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琦
- 作品数:13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穿刺活检前列腺癌119例病理形态、Gleason分级及预后分组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依据2014年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修订的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系统和以预后区别为基础的新的前列腺癌分级分组系统观察前列腺癌Gleason各分级的组织形态特征及了解预后分组情况。方法收集119例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标本,回顾性复习HE组织切片,观察病理学特点并依据2014年ISUP修订的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系统和以预后区别为基础的新的前列腺癌分级分组系统进行分级和分组。结果 119例前列腺癌中以Gleason 3级为主要或次要结构的73例(61.3%),以Gleason 4级为主要或次要结构的104例(87.4%),以Gleason 5级为主要或次要(最高)结构的21例(17.6%)。前列腺癌预后分组结果是1级组12例(10.1%),2级组23例(19.3%),3级组37例(31.1%),4级组27例(22.7%),5级组20例(16.8%)。结论前列腺癌以Gleason 4级结构最多见且常与3级结构混合存在;Gleason 4级和5级的正确病理诊断对预后分组及选择治疗方式意义重大。更简化的基于Gleason评分的新的分级分组系统可作为Gleason分级系统的补充与其联合应用,将有助于对前列腺癌进行更精确规范的分级,准确反映肿瘤预后的差异。
- 王云帆缪琦张晋夏王淑芳龚苗子
- 关键词:前列腺癌病理诊断GLEASON分级
- 105例胃癌COX模型预后分析
- 1997年
- 对105例胃癌死亡病例进行了17个指标及其83个项目的COX模型生存分析,该组病人的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1.9%、5.71%和2.86%。结果显示:分期、治疗、首发症状和病程4项指标与生存最相关;结果提示:对胃癌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综合治疗;结果还提示:对首先出现的全身表现和不同病程胃癌的不同生物学行为特征要给予重视。
- 黄克中杨房生缪琦
- 关键词:胃癌预后COX模型
- 胰腺囊性病变17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7例胰腺囊性病变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化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结果 17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55岁。多数为无症状偶然发现,以胰体尾部居多。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5例(29. 4%)(伴相关浸润性癌1例,伴高级别异型增生1例,伴低级别异型增生3例),实性-假乳头瘤4例(23. 5%),黏液性囊性肿瘤伴轻度异型增生2例(11. 8%),浆液性囊腺瘤2例(11. 8%),假性囊肿2例(11. 8%),伴囊性变的导管腺癌及淋巴上皮囊肿各1例(5. 9%)。结论胰腺囊性病变多数为良性,掌握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准确的病理诊断,对于判断预后及推动胰腺囊性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王云帆缪琦胡阿锦王跃张雨
- 关键词:胰腺囊性病变囊性肿瘤
- 前列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3例
- 2019年
- 前列腺癌(prostate carcinoma,PCa)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容易发生淋巴结或骨转移,但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少见,特别是以颈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者易误诊或漏诊,确诊靠病理诊断。本文报道3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Ca,并结合文献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例1,72岁。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咳嗽咳痰20余天就诊。
- 王云帆缪琦
- 关键词:前列腺癌颈部临床病理
- 结直肠癌组织CD3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与肿瘤分化程度及预后关系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组织CD3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组织抗原表达及血清肿瘤抗原关系,评估CD3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在结直肠癌免疫状态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6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标本进行CD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评分,将患者分成CD3低表达组与CD3高表达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组成、肿瘤分化程度及pTNM分期。同时比较两组肿瘤组织样本CEA、EGFR、MUC1、HER2、mesothelin、PD-1、PD-L1及FOXP3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并且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CEA、CA125及CA199水平。结果174例组织标本CD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可见阳性细胞,评分均在1~12分之间。CD3低表达组年龄<30岁患者比例(9.20%)高于CD3高表达组(0%),>65岁患者比例(33.33%)低于高表达组(57.47%)。CD3低表达组高分化癌(3.45%)及中分化癌(60.92%)比例低于CD3高表达组(分别为9.20%和74.71%),而低分化癌(27.59%)及复发/转移癌(8.05%)比例高于CD3高表达组(分别为9.20%和6.90%)。pTNM分期越高预后越差,CD3免疫组织化学评分越低(P<0.05)。CD3低表达组患者组织样本中PD-1(P<0.001)、PD-L1(P<0.001)及FOXP3(P<0.01)水平低于CD3高表达组,而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和CA199)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CD3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可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并反映患者的肿瘤相关免疫状态与预后。
- 张畅胡阿锦龚苗子王跃王淑芳张雨王云帆缪琦张晋夏
- 关键词:预后结直肠肿瘤肿瘤免疫
- 膀胱浸润性微乳头状癌1例的病理形态学观察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膀胱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并分析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IMPC病理形态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大体位于膀胱左侧壁的无蒂息肉状,组织学表现为尿路上皮下方浸润性生长的位于空白收缩裂隙内的微乳头芽结构,且浸润膀胱肌层,伴髂血管淋巴结转移,周围膀胱黏膜呈腺性膀胱炎改变,为膀胱原发性IMPC。结论微乳头结构的存在预示着高分级、高分期、进展快及预后差,病理医师在日常工作中应关注和重视各器官的微乳头型病变,有利于对该型病变的进一步研究。
- 王云帆缪琦王淑芳赵晓丽饶晓松
- 关键词:尿路上皮癌膀胱
- 根治性前列腺癌病理分期及pT2病理亚分期的意义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根治性前列腺癌病理分期及p T2病理亚分期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根治性前列腺癌30例,观察肿瘤累及范围、前列腺外及精囊腺侵犯情况,依据2002/2010年TNM分期系统对其行病理分期。结果 30例术前临床评估为局限性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分期:p T2期15例,p T3a期10例,p T3b期5例。p T2期肿瘤中2例为p T2a,13例为p T2c,占p T2期肿瘤的86.7%,无p T2b期肿瘤。结论根治性前列腺癌术后病理分期更加直观和准确,更能够反映肿瘤真实的状态,对预后的评估更有价值,而2002/2010年TNM分期系统对于p T2期肿瘤的亚分期,仅依据肿瘤累及腺叶的范围划分并不完善,需进一步加以改善。
- 王云帆龚苗子缪琦张晋夏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肿瘤分期病理分期
- 结直肠CAR-T细胞治疗相关肿瘤靶点的筛选:CEA、EGFR、HER2、Mesothelin、MUC1和EpCAM的表达及共表达状况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CEA、EGFR等肿瘤相关抗原作为CAR-T治疗靶点在结直肠癌中的分布。方法回顾并选取2014年-2017年的122例结直肠癌病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相关抗原CEA、EGFR、HER2、Mesothelin、MUC1和EpCAM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蛋白表达范围和强度。结果除HER2(37.5%)外,其它肿瘤相关抗原在结直肠癌中表达阳性率均在50%以上,EpCAM(100%)、CEA(99.1%)、EGFR(96%)、Mesothelin(67.9%)、MUC1(67%)。CEA(94.6%)和EpCAM(100%)强表达的比例较高,EGFR和Mesothelin分别在10.7%和31.2%的病例中强表达,HER2和MUC1均未见强表达病例。EpCAM(99.1%)、CEA(98.2%)、EGFR(56.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范围较广(大于50%的肿瘤细胞表达),Mesothelin和MUC1均灶状表达。除EpCAM外,其它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均较好。仅28.6%的病例共表达CEA/EGFR/HER2/Mesothelin。64.3%的病例共表达CEA/EGFR/Mesothelin。其余三抗原共表达的病例均少于50%。高达95.5%的结直肠癌病例共表达CEA/EGFR。除CEA/Mesothelin(67%)及Mesothelin/HER2(65.2%)外,其余两抗原共表达的病例均少于50%。结论肿瘤相关抗原CEA和EGFR可作为结直肠癌CAR-T治疗多靶点组合方案的选择。
- 胡阿锦张畅龚苗子王云帆王跃王淑芳张雨缪琦崔朝丽张晋夏
- 关键词:肿瘤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法
- 膀胱前列腺切除术中偶发前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前列腺标本规范化取材的意义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标本中偶发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临床病理特点及术后前列腺标本规范化取材对其检出率的影响。方法收集73例行膀胱前列腺切除术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偶发前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比前列腺标本全部取材与部分取材间前列腺癌的检出率。结果 73例患者中,26例(35.6%)术后病理诊断合并前列腺癌,多数为前列腺腺泡腺癌(84.6%);Gleason评分≤6分(预后分组1组)16例(72.7%),Gleason评分3+4=7分(预后分组2组)4例(18.2%),Gleason评分4+3=7分(预后分组3组)2例(9.1%);20例(90.9%)局限于前列腺内(分期在p T2以内),2例(9.1%)累及前列腺外有/无精囊腺侵犯(即p T3);1例前列腺切缘阳性(4.5%)。前列腺标本规范化全部取材组的检出率高于部分取材组(21/45 vs.5/28 and46.7%vs.17.8%,P<0.05)。结论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前列腺标本规范化取材有助于更多偶发前列腺癌被检出,因此推荐病理医师参考根治性前列腺癌标本处理原则,仔细并全面地对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前列腺标本进行规范化取材。
- 王云帆龚苗子王跃缪琦张晋夏
- 关键词:膀胱癌前列腺癌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74例,分析其二维超声图像特征、血流分布特点、血流参数收缩期血流峰值(PSV)及阻力指数(RI)。结果超声诊断乳腺癌66例,误诊8例,诊断符合率为89.2%(66/74)。74例乳腺癌中,边界不清、边缘呈毛刺/蟹足、周边强回声晕、沙砾样钙化、纵横比≥1、后方回声衰减及淋巴结肿大的检出率分别为74.8%、64.9%、39.2%、48.6%、28.4%、47.3%及36.5%。血流分级0-Ⅰ级者21例,Ⅱ-Ⅲ级者53例;其中58例RI为0.62-0.82,PSV为9.32-21.38 cm/s。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有重要价值。
- 王春玲刘津灵缪琦
- 关键词:超声检查多普勒乳腺肿瘤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