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植被降水利用效率(rainfall use efficiency,RUE)模型,综合气候、土地利用/覆盖及光学遥感3个维度,分离人为干预(增加/减少)因素,监测生长季RUE时空演变特征,进一步采用地理探测器法探讨其驱动力。结果显示:(1)宝鸡地区经过两轮退耕还林(草)工程,RUE整体上呈提高趋势,尤其是第一轮后(2009—2013年)呈显著提高趋势的像元面积占比最高,达65.69%。全区由第一轮工程实施下(2001—2008年)的以人为干预增加区域为主转变为以人为干预减少为主;(2)夏季降水量最为充裕,春季雨量较差,表现为夏季RUE的提高速率[0.07·(10a)-1]和春季RUE的降低速率[-0.06·(10a)-1]均最为显著。年际、夏秋季,林地的RUE值最高,春季城乡用地的RUE值最高;(3)植被覆盖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粮食总产量、最大风速、降水量、气温、人口密度、造林面积对RUE的相关性依次递减(置信水平95%),植被类型、坡度、坡向对RUE的相关性不显著。交互作用下RUE空间分布的相关性表现为:气候环境因素>自然资源因素>人类活动因素>地理环境因素。随着坡度的增加,RUE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坡度26°~31°出现拐点;造林面积与RUE具有同步增减的变化趋势;植被对RUE的促进作用显著,人口密度对RUE的胁迫作用显著。此外,665.51~679.80 mm的降水量提高RUE的风险最高,集中于陈仓区东-西水平线区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