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茜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活性
  • 1篇血管活性药
  • 1篇血管活性药物
  • 1篇血乳
  • 1篇血乳酸
  • 1篇血乳酸清除率
  • 1篇早期目标导向...
  • 1篇乳酸
  • 1篇乳酸清除率
  • 1篇通气
  • 1篇脓毒
  • 1篇脓毒症
  • 1篇清除率
  • 1篇活性药物
  • 1篇机械通气

机构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王茜
  • 1篇方丽卉

传媒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脓毒症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后血乳酸清除率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及机械通气的关系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乳酸清除率作为衡量全身组织乏氧时间和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于指导诊断治疗和提示预后。本研究旨在探讨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经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后,早期(6h内)乳酸清除率与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及机械通气治疗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我院急诊科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64例,应用EGDT,计算早期(6h)血乳酸清除率,按乳酸清除率四分位数由低到高分为4组,统计最初6h及6—72h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及机械通气率。结果在入选后的最初6h,经过积极治疗,乳酸清除率较低的组有较高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及机械通气使用率。1—4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依次为:75.0%,37.5%,31.3%,6.3%。1—4组机械通气率依次为:56.3%,25.0%,18.8%,0。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值分别为16.35、14.00,P均〈0.01)。第6小时至第72小时,1—4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依次为:62.5%、50.0%、25.0%、6.3%,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23,P〈0.01)。1~4组机械通气率依次为:50.0%、25.0%、25.0%、6.3%,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44,P〉0.05)。结论早期(6h内)乳酸清除率与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72h内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及机械通气的使用率有关。经过6h积极的液体复苏及集束化治疗,测定的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可作为预测72h后发生严重休克(需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指标,但对预测72h后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的意义较小。
方丽卉王茜
关键词:脓毒症早期目标导向治疗血乳酸清除率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