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洋
- 作品数:9 被引量:265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 上海沿江通道越江隧道建设关键技术被引量:1
- 2019年
- 结合上海沿江通道越江隧道的建设,提出了地下道路隧道功能集约、建养一体的建设理念,介绍了道路隧道与铁路隧道共线设置的一体化统筹措施及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的设计、施工中采用的预制结构拼装、冻结管顶管施工、长大隧道多维一体的疏散安全体系、泥浆资源化利用等新技术,并提出了优化大直径盾构隧道建设的三个课题。
- 田海洋
- 关键词:越江隧道超大直径盾构资源化利用
- 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隧道全断面变形测量方法被引量:35
- 2016年
- 在隧道工程中变形测量是必不可少的,工程师可根据测量结果评价隧道结构的安全状态,并及时调整设计参数。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是一种以激光测距方式快速获取大量测点三维坐标的测量技术,能够克服传统测量技术的局限性,从而获取更加全面的隧道变形信息。一、基于点云的隧道三维建模算法与变形分析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点云的隧道三维建模算法,用于获取隧道的相对变形。
- 谢雄耀卢晓智田海洋季倩倩李攀
- 关键词:三维激光扫描建模算法测量技术激光扫描仪激光测距
- 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隧道全断面变形测量方法被引量:212
- 2013年
- 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测量隧道全断面变形,解决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两大方面的问题。数据采集方面,为兼顾数据采集的精度与效率,通过几何分析方法对关键的扫描参数进行优化,给出测站间距和扫描分辨率的最佳取值。讨论隧道内多个测站数据的拼接方法以及不同标靶布设方式对拼接精度的影响,建议采用全局拼接方案以减少误差。数据处理方面,由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的原始数据(称为"点云")不能直观地表示隧道的变形,因此提出基于点云的隧道三维建模算法,使隧道变形可视化。该算法联合采用圆柱面拟合与椭圆拟合进行点云建模,并运用误差分布统计规律进行点云降噪。通过与全站仪的精度比较试验,验证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隧道变形测量中的可靠性,利用隧道三维建模算法得到的变形量与全站仪的测量结果相差在2 mm以内。最后,介绍上海西藏路电力隧道以及上海长江西路越江隧道2个工程案例,第一个案例给出单空间隧道中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全过程及隧道变形结果,第二个案例介绍多空间隧道中的测站及标靶的布设方法。
- 谢雄耀卢晓智田海洋季倩倩李攀
- 关键词:隧道工程地面三维激光扫描
- 基于探地雷达的盾构隧道沉降控制方法
- 本发明属于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探地雷达的盾构隧道沉降控制方法。采用动态循环反馈方法进行盾构隧道沉降控制,具体步骤为:采用探地雷达设备对盾构隧道壁后注浆进行全断面和纵向的探测,然后通过测定或估算得到注浆...
- 黄宏伟谢雄耀杜军张丰收田海洋
- 文献传递
- 基于探地雷达的盾构隧道沉降控制方法
- 本发明属于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探地雷达的盾构隧道沉降控制方法。采用动态循环反馈方法进行盾构隧道沉降控制,具体步骤为:采用探地雷达设备对盾构隧道壁后注浆进行全断面和纵向的探测,然后通过测定或估算得到注浆...
- 黄宏伟谢雄耀杜军张丰收田海洋
- 文献传递
- 越江公路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探地雷达探测试验及应用研究
- 通过探地雷达对盾构隧道壁后注浆的分布进行无损检测,是为了在及时快速地掌握盾构隧道壁后浆液分布的基础上,再进行目的性的补偿注浆,最终达到控制隧道纵向沉降的目的。本论文结合越江公路盾构隧道直径较大,管片厚度较大等特点,通过室...
- 田海洋
- 关键词:盾构公路隧道探地雷达壁后注浆
- 文献传递
- 探地雷达在上海地铁隧道壁后注浆探测中的应用
- 利用探地雷达对盾构隧道的壁后注浆分布形态进行无损探测,是为了及时地指导盾构隧道的注浆施工,以达到控制地表沉降、约束管片变位的目的.本文介绍了利用Noggin 250 MHz和1 GHz两种频率的雷达对上海某地铁隧道壁后注...
- 田海洋谢雄耀张丰收
- 关键词:探地雷达盾构隧道介电常数上海地铁
- 文献传递
- 深基坑施工对既有变形运营隧道影响实测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部分运营隧道结构历史上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形,结构状况不良,比其他位置的隧道更容易受基坑开挖或辅助措施施工的扰动。某工程深基坑紧邻运营地铁隧道6 m,距离在建地铁隧道12 m,基坑开挖深度14.9 m,坑底位于隧道以下,施工过程严格遵循"时空效应"理论。本文通过对深基坑不同施工阶段的隧道沉降、收敛及水平位移的监测分析,提出了必要的控制措施,使得隧道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为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 田海洋
- 关键词:深基坑运营地铁隧道
- 深基坑第二承压含水层降水综合控制实践被引量:2
- 2019年
- 以某隧道35.55m超深工作井基坑为例,首先分析隔水帷幕与第二层承压水降水关系,要充分预知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异性;其次从第二承压含水层特性分析、专项水文地质试验、抗稳定性分析、降水性能试验和回灌功效试验等角度,对第二层承压水降水性能、回灌功效进行深入分析。随后,采用地下水渗流3D数学模型及数值模型和分层沉降理论对4种降水井布置和回灌井布置方案进行比选分析,确定实施降回灌一体化方案和沉降预测值。最后,在基坑开挖和降水过程中,坚持“分块开挖、分区降水、合理回灌”的原则,确保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同时将实际沉降与预测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今后30m以上的超深基坑第二承压含水层降水回灌控制管理提供借鉴。
- 田海洋
- 关键词:超深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