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长来

作品数:35 被引量:180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中暑
  • 11篇热应激蛋白
  • 8篇高温中暑
  • 7篇热应激蛋白7...
  • 6篇蛋白
  • 6篇抗体
  • 6篇HSP70
  • 5篇应激
  • 5篇综合征
  • 5篇细胞
  • 5篇抗体水平
  • 4篇动脉
  • 4篇血浆
  • 4篇热休克
  • 4篇热休克蛋白
  • 4篇热应激
  • 4篇ISO900...
  • 3篇凋亡
  • 3篇再灌注
  • 3篇再灌注损伤

机构

  • 31篇江苏省人民医...
  • 9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南京大学医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气象科...
  • 2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南京市第二医...
  • 1篇南京市第一医...
  • 1篇南京市卫生局

作者

  • 35篇王长来
  • 14篇王自正
  • 10篇戴国强
  • 10篇王书奎
  • 10篇潘淮宁
  • 8篇邬堂春
  • 8篇陈胜
  • 6篇杨大锁
  • 6篇张铮
  • 5篇茅志成
  • 4篇殷晓红
  • 4篇立彦
  • 4篇沈正善
  • 4篇陈绍良
  • 3篇吴建中
  • 3篇秦海东
  • 3篇黄悦
  • 3篇王建平
  • 3篇刘颖
  • 2篇孟智玲

传媒

  • 5篇江苏卫生事业...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江苏医药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国外医学(心...
  • 1篇上海医学检验...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7篇2000
  • 7篇1999
  • 2篇1998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贯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2003年
潘淮宁王长来王英武陈红杨大锁
关键词:ISO9001档案管理过程控制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HSP70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正常对照组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38例,以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 70)阳性表达率,EL ISA法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同时随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 I)患者院内及30 d内主要心脏事件(M ACE)的情况。结果ACS组HSP 70阳性表达率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且HSP 70阳性表达率与血清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32,P<0.01)。外周血HSP 70阳性表达率高者M ACE发生有下降趋势。
王建平王长来张国辉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热休克蛋白质70C反应蛋白质
高温中暑病人血浆中热应激蛋白(HSP70)及其抗体水平的观察研究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 探讨热应激蛋白70(HSP70)水平及其抗体滴度在高温中暑发生的病理过程中的水平变化和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 法,测定血浆HSP70 水平;应用免疫包被酶联反应技术经倍比稀释测定血浆HSP70抗体滴度。相关统计方法分析高温中暑各组病例的测定结果。结果 HSP70 在高温中暑组为4 211-2±1 286-2,重症中暑组为4 137-8±1 207-5,与正常对照组6 043-5±1 354-8 比较,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1) 。HSP70 抗体水平在高温中暑病人1∶10 以上阳性者为54-1 %(40/74) ,正常对照组为26-7% (8/34) ,两者比较差异极为显著( P<0-01)。而各中暑组、正常对照组中HSP70 抗体阳性病例的平均HSP70 水平与各组的总体病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热应激状态下,HSP70 表达水平量的下降,对诱发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导致中暑发生发挥重要作用,而HSP70 自身抗体的产生对HSP70 正常生理作用可产生明显负面影响。
王自正茅志成王长来程爱群戴国强
关键词:高温中暑热应激HSP70
老年重症中暑患者血浆热应激蛋白70及其抗体水平的变化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探讨热应激蛋白 70 (HSP70 )水平及其抗体滴度在老年人重症中暑发生、发展中的特点及意义。 方法 应用 Western blot法测定血浆中 HSP70水平 ;应用酶联反应技术经倍比稀释测定血浆 HSP70抗体滴度。 结果 重症中暑的老年、非老年组 HSP70水平分别为 42 2 6± 12 49、385 6± 15 92 ,均明显低于健康的老年、非老年对照组的 6 0 91± 196 1、5 991± 90 5 (均为 P<0 .0 1)。重症中暑的老年组 HSP70抗体 1∶ 10以上阳性率为 80 .6 % ,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均为 P <0 .0 1) ,且死亡的 5例老年患者 H SP70抗体滴度均呈高水平状态。 结论  HSP70表达水平下降及 HSP70自身抗体产生可能与老年人重症中暑的发生有关。
茅志成吴建中戴国强王长来王自正李晓英邬堂春
关键词:中暑热应激蛋白70抗体
危重颅脑疾病病人高血糖及胰岛素抵抗与其预后的关系被引量:9
2004年
倪海滨刘汉张铮王长来
关键词:颅脑疾病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并发症
热应激蛋白与高温中暑发生关系的研究
王长来茅志成王自正王书奎吴建中戴国强潘淮宁程爱群邬堂春
该研究主要临床意义是建立了中暑早期诊断的量性指标,探讨高温中暑的发病机制,为临床高温中暑的预防、诊断和预后观察提供可靠的依据。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多家医院用于临床高温中署病人的预防、诊断和预后观察,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一定...
关键词:
关键词:高温中暑热应激蛋白
热应激蛋白70及抗体水平与中暑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王长来王自正王书奎茅志成戴国强吴建中陈胜
关键词:中暑热应激蛋白70抗体
气象因素与中暑发生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0
1999年
对1988、1994、1995年3个高温年份南京市区260万自然人群中563例重症中暑病例与逐日气象因素作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发病当日平均气温x1、最高气温x2、相对湿度x3、平均风速x4、日照时间x5和降水量x6等6个气象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与发病前1~5天的2~6天平均值M11~M15、…、M61~M65共36项因素作为自变量;以重症中暑总例数作为应变量。筛选结果:x1、x3、M12、M32四项对Y有显著贡献。由标准回归系数可见,x1较xX3,M12较M32贡献大。连续3日的平均气温M12及相对湿度M32较x1、x3对日重症中暑人数影响要大。当M12超过30℃且M32超过73%易出现中暑。这结果在1997年做了初步应用验证。
王长来茅志成程极壮
关键词:中暑气象因素
高温中暑患者血浆中热应激蛋白70与细胞因子的关系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探讨热应激蛋白 70 (HSP70 )水平与细胞因子在高温中暑发生的病理过程中的水平变化和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Westernblot法 ,测定血浆HSP70水平 ;应用ELISA法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 2 (IL 2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白细胞介素 6(IL 6)水平。结果 HSP70的积分吸光度值在高温中暑组为 4 2 11 2± 12 86 2 ,其中重症中暑组为 4 13 7 8± 12 0 7 5 ,各高温中暑组与对照组60 4 3 5± 13 5 4 8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高温中暑组IL 2为 ( 64 3± 3 2 3 )pg ml,sIL 2R为( 5 4 9± 3 3 3 )U ml;而对照组IL 2为 ( 2 0 0 0± 5 0 0 )pg ml,sIL 2R为 ( 167 5± 89 0 )U ml,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各高温中暑组IL 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机体热适应性的建立 ,与神经内分泌 细胞因子 热应激蛋白之间网络的互相作用有关 ,其中IL 2水平下降可能是HSP70表达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病理因素破坏了网络调节平衡 ,最终导致热应激蛋白表达下降 ,可能是导致中暑发生的主要原因。
王自正王长来茅志成王书奎潘淮宁戴国强吴建中陈胜邬堂春
关键词:中暑热休克蛋白HSP70细胞因子
心脏术后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水平和并发症的关系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研究心脏术后早期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水平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9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患者。入ICU30min后在安静状态下记录SvO2值,以后每小时记录1次,共12h。按SvO2均数分为≤65%(Ⅰ组,n=36)、>65%(Ⅱ组,n=59)两组。统计各组患者的ICU停留时间、在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数。结果:Ⅰ组术后低心排的发生率为50%(18/36),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5%(9/36),低氧血症发生率为14%(5/36)均较高,和Ⅱ组间有显著差异,P值<0.05。两组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Ⅰ组的ICU停留时间(4.42±3.41)天较Ⅱ组(3.00±1.56)天明显延长,P<0.05。结论:心脏术后早期SvO2水平可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低SvO2水平时循环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增多,ICU停留时间延长。
章淬王长来陈鑫穆心苇张铮
关键词: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心脏手术并发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