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首钧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激光
  • 3篇等离子体
  • 3篇激光等离子体
  • 1篇地磁
  • 1篇地磁场
  • 1篇电子俘获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合作
  • 1篇耀斑
  • 1篇散射
  • 1篇受激
  • 1篇受激拉曼散射
  • 1篇衰变不稳定性
  • 1篇太阳
  • 1篇太阳耀斑
  • 1篇强激光
  • 1篇重联
  • 1篇物质抛射
  • 1篇跨学科
  • 1篇跨学科合作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北京应用物理...
  • 1篇鲁东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天水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马里兰大学

作者

  • 6篇王首钧
  • 6篇张杰
  • 4篇盛政明
  • 4篇董全力
  • 3篇李玉同
  • 2篇张蕾
  • 2篇李英骏
  • 2篇林晓宣
  • 2篇何民卿
  • 2篇徐妙华
  • 2篇赵静
  • 1篇刘勋
  • 1篇魏志义
  • 1篇刘全生
  • 1篇焦春晔
  • 1篇令维军
  • 1篇朱健强
  • 1篇王兆华
  • 1篇陆全明
  • 1篇黄灿

传媒

  • 4篇物理学报
  • 1篇物理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超热电子产生的靶后相干渡越辐射光谱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利用OMA光学多道分析仪测量了激光与薄膜靶相互作用中产生的辐射光谱,在靶后观察到红移的二次谐波发射.这种二次谐波是v×B加热产生的、具有微脉冲结构的超热电子束在等离子体-真空边界产生的相干渡越辐射(CTR).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大,红移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光谱同时发生展宽.分析认为,等离子体临界面的迅速膨胀是导致二次谐波红移的主要原因.随着预脉冲能量的增大,临界面膨胀速度增大,导致了发射峰更大的红移.实验还测量了靶面法线方向的辐射光谱,观察到基频辐射的红移和展宽.CTR为诊断临界面的运动方向和速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远晓辉李玉同徐妙华于全芝王首钧张杰赵卫王光昶温贤伦焦春晔何颖伶张双根王向贤黄文忠谷渝秋
关键词:超热电子超短超强激光
利用激光离焦的方法优化超强激光驱动的质子加速被引量:5
2011年
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极光Ⅱ号"飞秒激光装置上,对激光与薄膜靶相互作用产生的靶后质子束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在主脉冲前存在较强的飞秒预脉冲的情况下,通过适当地对激光束散焦,可以使质子束的转换效率提高3个数量级,并同时改善质子束的准直性.分析表明,激光散焦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预脉冲的流体力学效应对质子加速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质子的转换效率.此外,粒子模拟还发现,散焦量增大时可以产生更多的中低能超热电子,这也有利于建立高质量的质子加速电场.
徐妙华李玉同刘峰张翼林晓宣王首钧孟立民王兆华郑君盛政明魏志义李英骏张杰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受激拉曼散射饱和效应被引量:1
2009年
在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受激拉曼散射(SRS)会通过Langmuir波衰减不稳定性(LDI)和电子俘获两种机理饱和.文章给出均匀一维等离子体和低强度非相对论激光作用中,LDI和电子俘获两种机理下的SRS饱和时间的解析表达式.SRS饱和时间与入射激光强度,电子密度,电子温度,初始电子密度微扰等参数有关.解析理论计算得到了与模拟和实验相符的结果.
张蕾董全力赵静王首钧盛政明何民卿张杰
关键词:受激拉曼散射电子俘获
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源的应用被引量:5
2007年
激光等离子体作为X射线光源,具有光源体积小、亮度高、脉冲短等优点。因此,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光源在时间分辨诊断测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文章简单介绍了这种光源在软X射线投影光刻技术、医学成像、晶体研究以及惯性约束核聚变(ICF)研究等方面的应用。这四个方面分别属于信息,生物,材料和能源等四个科学领域。作者的目的在于让这些科研领域及其对应工业界的研究同行了解我们的工作,从而能够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
董全力张杰王首钧赵静李英骏
关键词:跨学科合作
激光等离子体模拟研究日地磁场活动特征
2013年
激光等离子体磁重联实验再现了卫星观测到的日地磁场活动特征。一方面,实验再现了太阳冕区物质抛射及耀斑结构,包括明亮的尖屋顶状环、具有微细结构的磁化等离子体团以及二者之间因为磁场拉扯而产生的二阶电流片。另一方面,实验发现存在三个电子扩散区(EDR),这与欧洲空间局Cluster卫星先后在2003年和2005年发现的分别处于地磁尾重联区中间部位及两侧分形线位置的两类EDR结构相似。所不同的是,在激光等离子体磁重联实验中,两类EDR在一次重联过程中产生,但中心EDR出现时间晚于两侧EDR,且其发展速度更快,喷流速度接近或者超过迎流Alfven速度。通过对太阳耀斑附近、地磁尾重联区以及激光等离子体自生磁场重联区位置等离子体的参数比较,显示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Euler-Alfven相似性,这表明可以通过激光等离子体自生磁场的重联过程来研究其他两种等离子体中的磁重联现象。
董全力王首钧袁大伟陆全明黄灿刘勋李玉同林晓宣魏会冈仲佳勇施建荣江少恩丁永坤蒋柏彬杜凯华能乔占峰黄奎喜陈明贺贤土郁明阳刘全生王水唐永健朱健强赵刚盛政明张杰
关键词:太阳耀斑磁重联
高密度平面靶等离子体中激光驱动冲击波加速离子的能谱展宽
2011年
本文对超短超强激光脉冲辐照高密度等离子体产生的静电冲击波加速离子的能谱展宽机理进行了数值研究.着重讨论了三种冲击波加速离子的能谱展宽机理:能量沉积到离子中使得冲击波前沿不断减速,被加速离子与背景粒子的碰撞,以及高能离子到达靶背面时受到鞘层场进一步加速.还研究了驱动激光脉冲宽度对冲击波加速离子能谱宽度的影响.
令维军董全力张蕾张少刚董忠魏凯斌王首钧何民卿盛政明张杰
关键词:激光等离子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