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康智

作品数:52 被引量:173H指数:8
供职机构:凯里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经济管理
  • 15篇社会学
  • 8篇历史地理
  • 7篇文化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5篇侗族
  • 13篇文化
  • 10篇生态
  • 4篇清水江流域
  • 4篇民族
  • 3篇社会
  • 3篇生态恢复
  • 3篇生态价值
  • 3篇文化生态
  • 3篇化生
  • 3篇本土知识
  • 3篇
  • 2篇侗寨
  • 2篇人类学
  • 2篇生命
  • 2篇生态人类学
  • 2篇生态维护
  • 2篇生态系统
  • 2篇水资源
  • 2篇能动

机构

  • 44篇凯里学院
  • 10篇吉首大学
  • 3篇贵州大学
  • 2篇贵州财经大学
  • 1篇贵阳学院
  • 1篇三峡大学
  • 1篇《文化学刊》...

作者

  • 48篇罗康智
  • 3篇杨庭硕
  • 1篇龙泽江
  • 1篇王继红
  • 1篇麻春霞
  • 1篇马国君
  • 1篇彭兵
  • 1篇谢景连

传媒

  • 15篇原生态民族文...
  • 3篇贵州民族研究
  • 3篇鄱阳湖学刊
  • 2篇贵州社会科学
  • 2篇贵州大学学报...
  • 2篇黔南民族师范...
  • 2篇怀化学院学报
  • 2篇凯里学院学报
  • 2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贵州民族学院...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河西学院学报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文山学院学报
  • 1篇广西民族师范...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石漠化灾变区生态恢复亟待匡正的认识误区——以贵州省麻山地区为例
纵观中国石漠化地区的分布范围,以及相应的治理措施.不难发现,这些石漠化灾变区的生态恢复不是单纯的技术、经济和法律问题,而是一项涉及到特定民族文化的社会系统工程.其间既需要现代科技的支持,还得借助相关地区各民族的优良传统,...
罗康智
关键词:生态恢复
复合种养模式对石漠化灾变区生态恢复的启迪——以贵州省麻山地区为例被引量:3
2017年
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地的田野调查表明,贵州省麻山地区石漠化灾变的成因不仅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背景密切关联,更与当地传统的复合种养农耕模式受到冲击密不可分。从当地传统复合种养农耕模式中,找寻对生态环境高效利用与精心维护的本土生态知识与技术、技能,运用这些知识、技术与技能并结合现代科学手段,对这一区域的石漠化灾变进行生态恢复,应当成为当代治理的首选对策。
罗康智
关键词:生态恢复
时空域转换对文本史料的解读价值——以思州土司分治始末为例被引量:4
2012年
在社会的急剧变型期,正史资料的连贯性和连续性很难得到保证,因而以往的史学家面对这些情况,往往得凭经验去进行判断文本史料记载的真伪。这样一来,就难免对史料的解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判。历史上的不同文化和社会生活都必然处于一定的时空域中,我们如果能借助历史人类学关于对历史不同层次划分(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的方法,通过时空域的转换去复原这些地区的历史真实,澄清正史对这段历史记载的抵牾,通过田野资料和史料的解读去验证这一过程,那么就能获得较大的把握,足以不断地接近历史的真实。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不断地接近真实的历史。
罗康智
关键词:史料解读时空域
本土知识与生态建设研究述评被引量:4
2017年
综观目前本土知识与生态建设的研究成果,学界同仁们一方面致力于理论的建构,一方面又在此框架下进行卓有成效案例补充。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水土流失的防范、草场退化的恢复、石漠化灾变的救治等。此外,还扩展到生物污染的预防、生物多样性水平的维持、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控制等。全面回顾与总结此前研究的经验和教训后,指出其间的得失利弊,借此希望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耿中耀罗康智
关键词:本土知识生态建设
侗族文化调控下的草地生态系统
2015年
通过调查,发现侗族社区的草地生态系统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种类型:一是森林与稻田、鱼塘之间的过渡带草地;二是分水岭山脊地带的疏树草地;三是连片森林之中呈带状形分布的防火隔离带草地。这三种类型的基本构成和服务功能在侗族文化的调控下打上了鲜明的人文烙印,并且因地制宜,使不同类型的草地在侗族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相应的服务功能。
罗康智
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
论明代贵州卫所建置的特点及其职能被引量:8
2007年
卫所建置是明代兵部所辖的基层单位。明代贵州由于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导致明代在贵州建置卫所出现了一系列有别于其他各省卫所建制的特异性。这种特异性突出表现在卫所空间分布上的极不均衡性和职能上的多重性。
王继红罗康智
明朝对贵州安顺府的经营
2017年
明代的安顺府,正式设置时间虽然迟至万历三十年(1602),但该府的行政规模却直接承袭于元朝。在明代的通滇驿路中,安顺地区的战略形势至关重要。明朝高度重视安顺地区的行政建置和军事控制。与明代其他府级行政单位相比,明朝对安顺府的经营表现出一系列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可以从安顺府设置的过程、设置后的职权结构,以及后续问题中看出。
罗康智
调适与应对:唐代以降中央王朝对黔东南侗族地区的经营与管理被引量:1
2022年
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自唐宋以来的整个黔东南侗族的历史都可以理解为家族村社史,村社之间靠款规和款约维系其间的关系,使其协调、兼容。侗族社区在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左右时,在侗族传统社会原有社会组织的基础上也可以形成一些规模较大的行政权力,通过文化的调适和应对对侗族居民进行经营与管理。
罗康智莫明仙
关键词:侗族历史过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的里程碑——第五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会议综述被引量:3
2016年
在第五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上,与会学者围绕"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这一主题,从宏观上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微观上则聚焦于:传统村落及生态文化区的保护;生态产品和生态产业的定位、开发和市场化问题;传承人的选拔、培养、管理及相关政策问题;对"非遗"的数字化保护等问题的研究。此次峰会的召开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区间的交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
罗康智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
侗族传统生计与水资源的储养和利用被引量:8
2009年
当下中国乃至世界都面临严重的"水荒",悉见的应对策略不外乎大兴水利工程和严厉实施节水这两大类。本文提供的个案,则是将水资源的储养、高效利用与水质维护三大目标融为一体,并在文化的调控下做到森林与农田的兼容,农田中动、植物种与养的兼容,畜牧与农耕的兼容,去能动地扩大水资源的再生、储养和水质净化,使这片土地虽然身处分水岭区段,却能做到水资源的供给极为丰裕,并能与周边各民族共同分享水资源。这是一个在资源利用上利己和利他兼容的生动个案,可望成为我国缓解水资源匮乏对策的有益借鉴和参考。
杨庭硕罗康智
关键词:侗族水资源生态维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