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月中

作品数:77 被引量:487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6篇肾病
  • 30篇中医
  • 16篇辨证
  • 15篇IGA肾病
  • 11篇中西医
  • 11篇综合征
  • 10篇肾病综合征
  • 9篇中西医结合
  • 9篇中药
  • 9篇膜性
  • 9篇激素
  • 8篇证型
  • 8篇中西医结合治...
  • 8篇中医证
  • 8篇中医证型
  • 8篇膜性肾病
  • 7篇肾小球
  • 7篇肾炎
  • 7篇特发性膜性肾...
  • 6篇头坏死

机构

  • 64篇广州中医药大...
  • 23篇广州中医药大...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广西中医学院...
  • 3篇深圳市中医院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第二中...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佛山市第二人...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黑龙江省中医...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77篇罗月中
  • 16篇汤水福
  • 15篇鲁欢
  • 14篇洪钦国
  • 14篇王超
  • 12篇涂海涛
  • 11篇吴兴波
  • 7篇陈刚毅
  • 6篇何伟
  • 5篇孙郁
  • 4篇苏保林
  • 4篇吴金玉
  • 3篇叶任高
  • 3篇李勇
  • 2篇李锐
  • 2篇江湧
  • 2篇周玖瑶
  • 2篇陈锐深
  • 2篇王林
  • 2篇匡忠生

传媒

  • 11篇新中医
  • 7篇广州中医药大...
  • 7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中药新药与临...
  • 3篇广东医学
  • 2篇实用中医内科...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医药学刊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现代中医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中医正骨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陕西中医函授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5篇2003
  • 6篇2002
  • 4篇2001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益肾清利颗粒联合低剂量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虚湿热证疗效观察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 评价益肾清利颗粒联合低剂量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虚湿热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60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8例)、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46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5例)、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4例)、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18例)共计231例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隐匿性肾炎、慢性肾炎)肾虚湿热证患者,按区组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115例、对照组116例。安全性分析集217例(试验组109例,对照组108例),全分析集203例(试验组99例,对照组104例)。两组均予ACEI/ARB等基础治疗,试验组予益肾清利颗粒(生黄芪10 g、制首乌10 g、石苇10 g,1.5 g/袋,含生药10 g)各1袋,2次/d;雷公藤多苷片10 mg,2次/d,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UTP)调整雷公藤剂量,对照组予益肾清利颗粒模拟剂与雷公藤多苷模拟片。疗程24周,随访24周。观察治疗后UTP、尿红细胞计数(URBC)、肾功能(BUN、SCr)的变化,以及血常规(WBC)、肝功能(SGPT、SGOT)、胃肠不适、皮疹、女性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82.8%,82/99)优于对照组(61.5%,64/104,P〈0.01),对UTP进行分层比较的结果显示试验组UTP为0.8~3.0 g/24 h的患者疗效更优(P〈0.01);试验组UTP降低的效应发生在治疗第8周以后,作用持续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试验组 URBC减少,但波动较大,其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WBC、SGPT、SGOT等安全性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CEI/ARB等基础治疗上,益肾清利颗粒联合低剂量雷公藤多苷片能较好地控制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并且有助于稳定�
盛梅笑孙伟邢昌赢袁发焕汤水福熊佩华马济佩周栋高坤江燕陈继红毛慧娟牟娇罗月中魏明刚刘彩香
关键词: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雷公藤多苷片
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54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 :比较西医常规疗法和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 ,并探讨中医辨证分型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将 72例患者按 3∶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西医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辨证服用中药 ,疗程 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尿分析、肾功能等变化 ,并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0 .7% ,而对照组仅为 6 6 .7% ,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两组在减少 2 4h尿蛋白定量方面 ,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0 1)。两组均能减少尿RBC计数 ,且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0 1) ,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两组治疗后Scr、BUN有所下降 ,但与治疗前比较 ,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治疗组在减少 2 4h尿蛋白定量和尿RBC计数方面优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和P <0 .0 0 1)。中医辨证分型中疗效以风邪袭肾最好 ,脾肾阳虚最差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IgA肾病 ,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中医辨证分型与疗效关系不大 。
汤水福洪钦国罗月中谢桂权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中医辨证分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多元分析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被引量:5
2005年
罗月中温利辉于青
关键词:IGA肾病中医证型
祛瘀生新法治疗IgA肾病7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祛瘀生新法治疗原发性Ig A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部及门诊共79例原发性Ig A肾病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试验期间,2例因缺乏依从性被剔除,1例因妊娠退出。76例纳入疗效分析。两组均通过飞信告知饮食宜忌,并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祛瘀生新法方药。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和治疗不同时点中医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UTP)、高倍镜下尿红细胞计数(URBC)、肾功能(BUN、Scr、UA、e GFR)、血清白蛋白(ALB)、血脂(CHOL、TG、HDL-C、LDL-C)的变化,以及血分析、肝功能和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95%,30/38)优于对照组(60.53%,23/38,P=0.016),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UTP、URBC、血脂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UN、Scr、UA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e GFR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e GFR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饮食调适及对症治疗基础上,配合祛瘀生新法,可以更好地改善Ig A肾病的蛋白尿、血尿和血脂,稳定肾功能,缓解患者自觉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鲁欢罗月中
关键词:祛瘀生新法证候积分
老年顽固性肺部感染并肺性心衰32例治疗观察被引量:7
1997年
对32例老年顽固性肺部感染并肺性心衰患者,根据中医辨证,认为属肺胀、喘证、心悸、痰饮范畴,证属脾肾阳虚,痰浊阻肺,水气凌心。运用加味苓桂术甘汤为主治疗,结果:治愈11例,好转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
罗月中
关键词:肺部感染并发症肺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
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激素敏感性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激素敏感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200例,其中实验组(IMN)38例,对照组(非IMN)162例。根据患者对激素的的效应,将实验组分为实验A组(激素敏感)8例,实验B组(激素不敏感)30例;对照组分为对照A组(激素敏感)79例,对照B组(激素不敏感)83例。对200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IMN患者激素敏感性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①实验组患者年龄大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A组相比,对照B组女性多(P〈0.05),且年龄较大(P〈0.01)。②实验组对激素敏感性低于对照组(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气(阳)虚证、血瘀证较多(P〈0.05),而阴虚证和湿热证较少(P〈0.01);与对照B组相比,对照A组气(阳)虚证和风湿证较多(P〈0.05~0.01),阴虚证较少(P〈0.05)。结论①在PNS患者中,IMN患者年龄偏大,但年龄与激素效应无明显的相关性;非IMN患者激素不敏感者年龄偏大。②激素敏感性与病理类型有关,IMN患者对激素不敏感。③IMN患者中医证型的气(阳)虚证、血瘀证明显多于非IMN患者。
王超罗月中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病综合征激素敏感性中医证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肺癌的近况被引量:2
2003年
陈志坚罗月中陈锐深
关键词:肺癌中西医结合疗法
遗传性因子Ⅺ缺乏症致大量血尿1例
2011年
患者,25岁,因发现肉眼血尿3 d,于2010年4月18日入住我院.患者于2010年4月14日晚与朋友4人饮酒并进食辛辣食物及海鲜,次日上午出现腹痛,无腹泻,无发热恶寒,未予重视.于夜间出现腰痛,伴有肉眼血尿,色鲜红伴血块,疼痛无放射下肢等部位,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无便血,无吐血,无呕血.4月15日于外院就诊查尿分析示:尿白细胞(±),尿潜血(++),尿蛋白(+++),尿酮体+;肾脏B超示双肾集合系分离;血常规未见异常.给予喹诺酮类消炎药治疗3 d,肉眼血尿仍然存在.
王林罗月中涂海涛
关键词:大量血尿发热恶寒辛辣食物尿白细胞肾脏B超
养阴清热法配合雷公藤制剂治疗IgA肾病57例被引量:13
1999年
洪钦国罗月中
关键词:IGA肾病中医药疗法养阴清热法雷公藤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0年
肾病综合征(NS)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高度水肿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免疫异常为NS的重要病因之一,以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为主。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包括微小病变及系膜增生性肾炎中的激素依赖或抵抗型,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及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中的激素抵抗型。
罗月中涂海涛
关键词: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激素抵抗型大量蛋白尿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