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宏 作品数:31 被引量:66 H指数:5 供职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靶向抑制人木糖基转移酶-I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构建靶向抑制人木糖基转移酶-Ⅰ(XT-Ⅰ)基因的短发夹状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为探讨唾液腺肿瘤性肌上皮细胞合成及分泌蛋白多糖(PG)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提供的XT-Ⅰ基因序列,设计短链寡核苷酸,化学合成后经退火形成双链DNA片段,克隆到Pgenesil-1载体中,构建shRNA真核表达载体WJ1-WJ6,行酶切及核酸测序鉴定;将构建的XT-Ⅰ特异性shRNA表达载体转染体外培养的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M,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并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转染后细胞XT-Ⅰ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经酶切、连接后构建的6个质粒命名为WJ1、WJ2、WJ3、WJ4、WJ5、WJ6。酶切及核酸测序鉴定证实,构建的shRNA表达载体WJ1-WJ6序列正确;转染WJ1-WJ6后ACC-M细胞均可表达绿色荧光;流式细胞术测定转染效率平均为50.26%;RT-PCR结果显示,WJ3显著抑制XT-Ⅰ mRNA的表达,抑制率为72.39%;Western blot结果显示,WJ3有效抑制XT-Ⅰ的蛋白表达,抑制率为70.18%。结论成功构建靶向抑制XT-Ⅰ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WJ1-WJ6,其中WJ3可高效抑制XT-Ⅰ基因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为唾液腺肿瘤中PG的RNAi研究奠定了基础。 石宏 王洁 王旭 顾洪涛 侯亚丽 于利洁关键词:唾液腺肿瘤 肌上皮细胞 蛋白多糖 低龄儿童龋患者唾液微生物群落研究及预测模型构建 2024年 目的:对不同患龋儿童唾液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分析低龄儿童龋(early childhood caries,ECC)的影响因素,为探究ECC与菌群的相关性及ECC综合诊断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对儿童口腔检查,根据结果分为无龋(caries free,CF)组、ECC组和重度低龄儿童龋(severe early childhood caries,SECC)组,采取问卷调查方法探究ECC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儿童唾液进行高通量测序,并拟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建立基于以上结果的疾病诊断模型。结果:不同患龋儿童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前15个细菌属中,韦荣菌属(Veillonella)、纤毛菌属(Leptotrichia)、拟普雷沃菌属(Alloprevotella)丰度水平的差异在3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illonella和Leptotrichia为ECC组的标志物种,Alloprevotella在SECC组中显著富集。戒断奶瓶喂养的年龄、Veillonella、Leptotrichia、Alloprevotella联合应用筛选高患龋风险儿童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4。结论:Veillonella、Leptotrichia、Alloprevotella可能为患龋儿童唾液中潜在的致龋菌。戒断奶瓶喂养的年龄、Veillonella、Leptotrichia、Alloprevotella联合检测对筛选高患龋儿童具有诊断价值。 林秀燕 赵彩云 石宏关键词: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 不锈钢预成冠对乳牙牙龈牙周影响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评价不锈钢预成冠(stainless steel crown,SSC)对乳牙牙龈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采用SSC修复患儿60例,在修复前、修复后1,3,6月检测患牙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以及龈沟液中重金属离子铬、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浓度。结果研究对象SSC修复后PD、BI和龈沟液内铬离子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01);修复前后IL-1β、TNF-α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SC术后乳牙龈沟液重金属含量升高,牙龈增生、探针出血明显加重,但是未引发牙周明显的炎症反应。 周永川 范伟笑 平雅坤 李健 赵彩云 吕炳建 齐喜娟 王慧敏 刘红英 石宏 元旭日关键词:乳牙 铬 IL-1Β TNF-Α 唾液幽门螺杆菌致病菌型的PCR检测分析 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通过检测唾液中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的细菌菌型 ,了解唾液Hp的不同致病菌型及其与胃内Hp菌型的同源性。方法 :采用分子生物学PCR法 ,用胃内Hp的 4种致病菌菌型的特异性引物来检测唾液Hp的致病菌型。 结果 :4 0个唾液Hp阳性样本中 ,感染cagA基因的致病菌阳性率为 6 5 % ;感染含vacAm1基因的致病菌的阳性率为 6 7.5 % ;感染含vacAm2基因的致病菌的阳性率为 5 5 % ;感染含vacAs1基因的致病菌的阳性率为 6 5 %。结论 :唾液Hp与胃内Hp的致病菌型存在相关性 ,唾液Hp与胃内Hp的感染存在一定的病因学联系。 张清彬 董福生 王洁 东耀峻 石宏关键词:唾液 幽门螺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3~5岁儿童龋活性及部分唾液致龋菌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 分析3~5岁儿童的龋活性及患龋状况的相关影响因素,探讨不同龋活性及患龋状况儿童口腔唾液中变形链球菌、双歧杆菌、韦荣球菌及奈瑟菌的分布及与龋活性的相关性,为低龄儿童龋(ECC)的病因研究和阻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2年3-6月从石家庄市3所幼儿园中招募128名3~5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采用Cariostat法检测龋活性,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唾液中变形链球菌、双歧杆菌、韦荣球菌及奈瑟菌的分布。结果 重度低龄儿童龋(SECC)组中高龋活性儿童比例最高(64.3%)。儿童的龋活性试验(CAT)值与龋失补牙数(dmft)呈正相关(r=0.70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mft、年龄、父母帮助/监督儿童刷牙频率是龋活性的影响因素(均P<0.05);dmft是患龋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不同龋活性组和患龋状况组变形链球菌、双歧杆菌、奈瑟菌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龋活性与高dmft的儿童唾液中变形链球菌、双歧杆菌数量多,奈瑟菌数量少。 林秀燕 王惠敏 王惠敏 石宏关键词:龋活性 双歧杆菌 奈瑟菌 变形链球菌 Vitapex诱导年轻恒牙牙根形成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2001年 石宏 平雅坤 李健关键词:恒牙 牙根形成 疗效 X线诊断 沉默XT-I基因阻抑蛋白多糖合成与唾液腺多形性腺瘤侵袭性的抑制 2024年 目的探讨唾液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中蛋白多糖(proteoglycans,PGs)阻抑后,对肿瘤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方法(1)构建靶向沉默木糖基转移酶基因-I(xylosyltransferase-1,XT-1)的质粒载体shRNA-WJ4。(2)留取1例腮腺原发性多形性腺瘤标本,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鼠抗人Hyaluronan synthase 2(HAS2)检测透明质酸,鼠抗人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检测硫酸乙酰肝素。(3)原代细胞培养,采用兔抗人calponin,鼠抗人S-100蛋白和CK7单克隆抗体鉴定细胞。(4)脂质体转染培养的PA细胞,沉默XT-I基因。实验分三组,PA组(空白组)、PA-HK组(空载体组)、PA-WJ4组(沉默组),MTT法检测三组细胞的生长情况。(5)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基因沉默后XT-I基因的表达。(6)应用Blyscan Assay Kit试剂盒检测基因沉默后,PGs合成分泌的改变。(7)应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基因沉默后,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8)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Excel软件导出数据,生成柱形图。结果(1)成功构建靶向沉默木糖基转移酶基因-I(XT-1)的质粒载体shRNA-WJ4。(2)唾液腺PA黏液软骨样组织中,富含透明质酸和硫酸乙酰肝素。(3)唾液腺PA原代培养5~7天,细胞从组织块周围爬出。培养的PA细胞鉴定发现,肿瘤性肌上皮细胞抗calponin阳性、抗S-100阳性;肿瘤性腺上皮细胞CK7阳性。(4)ShRNA-WJ4成功转染PA细胞后,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染效率44.2%。MTT法检测显示,沉默组PA细胞生长缓慢。(5)Real-Time PCR检测沉默组PA细胞,XT-I基因mRNA沉默效率为28.0%。(6)应用Blyscan Assay Kit试剂盒,检测基因沉默48 h后,沉默组PA细胞PGs合成分泌降低27.20%。(7)Transwell侵袭试验显示,沉默组PA组细胞穿过微孔膜到达下层的细胞数量为23.83±2.93个,较空载体组(64.50±3.94)和空白组(67.50±2.35)细胞明显减少(P<0.01),侵袭抑制率为64.70%。结论靶向沉默XT-I基因, 史小烁 刘慧娟 王洁 李廷 石宏 张艳宁关键词:多形性腺瘤 蛋白多糖 RNA干扰 侵袭性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伴神经侵袭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通过Real time PCR技术检测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GPC1、GPC2、GPC3、GPC4、GPC5、GPC6、HSPG2、SDC1、SDC2、SDC3、SDC4)在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83细胞与人雪旺细胞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DC1、SDC4在腺样囊性癌伴神经侵袭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不同的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在SACC-83细胞呈现不同的表达水平,SDC1、SDC4在SACC-83细胞中相对表达量分别是人雪旺细胞的5.49倍和2.09倍;SDC1与SDC4在腺样囊性癌肿瘤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其中SDC4在伴有周围神经侵袭肿瘤组织中表达高于远离神经侵袭部位表达(P<0.05)。结论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SDC4可能参与了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的周围神经侵袭过程。 张艳宁 石宏 赵增波 郝亚丽 李荷香关键词:唾液腺 腺样囊性癌 神经侵袭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 儿童牙科临床教学体会 2000年 平雅坤 孟令强 石宏关键词:儿童 医学教育 临床教学 Er:YAG激光对乳牙釉质蚀刻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不同功率Er:YAG激光蚀刻乳磨牙窝沟釉质后的形态改变及其对乳牙窝沟封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个离体乳磨牙分为6组(n=2):空白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磷酸酸蚀组(350 g/L磷酸酸蚀60 s)、激光Ⅰ组(100 mJ,10 Hz)、激光Ⅱ组(200 mJ,10 Hz)、激光Ⅲ组(300 mJ,10 Hz)、激光Ⅳ组(400 mJ,10 Hz);扫描电镜下观察釉质的表面形态特点,并选取适宜的激光参数用于乳牙窝沟封闭术中。另随机选择3~6岁的患儿37例共198牙,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用350 g/L磷酸(n=101)和Er:YAG激光(n=97)(300 mJ,10 Hz,100%水量,20 s)蚀刻乳磨牙后行窝沟封闭术,术后3、6、12个月复查,比较两组窝沟封闭剂完全保留率。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价患儿的满意度。结果:离体牙实验中,激光Ⅰ组釉质表面为不规则的凹坑状结构,大小不均;激光Ⅱ组釉质表面凹坑状结构较激光Ⅰ组明显,但大小仍不均;激光Ⅲ组的釉质表面为大小均匀的凹坑状结构,直径较激光Ⅱ组大,与釉质表面呈蜂窝状结构的磷酸酸蚀组相似;激光Ⅳ组出现釉质熔融现象。在乳牙窝沟封闭术中,激光蚀刻组患儿与酸蚀刻组3、6、12个月窝沟封闭剂的完全保留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激光蚀刻组患儿满意度高于磷酸酸蚀组(P <0. 05)。结论:Er:YAG激光蚀刻乳磨牙釉质表面形态改变与酸蚀刻最相似的参数是300 mJ,10 Hz,100%水量,20 s;采用此参数进行Er:YAG激光蚀刻并行窝沟封闭术后,窝沟封闭剂的完全保留率与磷酸酸蚀相似,患儿感受更为舒适。 解萌 石宏 李廷 张晓晓 贾丽颖关键词:ER:YAG激光 蚀刻 乳磨牙 扫描电镜 窝沟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