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丹丹

作品数:71 被引量:235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艺术

主题

  • 32篇小麦
  • 30篇大麦
  • 16篇栽培
  • 16篇栽培技术
  • 13篇选育
  • 12篇基因
  • 11篇抗性
  • 10篇高产
  • 8篇性状
  • 7篇育种
  • 7篇普通小麦
  • 7篇种质
  • 5篇多抗
  • 5篇霉病
  • 5篇病抗
  • 5篇赤霉
  • 5篇赤霉病
  • 4篇氮素
  • 4篇蛋白
  • 4篇生态环

机构

  • 60篇湖北省农业科...
  • 17篇长江大学
  • 11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西南大学
  • 2篇湖北工程学院
  • 2篇武汉轻工大学
  • 2篇十堰市农业科...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作者

  • 69篇秦丹丹
  • 57篇董静
  • 55篇许甫超
  • 45篇徐晴
  • 35篇李梅芳
  • 30篇葛双桃
  • 10篇倪中福
  • 10篇孙其信
  • 10篇彭惠茹
  • 7篇姚颖垠
  • 6篇董建辉
  • 4篇梁荣奇
  • 4篇张俊成
  • 4篇刘志勇
  • 4篇杜金昆
  • 4篇解超杰
  • 3篇杨立军
  • 2篇朱展望
  • 2篇彭敏
  • 2篇焦春海

传媒

  • 25篇湖北农业科学
  • 9篇大麦与谷类科...
  • 5篇麦类作物学报
  • 4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遗传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核农学报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植物学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中南农业科技
  • 1篇第六届全国小...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8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鄂大麦105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2017年
鄂大麦105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一个优质、高产、综合抗病(逆)性强的啤酒大麦(Hordeum vulgare L.)新品种。介绍了鄂大麦105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董静许甫超许甫超葛双桃秦丹丹葛双桃
关键词:啤酒大麦选育栽培技术
小麦氮素高效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6年
氮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也是粮食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培育氮素高效利用的农作物新品种不仅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氮素施用不当造成的各种问题,是新一代绿色高效农业的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当前小麦氮素高效利用育种研究进展,包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评价、小麦氮素响应的基因型差异、影响小麦氮素利用率的形态及理化性状、小麦氮素利用相关基因的挖掘及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相结合提高氮素利用率等。
徐晴许甫超董静秦丹丹李梅芳
关键词: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种质资源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及其与耐热性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2年
热激转录因子是高等植物热胁迫响应基因转录水平上的中心调控蛋白,在植物的热胁迫信号转导以及耐热性中起着关键作用。为了给作物耐热性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从热激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的分类、克隆、功能分析及其作用机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模式植物拟南芥以及番茄、水稻、玉米和小麦等主要作物中该家族基因与耐热性关系的研究现状,并对该家族基因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秦丹丹彭惠茹倪中福许甫超董静张俊成孙其信李梅芳
关键词:植物热激转录因子耐热性
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鄂麦39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4
2018年
鄂麦398系采用阶梯式聚合杂交方法经多年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在生产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介绍了鄂麦39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许甫超李梅芳董静秦丹丹徐晴杨玉波
关键词:选育栽培技术
与植物耐热性相关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植物耐热性相关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本发明所提供的与植物耐热性相关的蛋白,名称为TaGAST(Triticum aestivum Gibberellin stimulatedtranscript),来源于...
彭惠茹周春蕾孙其信倪中福姚颖垠梁荣奇解超杰刘志勇杜金昆秦丹丹
文献传递
鄂大麦263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被引量:1
2016年
鄂大麦263是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1个丰产稳产、综合抗病(逆)性强的饲料大麦新品种。本文介绍了鄂大麦263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和在湖北省大麦产区的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李梅芳董静许甫超秦丹丹葛双桃徐晴
关键词:选育栽培技术
GL7基因中与大麦粒型性状相关的SNPs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GL7基因中与大麦粒型性状相关的SNPs标记及其应用,所述SNPs标记包括SNP1~6,分别位于SEQ ID NO.1所示GL7基因序列的441bp、523bp、702bp、1575bp、2442bp和248...
秦丹丹董静许甫超徐晴彭严春刘瑞
小麦条锈病成株期抗性QTL的定位与分析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形柄锈菌引起的小麦重要真菌病害,可通过高空气流远距离传播,随降雨或结露侵染小麦从而引发病害发生。条锈病发生常导致小麦严重减产和品质下降。发掘小麦条锈病抗性种质和进行抗性基因定位是培育抗性小麦品种,降低小麦...
徐晴许甫超秦丹丹彭严春董静
关键词:普通小麦条锈病抗性QTL定位
文献传递
大麦黄绿叶色突变体ygl的农艺性状及其调控基因初步定位被引量:8
2019年
叶色突变是植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突变株系是解析植物光合作用和光形态建成等过程的理想材料。大麦黄绿叶色突变体ygl是本课题组在鄂大麦934的EMS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的,该突变体的叶色在整个生育期都较野生型浅,而且苗期呈现黄绿色,后期表现为浅绿色。与野生型相比,ygl株高和千粒重分别表现为极显著和显著降低,其它重要产量性状,如穗数、穗长和穗粒数等无显著变化。进一步分析发现,ygl苗期叶片中基粒类囊体严重线性化,叶绿体超微结构受损。以正常叶色大麦品种Harrington和黄绿叶色突变体ygl为亲本构建了F2分离群体,对F2群体及其衍生的F2:3家系进行分析发现,该性状由一个隐性核基因控制,命名为HvYGL(yellow green leaf)。利用上述F2群体,通过基于SSR的BSA法,将该基因初步定位在大麦3H染色体上12.7cM的区间内,其中Bmag0209、EBmac0871和Bmag603三个标记与黄绿叶色性状共分离。
秦丹丹李梅芳李梅芳徐晴许甫超董静
关键词:大麦农艺性状QTL定位
湖北小麦材料穗发芽抗性评价被引量:10
2011年
通过整穗发芽和子粒发芽试验评价了湖北省85个材料的穗发芽抗性。结果表明,品种间穗发芽抗性差异显著,红粒小麦材料休眠性和抗穗发芽性较强,而白粒小麦抗穗发芽种质匮乏;根据穗发芽率和子粒发芽指数两个指标聚类分析,供试材料可以分为5类,13份材料具有较强的休眠性和抗穗发芽能力;湖北省大面积推广和新选育出的品种中,郑麦9023对穗发芽高度敏感,湖北省选育的品种大多有较好的抗性,其中鄂麦352表现优异。研究结果为湖北小麦生产品种布局和抗穗发芽品种改良提供了重要依据。
董静李梅芳许甫超秦丹丹张俊成朱霞彭惠胡婧
关键词:小麦穗发芽发芽指数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