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 作品数:6 被引量:28 H指数:4 供职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俯卧位预防早产儿呕吐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俯卧位对预防早产儿呕吐的效果。方法对48例早产儿按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早产儿均放置在婴儿培养箱内。对照组采用仰卧位;治疗组在每次喂奶后30 min给予俯卧位。结果治疗组呕吐及胃食管反流发生的次数少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能减少早产儿呕吐及胃食管反流的次数。 王菊 徐兵 金珠 戴明红 杨丽君 徐永丽关键词:早产儿 俯卧位 呕吐 护理 维生素E按摩护理新生儿硬肿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E局部按摩护理新生儿硬肿症的效果。方法将41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新生儿硬肿症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维生素E硬肿处外用按摩。结果干预组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3%;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5.0%。两组应用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E局部外用按摩应用于新生儿硬肿症,可促进硬肿消退;其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戴明红 戴卫红 李莉 杨丽娟 蔡娟 王菊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 按摩 维生素E 护理 早产儿静脉留置针不同穿刺部位留置时间的比较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应用中的最佳穿刺部位,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在收治的早产儿中随机抽取117例,根据血管情况分为4组,分别选择头皮静脉、上肢静脉、腋下静脉和下肢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观察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进而得出早产儿静脉留置针的最佳穿刺部位。结果腋下静脉留置时间(5.725±5.538)d,时间最长,与头皮静脉、上肢静脉和下肢静脉的留置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产儿使用静脉留置针可首选腋下静脉。尤其对于一些需要输入高渗性静脉营养液的早产儿既可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可提高护理质量,增进医患关系。 朱红 徐兵 戴明红 王菊关键词:早产儿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穿刺部位 腋下静脉 临床护理路径在手足口患儿家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手足口病患儿家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儿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手足口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进护患沟通;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利于更好地照顾患儿,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杨丽君 蔡振华 徐兵 杨丽娟 王玉玲 王菊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手足口病 患儿家属 健康教育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输尿管皮肤造口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9年 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最早是由丹麦外科医师Kehlet[1]提出并逐渐发展完善的一种多学科协作模式,具体实施步骤是在需要手术干预患者的围术期,联合运用包括术前宣教、腰麻或局部麻醉、微创手术、优化术后护理(督促患者早期摄入肠道内营养和早期进行下床活动)等方法,以减少患者手术应激损伤、术后器官功能障碍,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等[2]。 曹洁 张红琴 王菊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 围术期护理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输尿管皮肤造口 器官功能障碍 手术干预 鞣酸软膏与紫草油预防红臀疗效观察及分析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比较鞣酸软膏与紫草油在预防新生儿红臀中的效果。方法从住院的新生儿红臀患儿中抽取100例,根据住院号末位数的奇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奇数组)50例清洗臀部后以无菌棉签蘸取适量鞣酸软膏均匀涂抹臀部;对照组(偶数组)以同样方法涂以紫草油,使用一次性尿布包裹臀部。结果治疗组有效49例,无效1例;对照组有效44例,无效6例(P<0.05)。结论鞣酸软膏预防新生儿红臀效果明显优于紫草油。 徐永丽 陈娟娟 徐兵 李立群 刘菊 王菊关键词:新生儿 红臀 鞣酸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