF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而nm23-H1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结直肠组织(P<0.05);Survivin、MMP-2、nm23-H1及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原发部位、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P<0.05)。结论 Survivin、MMP-2、nm23-H1及VEGF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病及进展过程,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浸润情况,辨别肿瘤分期、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及判断预后。
- 杨立平李晓峰秦伟戴勇党宝宝杨生虎韩云耿兴隆董晋
- 关键词:结直肠癌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2NM23-H1
- 切口疝腹腔镜与开放修补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目的:比较腹腔镜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切口疝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
- 耿兴隆
- 关键词:切口疝腹腔镜术开放性手术META分析
- 文献传递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高原肝包虫胆漏的临床研究
- 秦伟党宝宝李晓峰杨生虎韩云董晋耿兴隆张鹏飞
- 包虫病是由棘球属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手术仍是其首选治疗方法。在治疗肝包虫过程中,传统的手术方式在判断有无胆漏口或隐匿性胆漏方面存在很大漏洞。对部分胆漏者如术中处理不当,如缝线过浅或拉力较大易撕裂外囊...
- 关键词:
- 关键词:包虫病人兽共患病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中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意义。方法从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中抽取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术式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开腹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生化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失血量为、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周后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及谷丙转氨酶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快速控制病情,且安全性较高。
- 杨立平韩云李晓峰耿兴隆戴勇党宝宝董晋李雅
- 关键词:肝硬化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右上腹腹腔外引流的误区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右上腹腹腔外引流的方法。方法:抽取3年来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上腹部不同手术共96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常规Winslow孔置管,右侧腋前线肋缘下引出引流管,对照组右肝上间隙放置引流管,沿右结肠旁沟,沿腋前线与脐水平交点偏内侧2 cm处将引流管引出体外,所有病例均保证引流管不打折引出体外,最后根据不同手术类别,观察第1天引流量、拔管时间、右侧膈下积液情况、胸腔反应性积液情况等指标,对比两种引流方法的引流效果。结果:对照组第1天引流量多于试验组,对照组拔管时间短于试验组,对照组术后发生膈下积液、胸腔反应性积液少于试验组。结论:对于右上腹引流,对照组引流效果优于试验组,且对照组可有效避免右侧膈下积液及胸腔反应性积液产生及加重。
- 耿兴隆戴勇秦伟
- 关键词:普外科引流右上腹
- 腹腔灌洗液中CK20m RNA水平与结直肠癌不同术式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腹腔灌洗液中CK20m RNA的临床意义以及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9例直肠癌手术患者,利用RT-PCR技术分别检测以上患者腹腔灌洗液中CK20m RNA表达,从而探究CK20m RNA的临床价值以及评价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实用性。结果 10例良性病变腹部手术组患者腹腔灌洗液中CK20m RNA无明显表达。39例结直肠癌患者腹腔灌洗液中可见CK20m RNA表达,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总表达率为40.2%(47/117),且术前、术中以及术后CK20m RNA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7例开腹手术组和22例腹腔手术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CK20m RNA阳性表达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安全有效,与开腹手术相比并不增加癌细胞局部种植的风险。
- 韩云杨生虎李晓峰杨立平耿兴隆
-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CK20MRNA
- 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微创切除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观察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微创切除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单纯组(55例)和联合组(38例)。单纯组患者均行腹腔镜微创切除术治疗。联合组患者于腹腔镜微创切除术前给予亚叶酸钙注射液400 mg/m2+奥沙利铂注射液85 mg/m2,静脉滴注2 h,d1+氟尿嘧啶注射液2 400 mg/m2,静脉滴注46 h,d2,2周为1个疗程,共2~4个疗程,后隔4周行腹腔镜微创切除术。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肠外营养、预防性抗炎等常规治疗,并于术后行6个疗程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或替吉奥+奥沙利铂方案化疗。观察联合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切除范围、中转开腹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完整切除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流质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44.8%,疾病控制率为92.2%,发生Ⅰ级不良反应23例次、Ⅱ级13例次、Ⅲ级3例次。联合组患者完整切除率显著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率、切除范围、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流质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切除术前采用亚叶酸钙、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新辅助化疗方案用于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显著,可提高术中完整切除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 杨立平李晓峰耿兴隆秦伟戴勇党宝宝杨生虎韩云董晋
-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亚叶酸钙氟尿嘧啶
- 应用3D成像技术进行耻骨肌孔大小及角度的测量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利用3D成像技术进行人体耻骨肌孔的长度、耻骨肌孔的上区宽度、下区宽度、总宽度以及耻骨肌孔上下区域所成角度的测量。方法对该院2018年1月-2018年4月105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术前薄层CT扫描,扫描后导出DICOM文件,并利用Mimics Research 19.0软件进行后期3D成像,建立盆腔3D模型,最后进一步精确测量耻骨肌孔的大小,包括耻骨肌孔的长度、上区域宽度、下区域宽度、总宽度以及上下区域所成角度。结果耻骨肌孔的长度为(7.4±0.3)cm,耻骨肌孔上区域宽度为(5.3±0.4)cm,耻骨肌孔下区域宽度为(2.7±0.2)cm,耻骨肌孔的总宽度为(7.9±0.4)cm,耻骨肌孔上下区域所成角度为(123.1±3.7)°,内镜下补片放置成功率100%,半年内复发率为0%。结论腹股沟疝用折叠型补片修补耻骨肌孔是相对适宜的,上片覆盖不小于7.4 cm(长)×5.3 cm(高)的三角扇形区域,下片覆盖不小于7.4 cm(长)×2.7(高)cm的三角扇形区域,上下区域所成角度约123.1°,该研究数据能够更精确地测量耻骨肌孔尺寸,为内镜下腹股沟疝腹膜前间隙修补手术提供理论数据基础,为补片设计及裁剪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微创内镜以后个体化治疗方案进行铺垫。
- 耿兴隆戴勇赵亮秦伟党宝宝韩云
- 关键词:腹股沟疝耻骨肌孔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