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皓
- 作品数:20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诸葛亮法治思想研究
- 2005年
-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法治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诸葛亮法治思想是东汉末年重法思潮的自然产物,经历了从初步形成到发展完善,再到最后成熟的发展历程,具有应权通变、以法为本;执法严明、赏罚必信;执法公平、刑不择贵;德法并用、法中显德等显著特色,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 程皓胡国庆
- 关键词:法治思想
- 《大清民律草案》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国第一部民法典,它打破了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旧体例,使民法编纂工作进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阶段。通过《大清民律草案》,大陆法系民法尤其是德国民法的编纂体例及法律概念、原则、制度和理论被移入我国,对近现代中国的民事立法和民法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重新审视该草案,分析其得失,对我国法制改革仍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 程皓
- 关键词:大清民律草案
- 法治视野下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的路径探索
- 2024年
- 乡村法治建设和基层治理法治化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乡村法治建设和基层治理中,党建引领下乡村治理法治化格局有待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机制尚未成熟,法治化的基层治理效能有待提升。只有在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加强党建引领,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补齐短板提升治理效能,才能切实以法治推进基层治理。
- 段俊强程皓
- 体验式教学法在法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以“法律谈判”课程教学实践为例被引量:1
- 2014年
- 体验式教学法在法学实践教学领域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成为改变传统沉闷课堂的重要方法。法律谈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用体验式教学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组织教学,能够丰富和活跃法学实践教学课堂,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新,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 程皓
-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法学实践教学法律谈判
- 社会调查与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被引量:2
- 2009年
- 将社会调查方法纳入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法学专业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培养高素质法律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在法学教学中实施社会调查,应当积极发挥院校组织作用,重视师资队伍培养和配套课程建设,完善调查过程监控,及时总结调查成果。
- 程皓杨熠
- 关键词:社会调查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教学
- 论元代市舶制度与海外贸易被引量:1
- 2009年
- 一、元代市舶机构的建置
市舶机构始设于唐代。开元二年(714年),“市舶使右卫威中郎将周庆立、波斯僧及烈等,广造奇器异巧以进”,这说明当时已有市舶管理的专门机构和官吏。经过五代十国地方政府的经营,到宋代市舶制度进人成熟发展阶段。开宝四年,北宋灭南汉后,首先在广州设置市舶司,随后又在杭州、明州、泉州、密州等地设置了市舶机构,并建立了一套完整严密的海外贸易管理制度。
- 程皓
- 关键词:海外贸易市舶制度元代地方政府五代十国市舶使
- MBO(管理层收购)的法律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MBO(管理层收购)以管理层控股本公司,对传统公司结构中因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所造成的种种弊病进行矫正,可以有效降低代理成本,改善经营绩效。MBO作为一条解决国有资产退出的有效途径在中国得到广泛关注,重新对MBO进行法律分析,还其本来面目与功能,将有助于我们冷静地反思过去和展望未来。
- 程皓
- 关键词:法律要素法理基础
- 试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律师制度被引量:1
- 2009年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律师制度是在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律师制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我国近现代司法体系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标志之一。分析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律师制度的主要内容,指出既有为社会民众提供法律服务、促进法制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废除领事裁判权和收回治外法权等成功的经验,也留有律师的消极诉讼义务、律师行业不自治和律师资格获取的缺陷等时代局限性。
- 程皓
-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律师制度
- 论中国古代法律对赌博的规制被引量:1
- 2009年
- 赌博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历史痕迹几乎贯穿人类文明的始终。赌博违背了中国社会主流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因而一直被法律所禁止。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禁赌法律实践的总结与研究,指出其具有法令为辅、教化为主;法网严密、用刑苛峻;重典治吏、严惩官赌;禁而不绝、明禁实驰等显著特点,以期为我国未来禁赌立法提供借鉴。
- 程皓
- 关键词:古代法律赌博规制
- 论专利法的生态化改革被引量:7
- 2014年
- 传统专利法的实施促进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却同时也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社会对此提出了挑战,要求将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内容注入其中,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专利法的生态化改革,有其深刻的伦理学、经济学和法理学基础,将通过激励绿色技术的研发、促进绿色技术的传播和推广绿色技术的应用等方式发挥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专利法的生态化改革,要求将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作为立法宗旨,并在专利审查和强制许可等方面作出相应的修改。
- 程皓
-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专利法生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