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萍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微创
  • 4篇乳头
  • 4篇乳头状
  • 4篇乳头状瘤
  • 4篇切除
  • 4篇微创切除
  • 3篇导管
  • 3篇导管内
  • 3篇导管内乳头状...
  • 3篇乳腺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肿瘤
  • 2篇腺肿瘤
  • 2篇护理
  • 1篇旋切
  • 1篇旋切治疗
  • 1篇延迟愈合
  • 1篇游离皮瓣
  • 1篇愈合

机构

  • 6篇烟台市烟台山...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作者

  • 6篇程萍
  • 4篇杨永萍
  • 3篇梁志
  • 3篇臧红艳
  • 2篇魏晓娜
  • 2篇夏爱君
  • 2篇石磊
  • 1篇杨永萍

传媒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年份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压氧治疗对乳腺癌术后皮瓣延迟愈合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达63.6%,其中绝大多数为切口并发症。由于游离皮瓣范围较大,以及处理不当时皮瓣张力高致皮瓣坏死,游离清扫淋巴结引起淋巴管瘘及合并糖尿病拉,均能导致皮瓣延期愈合。我们自1998年以来对此类患者部分行高压氧治疗,以探讨高压氧对皮瓣延迟愈合的影响。
郝经光杨永萍巩立国程萍臧红艳梁志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游离皮瓣延迟愈合切口并发症皮瓣坏死
凝胶定位微创切除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应用研究
郝经光夏爱君石磊巩立国程萍梁志杨永萍臧红艳
乳管内乳头状瘤是乳头溢液的主要原因,是临床上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浆液性或血清样溢液,偶可触及肿块,治疗以手术为主。常规手术方法其缺点:⑴切除范围大,盲目性较强;⑵由于手术时注射染色剂,局部积液、液化发生率高;⑶...
关键词:
关键词:导管内乳头状瘤微创切除
凝胶定位在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微创切除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导管内精确定位后Mammotome联合纤维乳管镜(FDS)切除导管内乳头状瘤(IP)微创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FDS寻找病灶,直视下注入显影剂利宁凝胶精确定位导管内病灶,B超引导下Mammotome切除IP31例,并与单纯Mammotome联合FDS切除IP12例及常规开放手术40例比较。结果:应用此方法成功切除31例IP患者的病灶(成功率100%),平均旋切组织3~5条,与单纯Mammotome联合FDS切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学的检出率较后者提高近10%。而微创手术切除IP共43例,与常规40例比较手术并发症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微创切除IP较常规手术术后并发症更少,病理检出率更高;利宁凝胶导管内精确定位、Mammotome联合FDS切除IP是更为安全和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
郝经光夏爱君石磊巩立国程萍梁志杨永萍臧红艳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头状瘤
Mammotone微创旋切治疗乳腺肿块96例治疗体会
2007年
郝劲光巩立国程萍
关键词:乳腺肿瘤微创旋切
B超引导下Mammotome系统微创切除乳腺病灶40例围术期护理
2008年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Mammotome系统微创切除乳腺病灶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乳腺疾病患者行初步诊断,应用利宁凝胶定位后在B超引导下行Mammotome系统微创切除病灶,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切除病灶成功,经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随访1—10个月无复发,美容效果满意。结论:B超引导下Mammotome系统微创切除乳腺病灶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国术期的精心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
程萍杨永萍魏晓娜
关键词:乳腺病灶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围术期护理
Mammotome微创切除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护理体会
2008年
程萍杨永萍魏晓娜
关键词:MAMMOTOME微创导管内乳头状瘤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