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延峰
- 作品数:10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婴儿腹泻时粪乳糖定性试验的临床应用(附30例报告)
- 1993年
- 乳糖不耐受症(LI)主要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使乳糖酶分泌缺乏,不能充分水解乳糖,导致小肠腔内渗透压增高,引起含气性腹泻。近几年来国内许多医院先后开展了对腹泻患儿粪便乳糖的检测。明确LI的情况有助于对腹泻的控制。我院去年起做了一些工作,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1992年7月~1993年2月,我们对儿科住院腹泻患儿30例的粪便用醋酸铅法检测其乳糖含量,其中男19人,
- 周金莉罗延峰李刚
- 关键词:乳糖含量婴儿腹泻腹泻患儿后天因素秋冬季腹泻
- 早产儿肠外营养方法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早产儿应用早期及传统两种肠外营养方法的疗效。方法不能耐受全胃肠道喂养的早产儿60例(胎龄28~36周,体质量1200~2500g),随机分为两组,早期组于生后24h以后添加氨基酸及脂肪乳;晚期组采用传统的肠外营养方法,即72h以后应用氨基酸及脂肪乳,同时均根据病情尽早经口微量喂养。两组患儿均于生后第1天与第7天检测血肝功能、总胆红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尿素氮,每天监测体质量、微量血糖。比较两组患儿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体质量下降幅度、第3天热量、第7天热量、肠外营养时间、住院天数、过渡到全肠道营养的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及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胆红素、尿素氮的变化。结果早期组患儿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较晚期组短(P<0.01),第3天热量、第7天热量较晚期组高(P<0.01),体质量下降幅度、并发症发生例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生后相同日龄测得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尿素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积极规范的肠外营养支持对早产儿是有益且安全的。
- 邵新环罗延峰杨绍燕
- 关键词:早产儿肠外营养
- 18例脐带因素致新生儿多脏器功能损害临床及预后分析
- 2001年
- 姚良罗延峰姚远增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脏器损害脐带因素
- 住院患儿TORCH感染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1年
- 罗延峰姚良李泽亮姚远增
- 关键词:TORCH感染儿科IGM抗体
- 早产儿对乙肝疫苗接种免疫应答反应的临床研究
- 周金莉罗延峰张示渊展群岭邵新环付进忠杨军陈月芝谷强邢燕杨绍燕孙文莉孙桂芳张彩艳杲晓兰
- 该项目开展了早产儿接种乙肝疫苗前后血汞含量的分析研究,并得出早产儿血汞上升与疫苗接种有关,但在安全范围;采用分组法对早产儿接种乙肝疫苗后抗-HBS滴度与足月儿对比进行了比较,得出该实验组早产儿出生后早期接种乙肝疫苗有保护...
- 关键词:
- 关键词:乙肝疫苗接种慢性乙型肝炎
- 522例新生儿住院病例分析
- 1994年
- 我院儿科自1985~1992年共收治新生儿522例,占同期儿科住院总人数8774例的5.9%。为今后新生儿疾病防治重点提供参考资料,现将本组病例分析如下。
- 罗延峰张惠丽姚远增
- 关键词:新生儿住院病例分析
- 小儿呼吸道感染80例心肌酶谱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2年
- 罗延峰孟亚敏李静
- 关键词:心肌酶谱呼吸道感染儿童
- 哮喘控制测试在5~12岁儿童哮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ACTTM)在5~12岁儿童哮喘临床诊断中应用的意义。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儿童哮喘,分级为一、二级的5~12岁患儿46例,对他们的年龄、既往喘息发作的次数、有无过敏性鼻炎、有无哮喘家族史、ACTTM评分(由家长对患儿进行评分)、用力呼气峰流速(PEF)变异率等变量进行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结果:ACTTM评分与PEF变异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710,P=0.000,R2=0.764);既往喘息发作的次数与家族史(r=0.279,P<0.05)呈显著正相关关系;ACTTM评分和PEF变异率两变量与年龄、既往喘息发作次数、有无过敏性鼻炎、有无哮喘家族史之间均无相关关系;既往喘息发作的次数与有无过敏性鼻炎(r=-0.138,P>0.05)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哮喘控制测试(ACTTM)由了解病情的家长来评分,未受到患儿年龄的影响,该方法有助于检出哮喘控制不良的患儿和进行哮喘的监测。
- 罗延峰周金莉孙文莉展群岭邢燕张彩艳
- 关键词:哮喘儿童
- 万托林合用地塞米松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万托林单用与合用地塞米松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将12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之上随机分为两组,1组为合用组53例,2组为单用组68例。比较两组治疗后肺部哮鸣音消失所需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合用组哮鸣音消失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单用组(P=0.000),但两者住院时间无差别。结论:万托林合用地塞米松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更好地缓解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喘息症状。
- 罗延峰周金莉陈月芝刘莹琦(编校)
- 关键词:万托林地塞米松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毛细支气管炎
-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及治疗被引量:22
- 2015年
- 目的总结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初始给予红霉素20~30 mg/(kg·d)连续7 d静脉滴注治疗是否有反应,分为一般组和难治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寻找RMPP各独立相关因素的临界值。结果 193例患儿中35例(18.1%)红霉素治疗无效,为难治组,另158例为一般组。两组间发热时间、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铁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入院时一般组中70例(44.3%)表现为单一肺叶的大叶实变,80例(50.6%)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野内多发云絮状阴影,8例(5.1%)为双侧支气管炎表现;难治组中31例(88.6%)表现为单一肺叶的大叶实变,4例(11.4%)胸部X线表现为双侧支气管炎表现。大叶实变的比例,难治组与一般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1,P〈0.05)。难治组7 d后,实变范围扩大,均超过2/3肺叶。经ROC曲线下面积计算得出C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乳酸脱氢酶、中性粒细胞比例为红霉素治疗无效的有价值的预测指标,临界值分别为51 mg/L,258μg/L,353 IU/L,0.71。结论当MPP患儿红霉素治疗无效,持续高热,C反应蛋白≥51 mg/L,血清铁蛋白≥258μg//L,乳酸脱氢酶≥353 IU/L,中性粒细胞≥0.71,胸部影像学表现加重,超过2/3肺叶以上致密实变,提示为RMPP,可予甲泼尼龙抗炎治疗。
- 邵新环李倩倩向治纬罗延峰安玉琴
- 关键词:肺炎肺炎支原体红霉素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